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传染病中国新发数世界第三!上海仍有发现,所有器官可感染!张文宏最新发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5:26 1

摘要:在全球健康领域,传染病的消除工作关乎全人类的福祉,这需要各国携手共进。结核病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疟疾同样给众多地区民众带来沉重负担,尤其是在一些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结核和疟疾防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9月22日召开的2025浦江论坛

“未来健康: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上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张文宏教授提到了关于传染病

尤其是结核病的相关情况

引发关注

结核病在上海仍未完全根除

中国在全球新发病例数排第三

在全球健康领域,传染病的消除工作关乎全人类的福祉,这需要各国携手共进。结核病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疟疾同样给众多地区民众带来沉重负担,尤其是在一些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结核和疟疾防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今天,我们看到上海人均期望寿命达到了85岁,香港也可以达到85岁;但是我们今天仍然会看到,全球每年有超出1000万结核病患者,中国在全球结核病新发病例数依旧排在第三——意味着在传染病方面,我们还面临着巨大的鸿沟。”张文宏说。

他表示,如今创新散布于各个领域,器官可以移植,传统的心脑血管疾病不再影响人们的期望寿命……

但是难以想象,影响了人类历史几千年的传染性疾病,包括结核病、疟疾,在今天仍然会在上海以及全球各个角落发生——尽管上海是结核病的低发区域,发病率是20/10万,但不代表结核病完全得以消除;中国在消除疟疾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世界上很多国家仍然面临疟疾造成的大量生命流逝。

发病率连续四年上升!

成为传染病致死“头号杀手”

很多人觉得

结核病已不复存在

其实这个古老又顽固的疾病

仍潜伏在我们身边

全球结核病发病率

已连续四年上升

今年2月

小坊就曾报道过

藏族著名歌手安多洛桑

因糖尿病和肺结核病情恶化去世

年仅39岁

2024年10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称,2023年,结核病成为传染病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

结核病又称“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人体除头发、牙齿和指甲外,几乎所有器官都可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肺结核最为常见。

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患者的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该菌生命力顽强,躲藏于阴暗处可存活6-8个月。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一般而言,传染源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越严重,传播风险越大。接触者与传染源的接触程度越密切、时间越长,越容易被感染。

如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乏力、咯血等症状,且大于2周以上,请及时到结核病诊治机构就诊。

通过研发结核病短程治疗方案

价格可下降90%以上

虽然结核病不容小觑

但张文宏教授仍带来了好消息

张文宏自豪地表示,在传染病消除的路上,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永远是大家共同的伙伴,“团队在中国结核病高发地区,让结核病短程治疗方案价格下降了90%以上,达到了80%以上耐多药结核病的治愈率。”

他还透露,团队成功开发出一款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结核病检测试剂,能够快速、简便地检测舌拭子中的结核核酸。在结核病高发区,每1000人中能发现五六位病人,但成本降低到不到1美金。

张文宏在致辞中提出:做基础研究的目标不是为了发论文,而是最终要解决人类健康的难题,解决消除传染病的突出问题。

记者获悉,“未来健康: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致力于把中国在疟疾消除过程中的策略、防治体系建设、药物研发应用等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向全球分享,助力其他国家更好地开展这些重大传染病消除工作。

来源:闽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