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鲁迅批判,却让宋美龄痴等连载,他凭什么成民国最贵作家之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8 22:16 1

摘要:1913年,18岁的张恨水掀开新娘的红盖头,脸色瞬间变了。他转身就往外跑,母亲在院子里拦住他:“洞房花烛夜,你跑什么?”张恨水指着屋里说:“这个丑女人是谁?”

1913年,18岁的张恨水掀开新娘的红盖头,脸色瞬间变了。他转身就往外跑,母亲在院子里拦住他:“洞房花烛夜,你跑什么?”张恨水指着屋里说:“这个丑女人是谁?”

张恨水本名张心远。

他出生在江西广信,自小就喜欢看书。

张恨水是他的笔名。只因为17岁那年,他从李煜的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获得了灵感。

他之所以取这个笔名,就是想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

家里虽然穷,但母亲还是咬牙供他读书,就指望他能考个功名。

19岁那年,母亲怕他读书读傻了,硬是给他定了门亲事。

媒人带他去徐家村相看,指着远处一个穿粉衣裳的姑娘说:“瞧见没?那就是徐家姑娘。”

张恨水远远望了一眼,姑娘长得眉清目秀,他心里还挺高兴。

可谁能想到,洞房花烛夜却让他大失所望。

他欢喜的掀开盖头,却吓得手一抖。

眼前的新娘子,完全变了个人。

塌鼻梁,厚嘴唇,和那天看见的姑娘根本不是一个人。

他他转身就往外跑。

母亲在院子里拦住他:“洞房花烛夜,你跑什么?”

张恨水指着屋里的人说:“这个丑女人是谁?根本不是上次看的那个。”

原来徐家玩了出调包计,把不受待见的大女儿塞进了花轿。但婚都结了,也没有退婚的道理。

但张恨水从此对徐文淑爱搭不理,一直都没有和她同 房。

谁也没想到,这个被他嫌弃的女人,后来竟成了张家最靠得住的人。

后来,张恨水逐渐在北平闯出了名堂。

当时他的小说火到什么程度?

《金 粉 世 家》连载的时候,有一天他因为女儿生病停更了,结果第二天报馆就被读者围得水泄不通。

读者纷纷要求张恨水赶紧写下去。

而著名学者陈寅恪在西南联 大教书时,因为眼睛不好不能长时间看报纸。

他就特意请人把《水浒新传》念给他听。

最厉害的是,宋 美 龄也是张恨水的忠实粉丝。

为了能看到最新的连载,她曾专门派人在北平各个报摊搜罗刊载他作品的报纸。

《申报》中曾记载:“蒋夫人为览张氏小说,尝使侍从遍购平津报刊。”

有一次,蒋 介 石晚上回来,看见宋 美 龄还在看报纸,就问:“看什么呢,这么入迷?”

宋 美 龄将报纸递给他:“看,张恨水的小说连载了!”

她还会将最新的小说情节讲给蒋 介 石听。

为此,两人经常一起讨论小说里的人物命运。

在爆火之时,他的稿费高得吓人,比鲁迅还要高,千字能拿10块大洋。

当时的物价水平是,一块大洋能买30斤大米。

而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挣10块大洋。

只不过鲁迅先生去不喜欢“鸳鸯蝴蝶派”。

1933年他在致信郑振铎的一封书信中写道:“近日各报所载《啼笑因缘》类小说,最是青年之敌”。

而就在他爆火之时,一个女子闯入他的生活。

1923年,他遇见了16岁的胡秋霞。

这姑娘是从主人家逃出来的,身上都是伤。

张恨水看她可怜,就花钱把她赎了出来。

胡秋霞不识字,但是很聪明,张恨水教她认字,她学得很快,后来还能帮他整理文稿。

不过要讨论诗文,她还是差了点意思。

就在他最风光的时候,他的红颜知己出现了。

三、才女周南

1931年,36岁的张恨水遇到了周淑云。

这个女学生才17岁,不但看过他的小说,还会唱昆曲。

在张恨水看到她的时候,心口被狠狠撞击了。

周淑女不仅长得很漂亮,而且对他更是满眼的崇敬。

这种感觉是从前面2个女人身上寻不到的。

他一心想要找到的红袖添香的女子,就在眼前,他怎么能放过?

于是张恨水对周淑云坦白:“我很喜欢你,但我家里已经有两房太太了,而我却不能离 婚。”

没想到,周淑云却说:“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不在乎名分。”

结婚后,他按《诗经》给她改名叫周南。

将所有的疼爱都给了她。

两个人经常一个拉胡琴,一个唱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但他从没忘记自己的责任。

徐文淑在老家照顾婆婆,他每个月都按时寄钱回去。

胡秋霞后来染上了酗酒的毛病,他还是定期去看望。

抗战时期他带着周南去了重庆,住在漏雨的茅草屋里写《虎贲万岁》,稿费分成三份,分别寄给三个地方。

他用一支笔,养活了3个女人,13个孩子。

可惜好景不长,命运给了他最沉重的一击。

四、最后的时光

1959年,周南因病去世,年仅45岁。

张恨水怎么也不愿意搬出他们一起住过的房子,就守着那些老家具过日子。

有时候半夜醒来,他还会习惯性地往旁边摸一摸,好像周南还在似的。

他让人把周南生前最爱的那张照片放大,挂在卧室的墙上。照片里的周南穿着旗袍,站在院子里笑。

他常常对着照片发呆,一坐就是大半天。

儿女们劝他搬去和他们一起住,他总是摇头:“这里挺好,这里有你们妈 妈的味道。”

晚年,张恨水中风后,右手已经拿不稳笔了,但还是会写下关于周南的点点滴滴。

只不过后期张恨水的作品已经突破了“鸳鸯蝴蝶派”,他在1956年对子女说过:“若鲁迅先生活到今日,或能与我吃酒谈天——他骂的是旧时代的我,不是写《八十一梦》的我”。

张恨水这一生,一共写了三千万字,可以说写尽了别人的爱恨情仇。

可是,他自己的感情却成了一笔糊涂账。

原配是父母之命,他拗不过。

胡秋霞是他一时心软,但最终却被他无情舍弃。

周南是他的红颜知己,是他最爱的人。

说实话,民 国那些风 流才子的故事,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

在那些被人说“多情”的男人背后,往往站着几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和一本永远算不清的账。

来源:读历史的草莓奶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