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人活活烧死171人受伤!美军刚刚迎来报复:两艘航母遭导弹攻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9 11:24 1

摘要:在红海这片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战略水域,美国与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冲突正以惊人的速度升级。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对抗,却因胡塞武装出人意料的顽强抵抗而演变为一场令世界瞩目的不对称战争。2025年4月,随着美军两艘航母战斗群在红海会师,战局不仅没有如预期般迅速平息,反而

在红海这片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战略水域,美国与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冲突正以惊人的速度升级。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对抗,却因胡塞武装出人意料的顽强抵抗而演变为一场令世界瞩目的不对称战争。2025年4月,随着美军两艘航母战斗群在红海会师,战局不仅没有如预期般迅速平息,反而因胡塞武装的猛烈反击而进入白热化阶段。

2025年4月17日深夜,美军对也门西部海岸的拉斯伊萨港发动了自3月15日开战以来"最血腥"的一次空袭。胡塞武装控制的Al-Masirah电视台报道称,这次袭击造成了245人死伤的惨重后果,其中74人当场死亡,171人受伤。更令人震惊的是,希腊pentapostagma网站的报道披露,这74名死者几乎都是被美军轰炸引发的大火活活烧死,其惨状令人不忍卒睹。

拉斯伊萨港作为胡塞武装控制下的重要石油出口枢纽,长期以来是该组织的经济命脉之一。美军在事后声明中直言不讳地表示,此次轰炸的目的就是要切断胡塞武装的经济来源。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空袭过后港口区域发生连环爆炸,熊熊大火照亮夜空,美联社获得的卫星照片则证实,港口的油罐和运输车辆被彻底摧毁,大量石油泄漏至红海海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这次袭击不仅因其惨重伤亡而引发国际关注,更因其战术意图的明显转变而值得警惕。美军似乎正在从单纯的军事打击转向对胡塞武装经济基础的系统性破坏,这标志着冲突性质的进一步升级。然而,这种"釜底抽薪"的策略是否真能奏效,还是只会加剧胡塞武装的抵抗意志,目前尚难定论。

面对美军造成的大规模人员伤亡,胡塞武装的报复来得迅猛而精准。4月19日凌晨,胡塞武装通过Al Arabiya电视台宣布,已使用无人机和导弹对位于红海和阿拉伯海的美军"杜鲁门"号和"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实施了"双重攻击行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卡尔·文森"号航母进入阿拉伯海后首次遭到攻击,表明胡塞武装的打击范围正在扩大。

与此同时,胡塞武装还宣称在首都萨那省上空击落了一架美军MQ-9"死神"无人侦察机,并明确表示这些攻击都是对美军轰炸石油港口造成74人死亡的直接报复。这种"以牙还牙"的强硬姿态,彻底打破了外界对胡塞武装作为地区民兵组织的传统认知。

事实上,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25年3月15日下令对胡塞武装发动军事行动以来,双方的对抗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过去一个多月里,美军飞机和军舰对也门的轰炸已超过900次,仅过去一周就出动B-2轰炸机和F-18战斗机进行了220多次空袭。而胡塞武装也毫不示弱,同期对以色列境内目标和红海美军航母发动了78次导弹和无人机攻击。

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对抗中,胡塞武装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持续作战能力和战术创新。一个长期受国际制裁的武装组织,为何能够与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周旋数月而不落下风?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武器来源的多元化是胡塞武装维持战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英国广播公司4月19日的报道披露,阿富汗塔利班在掌权后获得的约100万件美制武器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出售或走私渠道流入了胡塞武装手中。这些原本由美国提供给阿富汗政府军的装备,如今却成为对抗美军自己的利器,堪称历史的一大讽刺。

此外,胡塞武装还通过伊朗等国的支持,建立了一套"低成本、高威慑"的战术体系。他们使用的自杀式无人机造价仅5000美元,却能迫使美军发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拦截导弹,成本差距高达200倍。这种"蚂蚁啃大象"的消耗战策略,正在给美军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战略困境。

胡塞武装的电子战能力同样不容小觑。在近期战斗中,他们多次成功干扰美军舰队的GPS导航系统,导致依赖卫星定位的美军武器效能大减。分析认为,这种技术能力很可能来自俄罗斯和伊朗的支持,表明这场局部冲突背后实际上存在着大国博弈的影子。

来源:历史追溯199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