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六届中国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定于2025年9月25日—28日在沈阳市举办。本届辽洽会以“新时代东北振兴 新征程合作共赢”为主题,辽宁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派出《2025你好-辽洽会》特别报道组,带您一起逛展会,一起感受辽宁的“新质 新势 新篇”!
第六届中国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定于2025年9月25日—28日在沈阳市举办。本届辽洽会以“新时代东北振兴 新征程合作共赢”为主题,辽宁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派出《2025你好-辽洽会》特别报道组,带您一起逛展会,一起感受辽宁的“新质 新势 新篇”!
朝阳,交通便利、四方通达。地处辽冀蒙三省交界,是联接京津冀与东北地区的关键节点,行政区划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9.8万人。境内高速公路里程全省第二,空中航线直达天津、上海,距锦州港、葫芦岛港仅100公里。京沈高铁全线贯通,使朝阳成为东北率先成为“县县通高铁”的城市,成功跻身北京、沈阳“1.5小时经济圈”。
朝阳,文脉绵延、历史厚重。牛河梁红山文化,把中华文明史从3500年提前到5000年。这里有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只鸟起飞、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已建成世界唯一在原位建设的遗址性国家级鸟化石地质公园。世界唯一的“五世同体”的东北第一塔——朝阳北塔巍然屹立。
朝阳,资源富集、产业完备。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有益矿产53种,矿产地830多处,锰保有资源储量居全省首位。这里光照资源丰富,风能年利用小时数约2800—3200小时;太阳能年利用小时数约1600小时,已被列入辽宁六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之一。全市光伏项目可开发量8700万千瓦、风电项目可开发量1000万千瓦。这里工业体系日益完备,依托7个省级开发区,已形成冶金、能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14大产业集群。这里农业发展基础雄厚,是京津冀地区最重要“菜篮子”“米袋子”。年产粮食60亿斤以上,设施农业面积66万亩,是名副其实的产粮大市、畜牧大市、蔬菜大市、杂粮之乡、百合之乡。
朝阳,钟灵毓秀、生态宜居。空气优良天数近300天,森林覆被率50%,全域通过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环境评价,是环渤海地区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
作为辽冀蒙三省交界的重要枢纽,朝阳市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3.0%,已构建起“清洁能源筑基、新兴经济突破、高端制造支撑、文旅融合赋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朝阳市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据朝阳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1至8月,全市实际到位国内资金达457.47亿元,同比增长24.1%,连续八个月增速超20%,发展势头强劲。
朝阳展区介绍
在第六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朝阳市以“朝阳花开,欢迎你来”为主题,组织62家企业、携146种展品参展,通过特色展区与创新设计,全方位展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显著成效,尽显城市发展活力。
朝阳展区紧扣“新质赋能 振兴突破”主题,在辽宁创新馆设置五大板块,二楼振兴成果展厅还以“古韵新能”专题展,展示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成果。展区采用开放式通透造型,以“朝阳粉”“AI紫”为主色调,点缀“生态绿”,吊顶融入“第一朵花”造型透光装置,并嵌入红山文化、化石文化元素,让观众在移步换景间感受朝阳“历史底蕴+现代发展”的双重魅力。
五大板块各具特色、成果丰硕。“清洁能源区”以“实物+沙盘”形式,展示风机发电模型、储能电池等展品,呈现清洁能源全链条产业体系,彰显朝阳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跨越;“历史文化名城区”带来玉猪龙、红山文化女神像等文物,搭配文创产品与金步摇服饰真人展演,生动展现红山文化、化石文化的独特魅力;“朝阳智造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产业,燃料电池半挂牵引车、无人机、特种机器人、海绵钛制品等展品,凸显“朝阳智造”的高端化与智能化水平;“商文旅融合发展消费体验区”通过慕容街景区模型、龙舟模型,结合剪纸、皮影现场展演与百合造景,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传递商文旅融合新魅力;“现代农业强市区”以“优质农特产品+加工成果”为核心,展示肉羊模型、蜂蜜、小米等产品,全方位呈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彰显朝阳作为“京津冀菜篮子”“米袋子”的坚实实力。
当下的朝阳,区位优势凸显、产业体系完善、发展潜力巨大。朝阳市诚邀各界企业家走进朝阳、了解朝阳、投资朝阳,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质的环境、更加务实的服务,与各方共享发展机遇,携手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决胜之战,共创美好未来!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