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自流井区:一只“兔”如何缔造川味传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0:34 2

摘要:9月22日上午9点,自贡市自流井区荣边镇桂花村电商直播基地内,网络主播正在多个平台宣传推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贡冷吃兔。闪动的弹幕、增长的订单,让这份自贡味道满足天南海北众多食客的挑剔味蕾。

9月22日上午9点,自贡市自流井区荣边镇桂花村电商直播基地内,网络主播正在多个平台宣传推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贡冷吃兔。闪动的弹幕、增长的订单,让这份自贡味道满足天南海北众多食客的挑剔味蕾。

临近中午时分,自流井区茂祥山庄的微信公众号美食推送又更新上线。作为极富乡村风味的尖山烤兔推送视频,引来众多网友点赞转发。滋滋飘香的烤兔,伴着便捷的物流配送从乡间到达舌尖。

同样忙碌的还有遍布全市的生态养殖场、餐饮店、土特产销售店……都是因为一只兔子,串联起对美好生活的奔忙与希冀。川南自贡的一只小小的兔子,缘何能书写不平凡的传奇,缔造川味的顶流?笔者进兔场、访餐馆、到农家、逛商店,一探究竟。

兔场很忙,兔宝宝供不应求

从自贡市区出发,驱车20余分钟就到了山清水秀的荣边镇干塘村。这也是自贡市三只兔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兔场所在地。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生态让公司负责人吕超很是衷意。取名“三只兔”,也寓意着三生万物的美好“钱”景。

发展成效离小目标也越来越近。从2023年6月公司成立后,仅管只有两年多时间。生态养殖场投资1600余万元、规模40亩,日均存栏4万只,年出栏35万只,年产值1300余万元。

走进偌大的生态养殖场,钢构厂房宽敞明亮。1100余套欧式笼具整齐排列,20余名工人正在给法国伊普吕兔检查料盒、投喂饲料。驻场兽医和技术人员在进行细心巡查和常态维保。

企业带动,一场围绕肉兔产业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自贡三只兔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肉兔产业集群首个建成并通过验收投产的项目,标志着自流井区在肉兔产业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家企业不仅是一个养殖场,更是一个集育种、养殖、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基地。

说起自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久负盛名的美食和盐文化。不过,现在自贡有了新的名片——肉兔产业。三只兔公司采用生态养殖模式,注重品种改良和科学饲养。这里的“兔宝宝”们享受着科学配比的饲料、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严格的疫病防控,确保了肉质的鲜嫩和安全。

已在商海打拼多年的吕超对肉兔养殖坚定看好,他用“累并快乐着”自诩创业与生活。“自贡对鲜兔的需求日均在3—4万只左右,大多采购自外地。这为本地大力发展肉兔养殖带来了绝佳的机会。”吕超透露,投资2000万元的兔场二期项目将在下月开工建设。自动投料机等配套升级也纳入改造进程。尤为高兴的是,兔场已开拓了成都订单,销量看涨。引进新增天府黑兔,拓展安哥拉等宠物兔饲养及肉兔的深加工都已列入吕超的发展蓝图。

信心源自实力。日前,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在成都圆满落幕。在自贡市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推介会上,“自流井肉兔”不负众望,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优良的口感,在众多农产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再添国家级名片。

自流井区肉兔产业的培育壮大并非偶然。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该区正是抓住了这一核心,将肉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和市场引导,让传统养殖业焕发新生机。

餐馆很火,四海食客专程吃兔

“麻辣鲜香,还嫩。嘴巴有点吃不消,但很美味!”9月22日下午2点过,来自简阳的食客蒋大姐和女儿在自流井区食神又名厕所兔外摆区,一边就餐一边现场点评。一锅干锅兔,让母女两直呼不虚200余公里的美食奔赴。就是这样一家食兔网红店,正吸引着省内外及全国好吃嘴纷至沓来打卡体验。

从养殖场到餐桌,自贡兔肉的美味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在自流井区同兴路道生灏巷道内,食神又名厕所兔餐饮馆作为一家成立于2002年初的个体餐饮店,正以其独特的兔肉菜肴吸引着八方食客。因紧挨医院毗邻厕所而口口相传的“厕所兔”这一颇具传奇色彩的餐馆,更是将自贡兔肉美食推向了新的高度。

有老盐工父亲厨艺的耳濡目染,加上对干锅兔的坚守和创新。已年逾五旬的张和彬对食神又名厕所兔的走红,并不感到意外。对于张氏干锅兔传统制作技艺能入选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更感觉是份沉甸甸的责任。

餐饮店从三张桌子白手起家,到现如今发展为30余张桌子、员工20人左右。张和彬变得越发忙碌,店里的兔子鲜活点杀从没有改变。作料、火候、炒制都与味道相关,浇兔到起锅等10多样工序,他都亲自把关。在张和彬看来,良心和品质才是自贡兔肉美食能够长盛不衰的秘诀。

自贡兔肉餐饮业的繁荣,反映了地方特色美食的强大生命力。从街边小店到精品餐厅,品种繁多的兔肉菜肴以其鲜嫩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赢得了广泛认可。老街兔、厕所兔等知名餐馆不仅满足了本地食客的需求,还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前来品尝,成为自贡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其成功经验颇具借鉴意义。它展示了如何将地方特色食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美食品牌,如何通过标准化经营保持传统风味,如何通过文化营销提升品牌价值。这种“美食+文化”的发展模式,为全省其他地区特色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名气很大,冷吃兔火爆出圈

连日来,地处自流井区荣边镇的周二哥食品有限公司冷吃兔系列商品,线上销售订单逐渐增长。宽敞整洁的打包车间里,全国各地网友预定的冷吃兔、手撕兔、兔头、兔腿等正在封装发货。企业负责人透露,受益于中秋、国庆的加持,本月销售额有望突破50万元。

从“冷吃”到“火爆”,自贡兔肉正以全新的姿态征服更广阔的市场。作为能揣着走的自贡味道,已有百余年历史的自贡冷吃兔是众多盐帮菜里可以做为“预包装”休闲食品的菜肴。自贡冷吃兔还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价值已突破200亿元,稳居国家地理标志兔产品之首。

兔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吸收等特点,适应了当代人养生保健的饮食消费理念。迎合了当今社会人们饮食审美多元化,快节奏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需要刺激释放压力的现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它不仅是休闲零食,更是川味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和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冷吃兔突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远距离销售。

自贡自流井兔产业的大力发展,为川味“走出去”提供了新路径。通过参加国内外食品展会、拓展电商渠道、建立海外营销网络,自贡冷吃兔正逐步打入国际市场,让更多海外消费者领略川味的独特魅力。这种“立足本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展现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全球视野。

从种兔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到精深加工,自流井区成功打造出一条无缝衔接的肉兔全产业链。一年出栏、加工和销售的肉兔超过240万只,更“蹦”出年产值4.08亿元。这条“兔”飞猛进的产业链,不仅带动周边3000余农户增收,更直接为500余人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真正让小兔子跳成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自贡自流井区兔产业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产业振兴的深刻内涵。它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乡村振兴,还传承和弘扬了川味文化,提升了地方经济活力。这只“兔”的故事,正在四川大地上续写着更加精彩的篇章。(尚永高)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