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大连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加快建设“两先区”“三个中心”,在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取
春潮已起、东风正劲
时不我待、勇于争先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大连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加快建设“两先区”“三个中心”,在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走在前、作表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连篇章。
大连上下锚定
全省“六地”和全市“六个建设”
目标任务
豪情满怀、吹响决战决胜“集结号”
在推动
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
勇于争先
大连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大连牢固树立“抓实项目才能抓实工作”理念,坚定不移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率先实现全面振兴目标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深化实施分级分类调度、“赛马”激励、督导检查“三项机制”,推动项目建设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一抓到底、善作善成
重大产业项目
央地合作项目
社会民生项目
在大连“遍地开花”
■ 金州湾国际机场加快建设,新机场中线主通道跨海段正式开工,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航空新枢纽不久后将拔地而起;
▲新机场中线主通道效果图
■ 恒力重工产业园全面运营,恒力重工二期“未来工厂”投产、“剑指”世界一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 英歌石科学城开城,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城、智慧之城、未来之城;
■ 地铁5号线、大连湾海底隧道两条跨海城市交通大动脉建成运行,旅顺中部通道、大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运,梭鱼湾足球场交付使用;
■ 地铁4号线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长海跨海大桥项目启动;
▲长海跨海大桥效果图
■ 鼎际得石化新材料、中粮油脂等产业项目“快马加鞭”,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中粮油脂大连饲料蛋白加工项目效果图
高质量项目“压舱石”和“动力源”作用加速显现。
重大项目领跑
今年一季度全市项目建设
实现“开门红”
全市共推动开复工项目1642个、同比增长46.6%,总投资1.12万亿元、同比增长31.8%。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发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陆海统筹发展的现代海洋城市…… 大连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夺取一季度“开门红”,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开好局、起好步。
向新而行
向智而跃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大连市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在加快建设实体经济发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勇于争先,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5个月!
这是位于大连长兴岛渤海湾畔的恒力重工未来工厂,从一片荒地到今年年初建成投产所用的时间,创造了惊人的“恒力速度”。工厂由17个超大型车间组成,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
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是大连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建设陆海统筹发展的现代海洋城市”的重要抓手。2月18日,大连市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配套产业发展大会召开,签约项目34个,涉及投资额50.5亿元,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方向培育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基地,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船舶与海工装备建造和修理改装基地,到2027年,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辽渔航运及冷链物流中心升级改造建设项目新建成的5万吨级10号、11号客滚泊位正式投产运营,新建泊位对标国际标准,打造智能化、高水平的港口服务体系,创新引入大型智能全封闭轨道登船梯。
▲“渤海翠珠”轮和“渤海钻珠”轮成功实现首靠。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打造77000吨多用途纸浆船“GREEN RIZHAO”轮正式命名交付,可以在安全高质量承运进口纸浆的同时,安全运输新能源车,成功斩获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颁发的碳中和评价证书,成为国内首艘实现建造全过程零碳排放的新造船舶。
大连制造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超过80%,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场景基础。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大连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石化、船舶、汽车、机床、轨道交通、轴承等优势产业提质升级。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飞猛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定快动。
大连开年即持冲刺之势:低空经济起飞、氢能产业园开园、高性能算力上线;石化、船舶重工等传统产业增“智”添“绿”,专项提升、集群发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引擎强劲,英歌石科学城发挥效能,产业含“新”量、含“绿”量同步提升。
1月14日,大连市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抢占新赛道,蓄势高飞:“(大连)东港—獐子岛”低空载客航线首航,原本5小时的陆海路程缩短至22分钟;党报党刊长海县投递试飞成功;“空中看大连”文旅项目已定,飞行线路呼之欲出;365天备勤的直升机随时起飞,担负森林防火巡查和灭火任务……今年是大连市低空经济落地之年,大连将实施五大工程、30项重点任务,全链条兴产业、全领域拓场景、全要素强支撑,加快建设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示范区和产业创新发展先导区。
▲3月30日,我市开通第3条陆岛直升机观光运输航线:东港—海洋岛航线。
2月25日,大连数谷高性能算力上线并完成DeepSeek-R1全系列模型本地部署。作为大连市重点打造的数字经济核心区,大连数谷正式进入“智算赋能”新阶段,成为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模型容纳能力最强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把握全球能源转型新风口,大连市抢先布局,加快打造氢能产业创新策源地和氢能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在氢能技术研发、装备制造、检测服务、示范应用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2月27日,作为东北首个氢能产业园区,大连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正式开园,入驻的国创氢能、国科绿氢等企业投产运行,大检集团氢能检测中心二期等8个项目集中签约,园区实现氢能产业延链、固链、强链发展。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激活振兴发展强劲动能
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大连更好统筹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在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动力和活力上勇于争先,以升级、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增添动力、释放潜力。
大连市累计三年将“新春第一会”落子优化营商环境主题。今年发布6.0版提升方案,围绕重点改革、执法监管、对外开放、产业服务和地区品牌“五个提升”推出48项举措、12个地区品牌。随后连续召开5场新闻发布会,各行业、各部门锚定“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目标任务,各自出实招、亮承诺,厚植发展沃土。
在1月15日恒力重工二期“未来工厂”投产仪式及2月18日召开的大连市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配套产业发展大会上,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多次以恒力在大连的发展历程推介“大连是投资兴业的热土,干事创业的宝地”。15年时间,该集团已累计在大连投资3000亿元。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开放是大连的城市基因也是引领振兴的使命。
大连市以口岸为代表的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图景向上向好:东北首单陆路启运港退税货物经由大连大窑湾港离境,发往安哥拉;长春—大连港外贸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首发成功;2月,全球运力第一的集装箱班轮公司——地中海航运将大连港纳入其全球主枢纽港布局,同时推出两条新集装箱航线,直达英国、德国等国的重要港口,充分满足东北腹地企业与欧洲、地中海地区间汽车及零部件、机电设备等产品的进出口需求;“爱达·地中海号”邮轮宣布,5月将首次以大连为母港开启国际邮轮航线,大连市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迎来发展新契机。
跨境电商是外贸发展的新引擎。2月28日,大连市举办2025年跨境电商发展峰会,现场12个跨境电商重点项目签约,涵盖跨境支付、跨境服务、平台建设、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着力打造立体化、协同发展的跨境电商体系。
大连市明确,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企业规模化出海,对重点企业发展、产业园区建设、海外营销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深耕“跨境电商+大连制造”发展模式,设置出口前置仓,打造出口选品中心,着力形成腹地货源在大连集散出海的态势。
2024年,大连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 27.48%,高于全国 16个百分点,总规模占全省超 60%。
加快“三个中心”建设,提升航运中心能级、区域性金融中心辐射力,深入实施大连自贸片区提升战略、做实RCEP(大连)国际商务区、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扩大向北向东开放,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一系列建设内畅外联的高水平开放门户枢纽的部署正全力推进。
抓大引优
高质量项目
“压舱石”和“动力源”作用
加速显现
2月24日,东北最长跨海大桥——大连市长海跨海大桥项目启动。这是我国在建投资规模最大的陆岛公路项目,我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陆岛大桥,总投资79亿元,全长25.5公里,其中海域段长约19公里。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计划2029年建成通车。
▲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该项目将突破目前陆岛连接交通瓶颈,实现陆岛快速和全天候通行,进一步完善国家公路体系。同时,这也是一座助推海岛经济腾飞的发展之桥,实现海岛和大陆侧快速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动长海海洋渔业向深海、集约、高端转型,促进文体旅深度融合,成为大连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和新的发展空间。
▲大连市长海跨海大桥项目效果图
项目建设是实现全面振兴目标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大连市抓项目促消费,全力扩大内需。
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大连市一季度开工项目数量和投资体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一季度项目建设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并呈现“多”“优”“快”的特点,实现投资项目“开门红”。
一批体量大、支撑性强的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总投资509.3亿元的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总投资194.7亿元的大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120亿元的鼎际得新材料等项目持续发力、加快建设,总投资79亿元的长海跨海大桥、总投资30.8亿元的新机场中线主通道跨海段工程、总投资20亿元的太平湾风电新型材料制造等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01.2亿元的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一期、总投资55.1亿元的中石油原油商储库、总投资38亿元的建华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前期工作提速,将陆续开工建设。
▲太平湾风电新型材料制造项目效果图
石化产业是大连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大连市体量最大的工业板块。大连全力打通从“一滴油”到“一匹布”黄金产业链,加快恒力新材料科创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国家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到今年年底,绿色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
新开工的大连融科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及产业孵化平台,是英歌石科学城开城以来首个落地开工的产业项目,将打造“技术研发—工程实证—产业孵化”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引领新型储能向高端化、多元化、绿色化发展,助力构建具有辽宁、大连特色优势的现代储能产业体系。
▲大连融科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及产业孵化平台建设项目效果图
加强市级统筹、市区联动,开展产业链招商、全要素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速落地,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免税经济增量活跃,剧场经济、赛事经济、冰雪经济、邮轮经济协同联动发展,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眼下,遍布城乡的在建项目火热推进中。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的人工岛内,设备林立,车辆轰鸣,千余名建设者奋战在填海、地基处理、航站楼工程现场,干劲儿“满格”,各工程项目及配套建设并联推进、高效衔接。在大连西中岛石化园区,鼎际得高端新材料项目自去年3月开建,一天不曾停工,全力确保一期工程今年5月投料试车。该项目建成后,主要产品聚烯烃弹性体能够实现50%进口替代。 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速落地、提早开工,重大产业项目、央地合作项目、社会民生项目遍地开花。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施工现场
城市更新
增进民生福祉
让“幸福大连”成色更足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大连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驰而不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2月28日,东北地区首个市级相关导则《大连市好房子技术导则(试行)》正式发布并实施,该导则结合大连地理环境与市民需求,围绕宜居空间、适应气候、全龄友好、绿色智慧、低碳减排、市场需求6个维度,构建高品质住宅技术体系,指导 打造具有“大连特色”的“好房子”。
同时, 2025年,优质教育、智慧医疗、就业保障、养老服务、文体惠民、安心食品、停车资源、交通优化等大连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已由相关责任单位加紧落实和推进,让“幸福大连”成色更足、可感可及。
年内,大连市将持续扩增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提供公办学位1080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所,增加公办学位5000个。
打造 “15分钟就业服务圈”和 “家门口”舒心就业指导服务站,畅通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微循环,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以上。
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000张,完成适老化家庭改造3500户。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农房改造,建设省级美丽宜居村105个。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强数据、算力、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G基站2.41万个以上。持续开展691条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让市民感受到家门口的变化。打造200个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小区,整合周边公共机构、经营场所等单位(区域),构建区域、体系、生态较为完备的12个样板片区。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活动1000场,新建改造市民健身运动场地330片。高水平办好大体联世界杯等赛事,让处处健身、家门口看大赛成为市民生活新时尚。
亮点纷呈势如虹
消费市场开门红
春潮涌动处,踔厉奋发时。我市全力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通过商圈升级、场景创新、政策赋能等多维发力,积极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接连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伊始,更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进态势打响决胜之战。
一季度
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同比增长 9%
高于全国 4.4个百分点
高于全省 2.3个百分点
增速排名全省第二
全市一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
实现销售额 65.87亿元
以开门红之势
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文体旅商联动引领消费新风尚。今年一季度,随着中超赛季的开启,在全国首家滨海国际名品运动小镇——大连杉杉奥特莱斯,澎湃激情的足球嘉年华精彩上演。据介绍,今年大连杉杉奥莱将持续打造中超第二观赛现场,全程转播2025赛季大连英博海发赛事,超清巨幕实时播放,商圈联动推出多彩促消费活动。仅3月29日大连英博海发中超联赛主场首秀,杉杉奥莱客流即增长150%,餐饮娱乐营业额增长92%。
▲2025年3月29日,杉杉奥莱商场中庭变身“第二现场”,巨幕直播中超新赛季大连英博海发队的首个主场比赛。
创新多元化场景迸发商圈新活力。继春节假期后,我市首个室内市集——大连倍客优市集,清明节期间每日客流量再度超10万人次,节假日需限流错峰进入成为常态。从“晨经济”的生活超市,到“夜经济”的深夜食堂,从“周中经济”的工作餐,到“周末经济”的娱乐、购物、休闲,该市集打破传统消费习惯,通过多元业态融合,成为我市创新升级消费场景的具体呈现。
促消费“组合拳”持续释放吸引力。目前我市已开展促消费活动近400场,其中甘井子区先后组织辖区11家重点商业综合体开展促销活动40余场,有力构建“乐享消费 嗨购甘井”城市消费品牌。日前,我市启动2025大连购物节,发布全年重点促消费活动,助推消费市场火热升温;开展3000万元“2025年春季惠民消费券”发放活动,组织相关平台企业、银行、商企同期开展折扣促销,拉动销售3.2亿元。
创新举措畅通“以旧换新”微循环。今年一季度,通过政府、企业、通讯小店共同联动,我市创新为近500家城乡通讯小店配备搭载国家补贴核销系统的智能POS终端,助力小微通讯商户搭上3C产品国补政策快车。据大连华翼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介绍,在以旧换新政策影响下,2025年一季度该企业实现销售额1.4亿元,同比增长27%。
多重补贴叠加“换”出绿色新动能。我市部分销售企业在国补基础上叠加优惠,成效亮眼。家电领域,受益于“国补+厂补+苏宁补”三重补贴体系,2025年一季度,大连苏宁易购门店客流提升超20%,以旧换新订单占比达90%,冰箱、洗衣机等重点品类换新率同比增长超150%,其中一级能效产品占比突破90%,智能家电销量实现同比翻倍增长,新风空调等高端产品成为消费升级主力。汽车领域同样火热,大连龙威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解晓鹏介绍,比亚迪厂家在国补基础上额外叠加最多2.2万元置换补贴,今年一季度我市比亚迪汽车销量同比上涨15%。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截至3月31日,全市一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实现销售额65.87亿元。
笃定前行,春山可望。我市消费市场一季度的火热开局,不仅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更彰显出城市的经济韧性与创新活力。大连正以消费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韧性足
活力强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年以来,大连围绕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打造高能级制度型开放合作平台,外贸进出口取得良好开局,引资规模持续扩大,加快建设内畅外联的高水平开放门户枢纽。
全市一季度
进出口 1198.6亿元
同比增长 13.3%
增幅
高于全国(增长1.3%)
12个百分点
高于全省(增长2.5%)
10.8个百分点
在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大连自贸片区,依托世界级的汽车、集装箱、油品、LNG、矿石、粮食等大型专业化码头和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功能,大宗商品国际贸易逆势增长令人振奋。
新年伊始,由大连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新建造的“北极探路者”号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在大连自贸片区实施保税LNG燃料加注作业,这是我国首次以岸基方式为国际航行船舶加注保税LNG燃料,标志着大连绿色船燃加注及船舶海工配套实现“双突破”。一季度,大连自贸片区新增油气贸易额74亿元,生物柴油等绿色船燃加注业务在大连自贸片区加速布局,不断提升大连的外贸竞争力。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是大连自贸片区的核心产业。在大窑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大连自贸片区打造东北汽车出口综合服务基地一季度正式运营,为奇瑞和东风日产两大整车厂提供“出厂即入区、入区即退税”运营模式,首批出口汽车已从基地扬帆出海。
在夯实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大连自贸片区充分利用综保区功能发展金融租赁新业态、跨境电商新模式,不断实现东北金融租赁业态新突破。一季度,大连自贸片区已落地飞机3架、船舶2艘,为区域“三个中心”建设注入了新动能。也是一季度,《大连金普新区关于加快拓展跨境电商出口培育外贸新动能的若干举措》制定出台,跨境电商出海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得以深化,跨境电商出口获得全业务链条支持。目前,大连湾里综保区的万众城RCEP跨境商品展贸中心出口选品基地、出口前置仓,以及已经布局完成的日韩海外仓形成联动,成为大连企业跃向国际市场的重要跳板。
外贸进出口取得良好开局。据大连海关初步统计,全市一季度进出口1198.6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高于全国(增长1.3%)1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长2.5%)1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68.1亿元,同比增长16.7%;进口630.5亿元,同比增长10.4%。进出口额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9位,与去年同期持平;进出口增幅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4位,比去年同期排名上升11位。
作为东北开放龙头,大连引资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今年,我市着眼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落实国家《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加大投资促进力度,推进外商投资便利化,加强全流程服务和全方位保障,提升服务质效。今年1至2月,大连市实际利用外资8.6亿美元,同比增长69.5%,引资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
日前,我市围绕完成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和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部署要求,出台《大连市优化外商投资企业服务行动方案》,切实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全面提升对外资企业服务的水平和效能。
大连积极探索服务业扩大开放,进一步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近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批复称,国务院原则同意《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在已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将大连市、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深圳市、合肥市、福州市、西安市、苏州市等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
我市获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将在服务业新兴业态发展、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等若干领域创新探索、先行先试,促进人才、资金、数据等资源要素跨境流动,加快构建具有大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促进全国服务业开放创新。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