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莱卡公司如何为整个产业链“增弹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09:35 1

摘要:在全球纺织产业的版图上,LYCRA®(莱卡®)品牌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并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服装品牌,却以其卓越的弹性与舒适度,通过一枚小小的“红三角”吊牌,成为无数消费者心中品质的象征。然而,当同业竞争加剧、溢价空间收窄、终端品牌自研面料兴起,以及贸易摩擦带

陶红/文

在全球纺织产业的版图上,LYCRA®(莱卡®)品牌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并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服装品牌,却以其卓越的弹性与舒适度,通过一枚小小的“红三角”吊牌,成为无数消费者心中品质的象征。然而,当同业竞争加剧、溢价空间收窄、终端品牌自研面料兴起,以及贸易摩擦带来不确定性加剧,这位“纤维巨头”又将如何应对?

作为全球氨纶纤维与创新解决方案领导者,莱卡公司以其清晰的战略定位给出了终极答案:以差异化破局、可持续布局、联合共创谋新局。

差异化破局,以技术创新应对市场挑战

近十年来,氨纶面料市场的溢价空间不断收缩,整个行业正处于商业化进程加速和竞争加剧的阶段。与此同时,终端品牌纷纷向上游延伸,自研面料,同质化产品泛滥,不少企业试图以低价策略获取市场份额。然而,这并不是LYCRA®(莱卡®)品牌的竞争路径。

“持续差异化创新是莱卡公司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莱卡公司首席商务官Nicolas Banyols在采访中表示,坚持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深入响应客户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是莱卡公司的核心基因,也是其得以长期维持行业领导地位的根本原因。

“终端品牌加强面料自主研发能力,对企业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这意味着品牌方将更注重产品的品质与功能,这也正是LYCRA®(莱卡®)品牌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Nicolas Banyols表示,以烹饪作类比,优质纤维如同优质食材,在优秀厨师手中,方能化为佳肴。作为“食材”的提供者,莱卡公司能够凭借技术专长与创新积累,通过优质解决方案赋能品牌更高效地发挥材料潜能,共同为终端消费者打造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而支撑差异化赋能的关键是莱卡公司不间断的技术创新。近年来,LYCRA® ADAPTIV(莱卡智合智纤®)、LYCRA FitSense®(莱卡®智塑®)等新产品、新技术推出后取得了显著市场成绩,获得消费者广泛认可。

“我们的新产品、新解决方案与新技术突破并非空想,而是深深植根于消费痛点和未满足的市场需求。可以说,莱卡公司始终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行业进步为研发宗旨。”莱卡公司服饰业务亚洲副总裁王旭在采访中举例道,当前钢圈文胸正逐渐减少,越来越多品牌转向采用一片式结构的设计。这一转变带来了两个现实问题,一方面许多消费者难以选到合身的文胸,容易出现空杯或底围不适的情况;另一方面品牌方面临高退货率与库存压力,尤其在线上销售中,尺码不合适成为退货主因,甚至有些品牌为覆盖更多体型不得不增加SKU,反而加剧库存风险。

针对这一痛点,莱卡公司于2021年推出了 LYCRA® ADAPTIV(莱卡智合智纤®)。该材料在高拉伸的同时不损失回弹性,基于这一特性,莱卡公司开发出拉伸范围可达30%-40%而回弹性能毫不减弱的面料,使无钢圈文胸能够适应更多不同的身型。此外,莱卡公司与知名内衣制造商维珍妮合作,从面料到蕾丝、织带进行全方位开发,不仅有效缓解了消费者穿着痛点,也帮助品牌实现降低SKU、减少库存的目标。

另一项创新代表LYCRA FitSense®(莱卡®智塑®)牛仔技术,则源于对人体不同部位对面料弹性和支撑差异需求的洞察。王旭表示,尤其在牛仔裤品类,女性消费者往往期待臀部区域具备更好的塑形效果。LYCRA FitSense®(莱卡®智塑®)技术通过成衣后处理阶段对特定区域进行弹性调控,实现“定向塑形”。今年,LEE品牌率先应用这项技术推出针对亚洲市场的Lee Shape Magic美颜牛仔系列,主打提臀塑形的穿着体验。

这两项创新技术正是莱卡公司基于消费者痛点和品牌现实需求所推出的代表性解决方案,也是其消费洞察与产业链协作的典型成果。

在消费者端,“莱卡®”二字已成为舒适与弹性的代名词。Nicolas Banyols表示,为持续推动创新,公司每年针对牛仔、泳衣、运动服饰等各大品类开展广泛消费者调研。“舒适、合身、自信”始终是用户关联LYCRA®(莱卡®)品牌的核心反馈,穿着体验的舒适与合身赋予消费者由内而外的自信,这也是莱卡公司最希望传递的核心价值。

从行业层面来看,莱卡公司是以创新与合作为引擎、协作共赢的解决方案提供者。除了广泛应用的LYCRA®(莱卡®)纤维等产品,还提供LYCRA® FitSense®(莱卡®智塑®)等多项领先技术,覆盖从整体到局部的多样化需求,更携手品牌方共同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Nicolas Banyols表示,这两个维度共同构成了莱卡公司向市场和消费者传递的核心价值。

可持续布局,从原料到耐用性的双重承诺

在全球时尚产业迈向绿色转型的浪潮中,可持续发展早已不再是停留在品牌宣传册上的标语,而是成为供应链每一个环节必须践行的现实。作为全球领先的纤维解决方案提供商,莱卡公司正通过创新的生物基纤维技术,为行业提供一个兼具规模化、实用性与可追溯性的可持续答案。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服装品牌关注的重点。十年前,LYCRA®(莱卡®)品牌推出全球首款生物基弹性纤维;2022起,莱卡公司携手Qore®使用QIRA®开发生物基LYCRA®(莱卡®)纤维,将工业用玉米转换为生物基PTMEG,使纤维的可再生成分达到纤维含量的70%,产品更清洁、碳足迹更低;在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莱卡公司优势明显,甚至独一无二。

Nicolas Banyols表示,这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规模化量产的能力。目前能实现生物基弹性纤维大规模生产的企业寥寥无几,而莱卡公司正迅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能优势,预计到2026年将把全球约30%的产能转换为生物基材料,该纤维也将成为公司的主流产品。

二是即刻可用的解决方案。生物基LYCRA®(莱卡®)纤维与传统的非生物基产品各方面一致,且在品质上没有任何妥协和改变。品牌无需重新开发面料,也无需重新调整服装的版型与生产工艺,即可直接替换使用生物基莱卡®纤维,极大降低了可持续转型的门槛,这也是LYCRA®(莱卡®)品牌与其他可持续解决方案提供者的巨大差异。

三是稳健、透明可追溯的价值链。莱卡公司使用的工业用玉米原料100% 来自美国爱荷华州的农场,灌溉完全依赖自然降雨,农场多数为多代传承,注重土壤健康与可持续农法。从工业用玉米到BDO,再到PTMEG,最终制成纤维,每个环节都可追溯。

然而真正的可持续不仅关乎原料的来源,更关乎产品是否能够经久耐用。Nicolas Banyols补充道,目前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讨论过度关注原料是否可再生或可回收,却忽略了产品本身的使用寿命。

“服装的耐用性对可持续性其实有着很大的影响。即使在生产时使用最好的生物基材料,但制成的服装不耐穿,穿几次就变形、松弛,也会很快被丢弃,依然会导致消费者不断重新购买、品牌不断重新生产,那么环保属性也就失去了意义。”Nicolas Banyols表示,过去几十年间,无论是运动服、牛仔还是泳衣领域的创新,莱卡公司始终围绕提升服装的耐用性这一核心,致力于通过技术解决方案延长服装的使用寿命,这恰恰是对可持续性最具实质的贡献。

“因此,莱卡公司主张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是双重的,不仅要使用优质低碳原材料践行可持续理念,更重要的是制造耐穿、高质量的服装,通过技术延长服装的生命周期。”Nicolas Banyols表示,未来,当可持续发展已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然要遵守的规则。尤其随着欧盟绿色协议等法规落地,可持续标准正成为全球品牌的统一要求,任何想要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都必须应对这一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莱卡公司的优势在于通过全球网络和跨界协作能力,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迎接这场绿色变革。

联合共创谋新局,构建产业生态创新共同体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单打独斗已难以应对系统性挑战。莱卡公司正通过“联合共创”的战略模式,构建一个以技术为底座、以需求为导向、以共赢为目标的产业生态圈,重新定义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边界与深度。

在日前举办的2025年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上,莱卡公司首次以“联合共创”为核心策展理念,打造“开放式共创体验空间”,联合多家战略合作伙伴同台展出,从纤维、面料到终端应用呈现一体化创新成果,生动诠释“ALL IN全力以赴”这一全新的LYCRA® (莱卡®)品牌定位。

“当生态成熟了,联合便是水到渠成。”王旭表示,“联合共创”模式表面上是一种新的展示形式,但对莱卡公司而言,共创和共赢并非新概念,而是数十年与客户合作中早已植根于业务思维中的DNA,是一种长期的工作习惯,而这种展示形式的突破则是莱卡公司多年来“生态化创新”逻辑的外化体现。

莱卡公司倡导的联合共创,建立在系统化的方法论之上。“今年创新提出的‘ALL IN全力以赴’的理念,强调全员参与、全程协同。其核心框架是LYCRA® Labs。”王旭表示,该框架不单指实体实验室,而是围绕一个融通产品开发、共创验证、故事转化的三维创新体系。

该框架围绕三个核心顶点构建,一是以产品是根基。创新、差异化的优质产品是所有合作与开发的基础,莱卡公司持续推出差异化技术产品,为共创提供源头活水。二是与客户共同开发优质面料。纤维必须转化为面料才能发挥价值,莱卡公司与面料工厂、品牌方合作,共同将纤维转化为高性能面料,并通过实验室对这些面料进行分析与测试,确保其品质符合预期。三是将技术语言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故事。不仅要测出数据,还要将其变成有共鸣的叙事,帮助品牌实现功能情感双沟通,完成从“实验室数据”到“市场共鸣”的关键一跃。

这三点如同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构成莱卡公司完整的创新逻辑。王旭表示,这一框架有效解决了行业中长期存在的“创新孤岛”问题,纤维厂、面料厂、品牌方各自为战容易导致研发与市场脱节。而莱卡公司以自身为枢纽,打通从材料到成衣的价值链,使创新更加精准、高效。

在中国市场,莱卡公司尤其注重本土化共创。王旭介绍道,作为区域技术枢纽,莱卡公司位于佛山的先进纺织品创新中心持续为中国、越南、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快速响应和联合开发支持。“我们正逐步推动合作伙伴转变思维,引导他们从‘消费者感知的价值’出发,证明其产品的创新性和市场潜力。尽管过程艰难,但进步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莱卡公司的共创并不止于技术层面,更延伸至品牌建设与市场教育。王旭表示,LYCRA®(莱卡®)品牌从不将自己定位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品牌,作为“成分品牌”、功能性工业品品牌,LYCRA®(莱卡®)品牌的核心定位始终是支持客户,助力其产品实现差异化,无论是在功能层面,还是在消费者认知层面。

“很多人认识LYCRA®(莱卡®)品牌是从吊牌开始的,对于品牌商而言,吊牌合作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支持方式。”王旭表示,这是合作的起点而非终点。联合共创是价值链合作的核心准则,这一模式不仅赢得了合作伙伴的广泛认同,更助力双方在行业中构建了显著的协同优势,实现更为稳健与长远的发展。如今,随着联合共创的深入,莱卡公司将携手更多合作伙伴,推动传统面料厂从“样品生产”转向“需求驱动”。

从差异化破局的产品创新,到可持续布局的绿色承诺,再到联合共创的生态化运作,莱卡公司始终清晰地扮演着“赋能者”的角色,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作为“成分品牌”的定位。面向未来,莱卡公司选择了一条看似更艰难却更稳健的道路,这条破局、布局、谋新局之路,是一场基于长期主义的马拉松,恰恰也正是LYCRA®(莱卡®)品牌持续书写“弹性”价值新内涵的过程,不仅是面料的弹性,更是生态的弹性、未来的弹性。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