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A股半导体圈有点热闹,《百家讲坛》的“老熟人”易中天、纪联海,居然成了算力赛道的“流量标签”,还有个叫“达谷文链”的新概念冒出来,把英伟达、谷歌都裹进去了。
最近A股半导体圈有点热闹,《百家讲坛》的“老熟人”易中天、纪联海,居然成了算力赛道的“流量标签”,还有个叫“达谷文链”的新概念冒出来,把英伟达、谷歌都裹进去了。
不少散户看得眼花缭乱,到底这仨谁能真正扛起算力大旗?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
大家对易中天、纪联海肯定不陌生,一个讲三国讲得生动,一个讲康乾讲得透彻。
可谁能想到,现在在A股,他俩的名字直接和半导体企业绑在了一起。
“易中天”对应的是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纪联海”则是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信息。
有网友还调侃,早知道这俩“老师”这么有“钞能力”,当初就该多盯着他们,甚至还说蒙曼、王立群这些学者也等着被市场“挖掘”呢。
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搞不清这操作,后来才明白,A股投资者为了让概念好传播,真是把“文化IP”用明白了。
不过热闹归热闹,这两组企业的路数完全不一样。
“易中天”那三家全是做光模块的,之前看国际机构LightCounting的2024年榜单,全球光模块TOP10里中国占了7席。
中际旭创还是榜首,新易盛排第三,天孚通信虽然不做整机,但光器件是上游核心。
如此看来,中国企业在光模块领域的优势确实明显,所以这几家的增长确定性特别高,券商对它们的业绩预测一个比一个乐观,今年股价翻倍都不算事儿,有的甚至攀升了两三倍。
“纪联海”那几家就散多了,寒武纪做AI芯片,工业富联做AI服务器,海光信息从CPU往AI芯片领域切。
它们能火,主要是沾了“芯片自主可控”的光,订单一爆发就成了新主线。
老实讲,这也能理解,现在咱们对国产算力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类企业自然会被市场盯上。
不过有一点得注意,工业富联今年股价翻了3倍,市值都到1.2万亿了,而寒武纪虽然涨得猛,但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只是亏损幅度收窄了,大家追的时候还是得理性点。
本来市场炒算力还围着英伟达转,“易中天”“纪联海”相关企业不是服务英伟达,就是对标它。
可后来大家不满足了,就搞出个“达谷文链”,把英伟达、谷歌、甲骨文全打包进来了。
这概念一出来,不少资金又闻风而动。
谷歌现在在加速研发OCS全光交换机,计划未来两年在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完成替换。
按规划,2026年它的TPU出货量要到300万颗,每4096个TPU组成一个集群,每个集群得用48个OCS交换机,算下来得带动超3万台OCS设备需求。
很显然,这些需求不少会流向中国厂商,毕竟咱们在光器件领域的能力摆在那。
甲骨文更猛,财报里说剩余履约义务都到4550亿美元了,同比涨了359%,光第一财季就新增3170亿美元。
后来还有报道说,它跟OpenAI签了5年3000亿的算力合同,2027年开始实施,年均支出约600亿。
本来想感叹这订单够狠,但后来发现有分析说,甲骨文靠少数几家大客户撑着商业模式,风险有点大。
不过市场好像不管这些,还是愿意为这个“大饼”买单。
只是最近A股行情有点乱,9月份没什么明确主线,从锂电池轮到光伏,再到PCB、农林牧渔,接着是芯片、旅游,散户们不是在追风口,就是在被风口抛弃的路上。
9月18号那天还高开低走,“多空双杀”,不少人都没信心了,有人说“套在山坡就烧高香”,还有人调侃“早上忍不住梭哈,结果把大盘买崩了”,真是又无奈又好笑。
就在这混沌的时候,中芯国际倒火了一把,9月18号高开,差点突破万亿市值。
说实话,之前半导体行情那么火,“易中天”“纪联海”相关企业涨上天,中芯国际年内涨幅却差远了。
按理说,咱们半导体真正卡脖子的是制造环节,现在不少芯片设计厂商,包括小米、华为这些手机厂商,都证明了咱们的设计能力接近美国。
但再好的设计做不出来也没用,中芯国际的突破其实更关键。
为何中芯国际会被“冷落”?我觉得主要是制造环节投入大、周期长,短期业绩增速赶不上光模块、AI服务器企业。
比如今年上半年,中芯国际营收同比只涨了15%,净利润涨了10%,跟新易盛、工业富联比差不少。
不过这次它突然上行,是算力炒作的余波,还是新行情的开端,现在还说不准。
毕竟国家大基金三期刚给它注资200亿,用于7nm制程扩产,后续能不能持续,还得看产能和订单情况。
最后想说,“易中天”“纪联海”“达谷文链”这些概念,本质是市场情绪的体现,背后确实有光模块的全球竞争力、芯片自主可控的需求、算力升级的真实增量。
但概念只能火一时,真正能扛起算力大旗的,得是那些扎根产业、能解决真问题、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行情震荡的时候,理性最稀缺,大家别盲目追涨杀跌,不然很可能接了高位筹码,或者割在低位。
毫无疑问,算力赛道长期有机会,但得熬得过“概念筛选”,等到“价值回归”的时候,才能真正赚到钱。
来源:云娱云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