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苹果发布会,都是数码圈的“春晚”。今年也不例外,新 iPhone 17、Apple Watch 11、iPad Pro 一口气亮相,朋友圈、微博、知乎、抖音几乎被刷屏了。作为果粉,看到那一句句“全新升级”,屏幕刷新率更高、芯片更强、摄像头更清晰,把我都整兴
每年苹果发布会,都是数码圈的“春晚”。今年也不例外,新 iPhone 17、Apple Watch 11、iPad Pro 一口气亮相,朋友圈、微博、知乎、抖音几乎被刷屏了。作为果粉,看到那一句句“全新升级”,屏幕刷新率更高、芯片更强、摄像头更清晰,把我都整兴奋了。
但点开购买页面时,理智立马回来了——存储选项256G、512G、1TB,每一步升级都伴随着肉疼的溢价。你说要不要咬牙?更尴尬的是,即便咬牙买了大容量,面对4K视频、海量照片和工作文件,迟早还是会弹出“储存空间不足”的提示。
于是,这几年我渐渐换了思路:问题不在于拍得多,问题也不在于用得多,而是存储的管理方式。经过多次尝试,我找到了能真正补齐苹果生态短板的那一环——NAS 私有云。我愿称之为苹果最强存储「外挂」
「全面升级」但存储压力“爆表”
今年的 iPhone 17,全系标配 ProMotion 高刷,滑动顺到飞起。A19 Pro 芯片性能拉满,4K/60FPS 视频剪辑轻轻松松。Pro 系列更是首次“三焦段全覆盖”,4800 万像素主摄 + 潜望长焦,配合 ProRes RAW 视频录制,画质、宽容度直接拉满。
听起来非常诱人吧?可正是这些升级,让存储问题更尖锐了。拍一段高码率视频,或者一张 RAW 照片,轻松松松几十上百兆,甚至好几个GB。即使现在iPhone 17 全系起步容量 256GB,比以前良心很多,但对于拍视频、记录生活或者做创作的人来说,这只是临时缓冲。
iCloud 看似方便,每月 200GB 的订阅费用也不算贵,可上传几十 GB 素材时,速度慢得让人抓狂。而且,一旦想迁移数据,整个过程几乎就像搬家一样繁琐。最关键的是,数据完全依赖云端,一旦账号出问题或者发生泄露,珍贵素材或一些个人隐私就有被绑架的风险。
所以,苹果新品越强,存储短板越明显。性能、摄像头、屏幕都拉满体验,但如果存储跟不上,你的体验就会打折扣。这也是我开始考虑 NAS 的原因。
用NAS向存储升级溢价说不
如果你对 NAS 还停留在“听过但不了解”的阶段,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它和苹果设备的契合度远比你想象的高。简单来说,NAS 就是一台装在家里的联网私有云盘,随时随地存取文件,不依赖第三方服务器。不仅能解决存储问题,性价比也非常高。
以256 GB的Pro Max为例,如果你想升级到2TB,你需要额外支付8000元。但你入手一台8TB的NAS只要两千出头
只要1/4的价格,你就可以轻松扩展4倍的空间,而且不仅可以自己用,全家人都可以共享,想存多少存多少,完全没有存储焦虑。
而且现在国产的新势力NAS适配做的非常好,以我在用的绿联DH4300 Plus为例,它支持Windows、MacOS、iOS、Android、Android TV、Apple TV、网页端等多平台数据互通,几乎可以说,市面上常用的系统他都做了深度适配,所以说你完全不用担心你的手机、电脑不兼容。
再说数据协同。NAS 可以让 iPhone、iPad、MacBook 上的照片和视频自动备份,出门拍多少都不用管,回家连上 WiFi 就能无缝同步。素材集中管理,不再散落在各种硬盘和云盘里,每次找文件都方便快捷。
传输速度也是碾压级别。局域网环境下,几十个 GB 的素材几分钟就能传完;就算是在外远程访问,也完全不受限速折磨,更不会像网盘那样因为会员等级而卡脖子。
安全感同样重要。数据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用担心哪天网盘说停就停,也不用担心会员到期后速度变慢。那些不可替代的文件和照片,放在 NAS 上才真正让人安心。
而且,NAS不仅仅是一台存储设备,我平时还会用绿联DH4300 Plus追追剧、看看片,它支持播放4K HDR、Dolby Vision甚至是蓝光原盘等高分辨率的影片,配合电视端APP可以直接把家里变成家庭影院。你不用开一堆流媒体会员,提前下载好影片,想看就看,高清画质、杜比音效一应俱全,娱乐体验比手机、平板强太多。
所以对我来说,NAS 不是替代 iCloud,而是弥补 iCloud 的不足。让“丐版”桶的体验,真正变得没有短板。
真实使用感:不止我一个人真香
讲几个真实的体验,可能你会更有画面感。
比如我自己。以前每次旅行回来,手机里都是几千张照片,删?舍不得;留?空间立马告急。最惨的一次,是我在路上硬生生挑照片删,结果删掉了几张很喜欢的。现在有了 NAS,照片回家就自动备份,手机轻装如新,再也不需要纠结取舍。
还有个朋友是做视频博主的。素材动辄几十个 G,以前每天都得带着移动硬盘跑来跑去,硬盘坏了就心惊胆战。后来我安利他用 NAS,现在 MacBook 上远程一连,素材随时调取,在局域网内更是可以把NAS当做无线外置硬盘来剪辑视频,还省心。
我爸妈的情况可能跟很多家庭一样。两台旧iPhone常年提示“存储已满”,每次让我帮忙删照片,我删这一张,他们嫌没必要;删那一张,他们又说有宝宝的回忆。最后弄得大家都不开心。后来我直接给他们开了 NAS 自动备份,他们想拍就拍,再也不用担心空间。
至于我自己最享受的,其实是电影体验。NAS 的影院功能能把片源直接推到大屏,原盘画质、杜比音效都有,Apple TV 也能直接访问。关键是,我不用再开一堆流媒体会员,提前下载好片子,想看就看,比流媒体自由太多。
这些小细节加起来,就是一种彻底摆脱“存储焦虑”的日常。
我的NAS选择:买对比买大更重要
我现在用的是绿联的DH4300 Plus,今年5月刚出的新款。它搭载的是全新的UGOS Pro系统,说实话,用下来最大感受就是——终于有人把 NAS 做成了普通人也能轻松上手的产品。
第一次开机的时候,我甚至没怎么翻说明书,连上网线、插上电源,手机一扫码,整个流程就跑完了。对于习惯了苹果“开箱即用”的用户来说,这种体验简直太友好了。
更贴心的是权限管理。我可以给爸妈开账号设置权限,他们只能看照片,不会误删;老婆能访问家庭共享文件夹;我自己则保留了管理员权限,还能用 Docker 部署各种应用,玩出更多花样。
配置方面也不差。采用了四盘位设计,扩展空间很大,至高可扩展至120TB,日常存储绰绰有余,后期要升级也很方便。影音功能我已经说过了,HDR、Dolby Vision、Apple TV 客户端一应俱全,基本帮我节省了大部分流媒体开销。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买了 NAS,我可能还会咬牙选 1TB iPhone。现在算下来,这台机器花的钱,不仅帮我省下了手机溢价、iCloud 订阅、硬盘购买的钱,更重要的是,买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安心和自由。
别让存储拖累新品体验
苹果每年的新机,总能把性能、影像、屏幕体验拉到新高度。但说实话,真正决定你用得爽不爽的,往往不是芯片跑分,而是背后的数据存储能不能跟上。
与其花几千块去升级 iPhone 容量,不如一步到位上 NAS。它能帮你彻底告别“存储焦虑”,还能让 Apple 全家桶协同更顺滑——照片随拍随备份、视频素材随取随用、电影大片随下随看。
对我来说,NAS 已经不只是存储工具,而是苹果生态最强的“外挂”装备。
来源:花穿叶色睡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