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江文化沙龙第13期丨上饶——朱子的老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10:04 1

摘要:9月22日晚,第13期 “信江文化沙龙” 在凉爽的秋夜里如约启幕,上饶师范学院徐公喜教授以“上饶:朱子的老家”为题,引领听者穿越八百年光阴,探寻那位“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学宗师在信江流域留下的思想足迹。

9月22日晚,第13期 “信江文化沙龙” 在凉爽的秋夜里如约启幕,上饶师范学院徐公喜教授以“上饶:朱子的老家”为题,引领听者穿越八百年光阴,探寻那位“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学宗师在信江流域留下的思想足迹。

徐公喜教授开篇点出南宋上饶的地理禀赋与文化地位。当赵宋政权偏安江南,信江流域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要冲之会”。他指着屏幕上的古信州地图,“江南山水冠天下,而上饶冠江南。上饶资源富饶,文教盛兴,引得众多贤士侨居。”寥寥数语,便将上饶作为“过江文献所聚”的历史画卷在听众眼前铺展。

“朱熹与上饶的缘分匪浅,至少过往上饶24次,或省亲扫墓、或候命辞任、或讲学交游、或中转奔波等。”徐公喜教授,在“朱熹与上饶各市县”缘分的讲解中,以地理为经、诗文为纬,编织出一张立体的文化地图。尽管当时婺源属徽州,但朱熹始终以“婺源子”自居,他寻回先祖坟茔、拜访亲友先辈、与婺源学者进行广泛交流,“向来辛苦梦家乡”的诗句,道尽他对祖籍地的深情。

“自古乾坤为此理,至今山水有余光”恰是对鹅湖之会的最好注解。徐公喜教授提到,朱熹前后多次重游铅山,使这里成为其理学思想成熟的重要场所。玉山的讲学遗址、德兴的题刻遗存、信州与辛弃疾的交往往事……他亦娓娓道来。谈及朱子研究的意义,徐公喜教授展示了上饶师范学院的朱子文化育人成果,让“半亩方塘”的智慧成为立德树人的源头活水。

沙龙结束,观众们反应热烈,夜色渐深,文脉的涟漪却在听者心湖间久久荡漾。信江流域的每滴流水,都在诉说朱子的故事,上饶的每寸土地,都在延续理学圣域的弦歌。

米致蓉(市文广旅局办公室干部): “徐公喜教授所作《上饶:朱子的老家》的专题讲座为我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通过这场讲座,我深入探寻了上饶千年文化的脉络,明晰了朱熹与上饶的深厚渊源,更感受到了朱子思想跨越千年的文化力量。朱熹祖籍徽州婺源,虽生于福建尤溪,但上饶在他的人生中占据关键地位。南宋时期,上饶是全国东西交通枢纽,朱熹多次往来上饶,‘上饶是朱熹家谱上的祖籍地、政治上的候命地、思想上的融合地、学术上的会讲地、社交上的交游地、文教上的过化地。’宗族层面,朱熹在婺源做了五件大事,一是寻回、封识了失去已久的祖先坟茔;二是组织婺源族人修家谱;三是赎回百亩田租,已充祖墓‘省扫祭祀之费’;四是拜访宗族姻党乡丈、亲友先辈;五是讲学交流讲论学问诗赋。‘向来辛苦梦家乡’道出了朱熹对祖籍地深沉的眷恋。这场讲座让我从地域文化视角体会朱熹的伟大,既在于其思想的博大精深,也在于其脚踩大地、不忘根本的朴实情怀。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贵财富,只要我们用心挖掘、创新传承,这份文化遗产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为民族复兴注入文化力量。”

冯唐利(导游): “探上饶朱子渊源,悟文化深厚魅力。今天有幸参加徐公喜教授主讲的‘上饶:朱子的老家’文化沙龙,我仿佛踏入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朱熹,在上饶这片土地孕育了他的思想根基。他一生二十多次往来上饶讲学、交流,让理学之花在此绽放。徐教授从上饶的地理方位说起朱熹与上饶的的渊源,接着详细讲述了朱熹生平经过和上饶的交汇,以及在上饶的讲学经历,尽显其对学问的追求。‘鹅湖之会’和‘南岩之会’,是思想碰撞的盛宴,推动了理学发展。朱熹与汪应辰、洪迈的交往,展现了上饶浓厚的学术氛围。这次沙龙让我深切感受到,上饶与朱熹的紧密相连,朱子文化是上饶的瑰宝。我期待深入了解,让这份文化在心中扎根,也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其魅力。”

张有福(上饶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徐公喜老师以‘朱熹与上饶’为脉络的讲座,并非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一场让‘朱子’从典籍中走出来的生动叙事,既厘清了历史细节,更让听众读懂了地域文化与思想巨擘间的深度羁绊。最触动人心的,是讲座对‘24次过往’这一核心数据的拆解。当‘省亲扫墓’‘讲学郊游’‘中转奔波’等具体场景与上饶的山水、书院对应,朱熹不再是课本里抽象的‘理学大家’,而是曾在这片土地上奔波、交往、反思的‘故人’——4次横穿江西的学术跋涉,藏着他对思想传播的执着;与辛弃疾吕祖谦陆氏兄弟的‘鹅湖之会’、与汪应辰的三次儒佛邪正论辩,与象山先生的义利之辩,显露出他在学术碰撞中的坦诚与清醒,尤其是对自身‘出入老佛’的自我批评,更让这位先贤多了几分真实的温度。而对婺源、玉山等地‘过化地’的解读,更让讲座有了‘根’的力量。从婺源寻祖修谱、建紫阳书院的‘五件大事’,到玉山‘斗山之会’,到写下《玉山讲义》的学术高光,再到灵岩洞摩崖石刻、怀玉山梅岩精舍的实物佐证,徐老师将朱熹与上饶的联结,落到了具体的地名、建筑与事件上。当听到‘饶州21名门人、信州17名可考门人’这样的细节时,更能直观感受到朱熹思想在上饶的扎根与传承,也理解了为何这片土地会成为他生命中重要的‘精神驿站’。整场讲座的价值,不仅在于梳理了朱熹与上饶的历史渊源,更提供了一种解读历史人物的视角:当我们将伟人放回具体的地域脉络中,看他与这片土地的人、事、物互动,才能真正读懂其思想背后的人生轨迹,也让地域文化的厚重有了更鲜活的注脚。”

第一节 南宋时期的上饶

第二节 圣域贤关迹在此——朱熹过往上饶

第三节 朱熹与上饶各市县

一、朱熹与婺源:向来辛苦梦家乡

二、朱熹与玉山

三、南山之会

四、朱熹与德兴

五、朱熹与上饶(信州广信)

六、朱熹与铅山

七、朱熹与余干

八、朱熹与上饶其他

第四节 继往开来:上饶师范学院朱子文化育人成果展示

信江文化沙龙开办寄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上饶“文脉万年长”,文化历史悠久。有着2200余年的城市历史,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世界最早陶器发掘地。

上饶“山水有精神”,文化资源富集。唐代上饶籍诗人王贞白“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佳句传颂千古,光阴文化熏陶千年,惜时如金、不懈拼搏的时间观念,勤奋攻读、不断进取的学习理念,勇于开创、与时俱进的创业信念深入人心,以“两万五千三百”为主要内涵的上饶文化滋润千秋。

两个“万”:一是万年稻作文将人工栽培稻历史推移至12000余年前;一是“万里茶道第一镇”,河口镇是欧亚大陆国际商道万里茶道的起锚之地。

五个“千”:一是千年书院文化,“鹅湖之会”首开中国书院会讲之先河;二是千年茶文化,“茶圣”陆羽曾经在上饶著述《茶经》,铅山河红茶是中国最早出口欧洲的茶叶;三是千年铜文化,炼铜家张潜是世界湿法冶金技术第一人;四是千年纸文化,连四纸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寿纸千年”的美誉;五是千年理学文化,“东周出孔子,南宋有朱熹”,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三个“百”:一是六百年戏曲文化,弋阳腔是“中国高腔鼻祖”,对全国14个省40多个剧种产生深远的影响;二是六百年瓦屑坝移民文化,上饶鄱阳瓦屑坝是“江南第一移民圣地”,与山西“大槐树”并列成为中国八大移民圣地之首;三是一百年红色文化,方志敏创建的闽浙赣省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称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和“模范苏区”。

此外,还有道教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文化、古村落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等特色文化争奇斗妍,交相辉映。

为了更好地挖掘上饶文化,诠释上饶文化,传播上饶文化,普及上饶文化,让更多的上饶人从文化的角度深度解读、深层了解自己的家乡上饶,上饶市文广旅局拟利用公益文化场馆,开办“信江文化沙龙”,面向社会征集文化沙龙主题,征召文化沙龙嘉宾,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公益性质,自愿参与,为文化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热爱家乡热衷文化活动的观众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让上饶的空气里飘满文化的味道,让文化的甘露润泽人们的心田。

初审:黄昱艳

复审:李倩男

终审:谢华杰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