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咳嗽久治不愈,差点致命!医生:与感冒症状极为相似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9 11:20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 | 梁世秀医生健康说

编辑 | 梁世秀医生健康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一个普通的咳嗽,拖了三个月,最后竟然查出肺结核。这不是电视剧情节,而是我门诊里真实发生的病例。

患者是一位30岁出头的上班族,咳嗽、低烧、乏力,以为是感冒,一直靠自己吃点感冒药硬扛。扛到后来,夜里开始盗汗,体重悄悄掉了十斤,才来医院。拍片、验血一查,肺结核,已经传染给了同办公室的同事。

问题是,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很多人一咳嗽就是“秋冬换季”“感冒”“喉咙发炎”,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肺结核,医学上称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

你以为是小感冒,其实它可能是肺结核。这就是它最可怕的地方:早期症状和感冒太像了。咳嗽、低烧、乏力、出汗、没胃口、体重变轻,这些症状,感冒也有,肺结核也有。区别在于,感冒一周能好,肺结核拖三个月都不一定好。

更可怕的是,肺结核具备极强的传染性。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传播,只要同处一个空间,就有被感染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超千万人,死亡约130万人。中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增患者超过80万。

很多人以为肺结核是“老病”,其实,它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尤其在通风差、人群密集、年轻人加班熬夜、免疫力下降的环境中,它更容易钻空子。你可能不知道,学校、办公室、工厂,是结核病的高发地带。因为人多、通风差、接触时间长,一旦有人感染,很容易形成聚集性传播。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近年高校结核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学生压力大、作息紊乱、营养不良,是结核病的温床。肺结核并不可怕,怕的是被误诊、漏诊。早期治疗效果好,拖久了不仅病情加重,还可能形成耐药结核,治疗费用上涨,疗程拉长。

最关键的识别点是:咳嗽超过两周还不好,就得警惕结核。尤其是伴有低热、出汗、体重下降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检查肺结核主要靠三样:胸片、痰检、结核感染筛查(如TST或IGRA)。不是所有肺结核都会咳血,但只要是长期咳嗽,就值得排除一下这个可能。

痰检阳性,说明你已经具备传染性。这类患者,是肺结核传播的“源头”,越早发现,越能控制传染。很多人担心得了结核会不会很难治?其实,只要按国家规定服药6-8个月,规范治疗,90%以上都能治愈。

国家对肺结核患者实行免费政策:确诊后可免费领取抗结核药物,并进行随访管理。所以,不要因为费用问题而讳疾忌医。但问题是,很多人在早期根本不当回事。咳嗽了还坚持去上班,坐地铁、进电梯、开会,全是传染源。

有些人直到咳血,才慌张来看医生,但那时结核已经侵蚀肺叶,甚至波及其他器官。结核不只伤肺,还可能侵犯淋巴、骨骼、肾脏,甚至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如结核性脑膜炎),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一旦发展到这一步,后悔已经来不及。

所以,咳嗽不是小事。特别是持续超过两周的咳嗽,不管有没有发烧、咳血,都要排查肺结核。有人说,那是不是所有咳嗽都得去查结核?不是。但只要你咳嗽超过两周,且不见好转,就得提高警惕。

特别是你身边有人最近也咳嗽、发烧、体重下降,那就更要小心。肺结核传染性强,一传十、十传百,别拿自己的健康当赌注。如果你是老师、学生、医务人员、工厂员工、保安、服务员——这些高接触职业,更要警惕。因为你每天接触的人太多了,暴露风险也更高。

你可能以为自己年轻、免疫力强,不怕。但你要知道,结核菌不是靠强壮与否来判断感染与否的。它看机会——你熬夜、疲劳、免疫力差,它就来。如果你确诊了,也不用恐慌。国家有完整的治疗体系,按时吃药、规律复查,大多数人都能痊愈,恢复正常生活。

但前提是:你得早点发现它。别再把肺结核当感冒,不然,耽误的是命。最后记住一句话:咳嗽超过两周,尤其是晚上出汗、低烧、体重减轻,一定要查肺结核。多一个人重视,少一个人感染,肺结核才能真正被控制住。

资料来源:

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材料》[EB/OL]. [2023-03-24].

②.世界卫生组织.《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23》[EB/OL]. [2023-10-15].

来源:梁世秀医生健康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