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怀朔镇兴圣公村党支部书记郭四根指着柠条林下成群的芪林鸡介绍。这个曾经靠天吃饭的村庄,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化运营”模式,让“芪林鸡”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你看这林下跑的芪林鸡,吃的是黄芪边角料、喝的是山泉水,自2022年以来,光这一项就为村集体增收了200多万元!
怀朔镇兴圣公村党支部书记郭四根指着柠条林下成群的芪林鸡介绍。这个曾经靠天吃饭的村庄,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化运营”模式,让“芪林鸡”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怀朔镇的蜕变正是固阳县全域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生动注脚,2024年全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到6760.79万元,同比增长52.34%,纯收入达到1469.69万元,党建引领下的“一村一品、全域共兴”格局加速形成。
党建领航,规划指引筑牢发展根基
固阳县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红色引擎”,2025年编制《固阳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2025-2027年)》,为全县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遵循,着力构建了“县委统筹、镇党委主抓、村党组织落实”的三级联动体系。
县委组织部按季度召开调度会,建立“问题台账+销号管理”机制,推动29个中央、自治区扶持项目落地见效。从2023年开始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起,已有31个村试点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了“土地有租金、村里分股金、农民有薪金”的各方共赢局面。深化“书记项目”培育,怀朔芪林鸡、下湿壕古榆驿站等3个项目成功“升规纳统”,成为集体经济增长的“领头雁”。
产业创新,多元业态拓宽增收路径
立足“四分丘陵五分山,仅有一分滩和川”的地形特征,固阳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格局。西斗铺镇红泥井村通过建设万亩向日葵、万亩黄芪种植基地,配套建设商业综合体、粮油交易市场和黄芪仓储物流基地,实现从单一种植向“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转型。2025年8月,村里举办“赏金葵,迎丰收”群众文化活动,既展示了产业发展成果,又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下湿壕镇依托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优势,在三城仁壕村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黄芪田间管理,实现全程水肥一体化监测。该镇还整合资源打造农旅融合项目,设施农业大棚与周边旅游资源串点成线,已吸引游客2000余人体验沉浸式采摘。2024年底,该镇大棚种植的红玲珑和青甜小柿子通过“群接龙+定点分销”模式,2小时内卖出400斤,让村民尝到了特色种植的甜头。
除农牧业领域,固阳县积极打造“农旅+文旅”融合业态,下湿壕镇芍药花海、兴顺西镇五金河露营地、银号镇大庙人家等项目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探索“新能源+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兴顺西镇开拓思路,在县城飞地建设新能源充电桩项目,开辟绿色增收新路径。
模式突破,创新举措激发内生动力
“12000只鸡苗短短一个多月就分完了!”兴顺西镇哈达合少村返乡创业的90后网红“养鸡蕾蕾”欣喜地说。该村创新构建“集体经济统筹资源+农户科学养殖+网红IP价值赋能”模式,将闲置养殖场改造为可视化生态养殖场,通过“云养鸡”消费场景实现供需精准对接。这种模式带动鸡蛋溢价率达20%,预计村集体年收益增加4万元,参与农户户均增收超3000元。
银号镇则通过“政府搭台、村集体唱戏、农户参与”的方式破解销售难题。镇党委组织“包融助农志愿服务队公益乡村行”活动,与5家单位签订40余万元购销合同,邀请网红直播带货实现零售额超2.4万元。活动现场制作的麻花、炖羊肉等特色美食,让200余名嘉宾体验了从田间到餐桌的“零距离”消费。
下湿壕镇白银合套村党支部针对村里老年人多、土地撂荒问题,牵头成立红庆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将5000多亩土地集中托管流转,发展鲜食甜玉米种植和肉羊养殖循环经济。“过去一亩地纯利也就一二百元,现在能挣五六百元,翻了两三倍。”村党支部书记许峰介绍,通过“种植+加工+养殖”产业链,2024年村集体收益达150万元。
品牌赋能,特色产品走向广阔市场
固阳县把品牌建设作为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抓手,推动“41°固阳献·固阳黄芪”获得环球首发·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全球地标优品称号。2025年固阳县荣获“全国食药同源创新发展示范县”称号,是全国唯一获此称号的县域。县级层面连续两年举办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会,累计现场认购1048万元,达成合作意向3026万元。
镇级层面精心筹备举办“年猪节”、土特产展销推介会,积极参与全市“我的乡长我的团”节目、包头年货节、包头市中外商品年货会等,助力固阳县村集体经济产品亮相“出圈”。全县建立“线上+线下”销售网络,村干部化身“网红达人”,银号镇大营子村单场直播销售额曾突破15万元。
据固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建国介绍,在产业发展带动下,全县村级经济组织“造血功能”显著增强,今年以来,在规划的指引下,全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达4160.42万元。下一步,固阳县将深入落实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持续推进“总量提升、业态培育、项目提质、品牌打造”四大工程,力争2027年经营性收入突破1亿元,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于民,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多彩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