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8时,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的中心已来到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69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58米/秒)。中央气象台预计,“桦加沙”将于24日在广东深圳到徐闻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为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
9月23日8时,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的中心已来到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69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58米/秒)。中央气象台预计,“桦加沙”将于24日在广东深圳到徐闻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为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45—52米/秒。22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二级应急响应。23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橙色预警。
有西北太平洋“风王”之称的“桦加沙”,将成为今年以来影响我国的最强台风。“桦加沙”为何这么强?是否会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公众如何防范?在中国气象局举行的台风“桦加沙”媒体通气会上,气象专家进行了解析。
▲上图: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未来72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2025年9月23日8时—26日8时)。
“桦加沙”将成为今年以来影响我国的最强台风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海平介绍,“桦加沙”风力极强、风圈范围大,是今年以来影响我国的最强台风。
但专家指出,预计“桦加沙”不会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比如,2014年台风“威马逊”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60米/秒),而“桦加沙”的预计登陆强度为14—16级,达不到“威马逊”的级别。
“这一时期出现‘风王’并不罕见。”王海平分析,这是由于进入秋季以来,海洋经过整个夏天的持续加热,海温较高,温暖的洋面给“桦加沙”注入了充沛能量,导致台风迅速增强;从外部环境场来看,“桦加沙”处于一个变化和差异比较小的环境场,有利于台风强度的维持和增强。
王海平指出,台风影响叠加西南季风和副热带高压南侧气流输送的大量水汽,再加上北方冷空气南下抬升暖湿气流,极易触发极端降水。因此,“桦加沙”对华南沿海的风雨影响需高度警惕。
不过,“桦加沙”的具体登陆位置和时间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专家表示,台风进入南海后,将受副热带高压东退及中高层气流变化影响,路径可能出现偏西北趋势。同时,其东南侧的新生热带扰动也可能改变副热带高压形态,从而影响最终登陆点。
▲上图:9月23日10时,风云四号B星实况云图显示,台风“桦加沙”结构完整,云系庞大。
需防范“桦加沙”给华南带来的强风暴雨
“桦加沙”的强度极强,相比之前登陆广东的4个台风更具极端性和破坏力。公众如何防范?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正研级高工冯蕾表示,需防范大风给海上航行、渔业、旅游、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相关海域航行中的船舶及时回港避风或避开台风影响区域,海上作业人员提前撤离。“桦加沙”影响期间正值天文大潮,需警惕风暴潮灾害,珠江口附近城市需警惕海水倒灌。
此外,“桦加沙”外围水汽可能北送至江淮、江南等地,引发远距离暴雨,需警惕强降水引发的城市内涝和中小河流洪水及地质灾害。
冯蕾提示,在交通出行方面,建议相关部门加强道路巡查及隐患排查。在港口航运方面,建议提前做好港口码头、航道设施的防风加固措施,适时停止作业。在能源电力设施方面,受影响区域需加强设备巡视和防风加固。
预计“桦加沙”的影响将在9月底趋于结束,但随后仍有台风可能进入南海,继续给华南带来风雨。因此,十一假期,仍需关注台风可能带来的风雨影响。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甘孜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