华为的双重使命:引领中国汽车转型升级,重构豪车市场格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17:12 1

摘要:2014年10月17日,余承东买一辆东风风神SUV顶配,这是华为与东风合作打造智能汽车,余承东对合作伙伴的支持。

华为的双重使命:引领中国汽车转型升级,重构豪车市场格局——上汽从灵魂论到全面拥抱华为

1、传统主机厂与华为合作造车,坚决推让问界给赛力斯暨华为履职村里指令

2014年10月17日,余承东买一辆东风风神SUV顶配,这是华为与东风合作打造智能汽车,余承东对合作伙伴的支持。

东风汽车起了一个大早。

2017年,华为又与北汽签约,2019年,双方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打造智能电动汽车。

北汽也起了一个大早。

2019年,华为找到长安、一汽、广汽、赛力斯合作造车。

长安阿维塔也起了一个大早。

2020年,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邀请余承东参加比亚迪汉发布会。

比亚迪也起了一个大早。

2021年4月6日,余承东与张兴海签约,双方共同打造智能电动汽车,赛力斯赶上一个晚集。

2021年6月30日,在面对股东提问加上质疑,上汽董事长陈虹说:“上汽很难接受由单一供应商提供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这好比对方成了“灵魂”,而上汽成了“躯体”。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上汽灵魂论,引起广泛争议。

2025年2月21日,余承东代表华为终端与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总裁贾建旭共同签约。

上汽集团强势插队鸿蒙智行成功,世界五百强央国企一汽、长安、东风、广汽干瞪眼。

华为上海全球研发中心地处国际大都市上海,上汽是中国连续18年销冠。

2023年还在给问界供应座舱的延锋总经理贾建旭一年多实现三级跳,贾建旭抛弃灵魂论,上汽全方位拥抱华为:尚界、上汽奥迪、上汽通用五菱宝骏都选择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贾建旭领导上汽集团大半年,扭转上汽乾坤,上汽出ICU。

不得不说,起大早的一汽、长安、东风、广汽董事长CEO,相比国际大都市上海及上汽集团新锐领军人物贾建旭,就办事效率及对大嘴哥的真诚尊重都是有相当差距的。

2025年,重庆市党委政府一把手带队的党政代表团携长安董事长朱华荣、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考察华为深圳总部。接着小鹏、广汽、长安董事长CEO先后拜访任正非、徐直军、余承东等掌握华为汽车业务话语权的大佬。

2025年9月22日,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深圳的会谈,看似是一次企业间的常规交流,实则暗含中国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信号。当传统车企巨头与科技领军企业握手,一场关于技术革命与市场重构的史诗正悄然展开。

2、赋能传统车企:华为的“中国博世”之路

任正非在会谈中直言:“汽车行业的根本是要把车造好,【车的最高级别就是安全】。”这句话看似朴素,却揭示了华为参与汽车产业的底层逻辑——不造车,但要做智能网联时代的“核心大脑”。

任老【车的最高级别就是安全】与余承东【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一脉相承。

而某创始人造车,因车辆缺陷被调查影响被召回,主机厂及粉们忙着洗白,对逝去的生命缺乏基本的尊重。

从与赛力斯合作打造问界系列,到与奇瑞携手推出智界,再到与东风、长安等央企深化合作,华为正通过零部件供应、HI模式、智选车这三种模式,系统性地赋能中国车企。

从东风汽车从2014年与华为签约。

到2025年5月23日,东风再次与华为签约,湖北省武汉市党委一把手亲自为东风汽车站台。

直到9月21日东风董事长杨青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举行会谈。

东风必须赶上晚集。

杨青表示“将与华为持续深化战略协同”,这恰恰印证了传统车企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中的迫切需求。东风作为央企,拥有完整的制造体系与供应链优势,但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联网等软硬件融合领域,亟需突破。华为的介入,正是要填补这一关键缺口。这种“华为技术 + 传统制造”的协同创新,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范式。

3、鸿蒙智行:重新定义豪华车的“价值锚点”

当徐直军承诺“全力支持东风汽车转型”时,华为的野心已不止于技术赋能。鸿蒙智行生态正在悄然颠覆百年豪车市场的游戏规则。

2024年,问界系列销量38.71万辆,赛力斯营收1451.76亿元,盈利59.46亿元,赛力斯市值成为中国主机厂第二名。

理想汽车CEO李想甚至公开感叹华为的“强大组织能力”。

这些现象背后,是华为将消费电子领域的“用户体验至上”逻辑成功移植到汽车行业。

传统豪车品牌依靠发动机性能、底盘调校等机械优势建立的壁垒,正在被智能座舱的流畅交互、自动驾驶的精准决策、万物互联的无缝体验所瓦解。鸿蒙座舱的“超级桌面”功能让手机应用秒变车机应用,ADS 4已经具备L3、L4无图智驾覆盖全国城乡道路的能力。

这些体验差距,让BBA(奔驰、宝马、奥迪)的燃油车豪华感显得陈旧。正如网友调侃:“以前买车看零百加速,现在买车看芯片算力。”

4、打破西方垄断:中国汽车的“换道超车”

华为与世界五百强三大央企东风、长安、一汽合作造车,与五大国企世界五百强北汽、上汽、广汽、奇瑞和非五百强江淮的合作造车,与主机厂市值第一第二的民企比亚迪和赛力斯合作造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维度已发生根本变化。

过去四十年,中国车企始终在发动机、变速箱等领域追赶西方;而今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赛道上,华为的5G技术、鸿蒙生态、昇腾芯片等底层技术,正帮助中国车企实现“换道超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谈特别提到“探索央企市场化运营新路径”。这暗示华为与东风的合作可能突破传统供应链关系,向联合研发、渠道共享、品牌共创等更深层次延伸。

广汽官宣与华为联合打造华境。

长安阿维塔07 2026款已悄然入华为商城销售暨乾崑智驾,乾崑智驾与华为手机、鸿蒙智行等并列一级入口。

这意味着,东风猛士、一汽红旗、广汽华境等等央国企与华为联合打造的汽车品牌,如同阿维塔07一样,将进入华为商城销售。

这是华为继8年不造车,余承东把鸿蒙智行五界打成华为终端+五界主机厂共同造车之后,华为与央国企合作造车的新范式,比华为HI模式更加深入的华为HI plus合作造车模式诞生。

这种“科技企业 + 央国企”的组合,既保障了技术创新的活力,又兼具规模制造与政策资源的优势,将成为中国汽车参与全球竞争的新范式。

5、结语:一场关于“灵魂与躯体”的共赢尝试

任正非曾用“谁掌握数据,谁就掌握未来”点明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当华为用ICT技术为八大央国企和二大民企这样的“制造巨人”注入数字灵魂,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完成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创市场”的历史转身。

鸿蒙智行对BBA的挑战,本质上是数据驱动模式对机械精密主义的超越。

这场始于民企创始人何小鹏,到央企长安,再到国企广汽,再到央企东风技术合作的会谈,或许终将见证中国汽车从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蜕变。

来源:遥遥领先的M9和M60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