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退场,霸王茶姬上市:实体店未来怎么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1:33 1

摘要:2025年8月这阵儿,实体零售圈挺热闹,一边是无印良品在北京、上海好几个城市关了十多家店,货架空了一半还在打折,路过的人都忍不住拍两张。

2025年8月这阵儿,实体零售圈挺热闹,一边是无印良品在北京、上海好几个城市关了十多家店,货架空了一半还在打折,路过的人都忍不住拍两张。

另一边呢,胖东来的门店成了旅游打卡地,山姆会员店还在忙着开新店,连霸王茶姬都跑到纳斯达克上市了。

同样是实体店,差距咋就这么大,今天咱就聊聊,到底啥样的实体门店才能长久活下去。

无印良品闭店这事儿,我一点都不意外,不光是它,最近两年不少老牌子实体店都在关店。

以前这些店总觉得,占个好地段、摆上货就能卖钱,可现在消费者变了,你这儿卖的东西,网上一搜全有,还比你便宜,谁还特意跑一趟?

中国人民大学有位谢莉娟教授说得挺实在,不是顾客不需要这些东西了,是人家有别的地方买了。

比如想买件家居用品,直播间里能看细节、能讲价,还能送货上门,想买零食,社群里拼单第二天就到。

反观有些传统实体店,还是老一套,只想着卖货,连个让顾客坐下来歇会儿的地方都没有。

我之前还见过一家酒类零售店,本来快做不下去了,后来人家在店里加了个小专柜卖生活用品,顾客买酒的时候顺便能捎瓶洗衣液。

你别说,这么一改,来的人还真多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现在顾客去实体店,不只是为了买东西,还想图个方便、图个舒服。要是还抱着“卖货就行”的想法,怕是早晚得被淘汰。

既然老办法不行,那新起来的这些店,又靠啥抓住顾客的?咱先说说胖东来,这牌子是真牛,全靠13家店,2024年卖了快170亿。

我身边有朋友专门跑去河南逛胖东来,说人家服务是真到位,买个水果能帮你切好,不满意还能无理由退换。

山姆会员店也不差,2025年二季度卖了400多亿,还计划再开7家店。

为啥大家愿意办卡去山姆,就是冲着它家东西实在,分量足、质量好,自有品牌还不贵。

不像有些超市,看着便宜,买回来才发现不实用。

还有泡泡玛特和霸王茶姬,这俩更有意思,泡泡玛特靠盲盒,上半年就赚了130多亿,霸王茶姬卖新中式茶饮,全球开了7000多家店还上了市。

本来我以为这些小众东西火不长久,后来发现人家是找对了细分市场,喜欢潮玩的人就认泡泡玛特的IP,爱喝清淡茶饮的就选霸王茶姬。

不是说店开得越多越好,关键是得知道顾客要啥,就像谢莉娟教授说的,你得有选品的本事、搞供应链的本事,不然光模仿人家打折、搞装修,根本留不住人。

现在还有人说“电商要把实体店逼死了”,但我看未必,最近看到个数据,阿里的获客成本从2014年的55块涨到了现在的3500多块,小电商想拉个顾客都得花不少钱。

反而线下实体店有个优势,顾客能摸、能看、能体验,这是线上比不了的。

那实体店咋利用这优势呢,其实就是线上线下搭伙干,比如优衣库,现在线上线下一个价,会员积分还通用,你在店里试好衣服,不想拎着走,线上下单就能送回家。

还有家酒类企业更聪明,靠线上会员的数据选开店地址,知道这一片顾客爱喝啥酒,开店后基本都能盈利。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线上线下怎么结合,最根本的还是商品得好。

谢莉娟教授总强调“商品力”,我特认同,你要是东西不行,再花哨的体验、再便宜的价格,顾客也不会常来。

比如有些智能家居体验店,不光能让你试用,还能给你讲怎么搭配,可要是产品本身质量差,体验再好也白搭。

如此看来,实体店想长久,别总想着跟电商对着干,也别盲目学别人搞体验。

得先把商品做好,再想想怎么让线上帮着引流、线下做好服务,让顾客觉得“来这儿买东西值”。

其实不管是无印良品闭店,还是霸王茶姬上市,都说明实体零售不是不行了,而是在变。

以前靠地段、靠信息差赚钱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得靠理解顾客、靠做好商品、靠线上线下配合。

那些能长久活下去的实体店,不是运气好,是它们抓住了核心,始终想着顾客需要啥,而不是自己想卖啥。

以后的实体零售,拼的不是谁店多、谁热闹,而是谁能真正变成顾客生活里离不开的一部分。

这道理,不管是开小超市还是大商场,应该都适用。

来源:墨史浅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