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也需“断舍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08:51 1

摘要:前阵子感觉脑子特别“卡”。上班盯着电脑,文档里的字就在眼前,脑子却飘去没回的工作群,总怕漏消息。下班刚进门,手机就响,不是客户改方案,就是朋友约饭,推都推不掉。周末想睡个懒觉,还得爬起来赶稿子。身边总围着人,可深夜刷手机时,心里空落落的,像揣了个漏风的口袋。

转自:新安晚报

前阵子感觉脑子特别“卡”。上班盯着电脑,文档里的字就在眼前,脑子却飘去没回的工作群,总怕漏消息。下班刚进门,手机就响,不是客户改方案,就是朋友约饭,推都推不掉。周末想睡个懒觉,还得爬起来赶稿子。身边总围着人,可深夜刷手机时,心里空落落的,像揣了个漏风的口袋。

上周收拾旧箱子,翻出大学日记本。纸页黄了边,边角卷着,字歪歪扭扭:“周六去西湖晒太阳,把《小王子》看完,给妈妈打电话说这周的事。”看着看着我愣了,不知从啥时候起,日子全是“必须做”“应该办”,那些“我想干”的小事,早被挤得没影了。就像手机存满没看的短视频、没听的播客,储存时说“有空再看”,最后不过占内存,让手机变卡,我这脑子,也差不多“卡机”了。

真正试着给大脑“清内存”,是上周六独自爬北高峰。出门前把手机设置静音塞进口袋深处,只揣瓶水就上了山。刚开始总摸口袋,怕错过消息,可走着走着,风裹着松针香扑过来,耳边只剩鸟叫和脚步声,心思慢慢沉了。见路边小雏菊盛开,蹲下来瞅瞅,花瓣沾着露水。遇到小溪流,伸手摸摸,凉水浇灭心里的烦躁。到山顶远望,忽然觉得之前纠结的“客户满不满意”“朋友生没生气”,都像风似的散了,根本没那么重要。

后来我立了个规矩:每天睡前十分钟,拿纸记下烦心事,再用红笔划掉“没用的”。比如“开会同事没接话”,划掉,人家可能没反应过来,不是针对我。“稿子没写好”,不划掉,补句“明天再改两版”。划着划着发现,好多焦虑是自己“瞎琢磨”。把“暂时没做好”当成“永远做不好”,把“别人一句话”当成对自己的评判。这跟清电脑一样,不是删光文件,是分清“有用的”和“占地方的”,留下实在的,扔掉没用的,脑子才轻快。

前几天朋友诉苦,说后悔没选师范专业。“要是听我妈的,现在早评职称了,不用天天加班。”我想起一句话:“遗憾像旧手机照片,存着占内存,删了舍不得,翻出来也没用,只会添堵。”我们总攥着过去的“要是”,却忘了眼下每分每秒都在成未来的“过去”。给大脑清内存,不是抹掉过去,是学会说“算了”。遗憾像手上的疤,留着提醒“下次小心”,别总盯着疤疼,忘了手还能做事、抓新东西。

现在每个周末,我留两小时“空白时间”。不看手机,不列计划,就坐在阳台藤椅上晒太阳、翻闲书,或干脆发呆。刚开始觉得“浪费时间”,心里慌,可慢慢发现,这段“没用”的时光,让我心里越来越亮。大脑不被杂事填满,才听见自己的想法。

说到底,给大脑“清内存”不是做减法,是捡东西,捡回被忽略的自己,捡回实在的日子。生活从不是让我们把所有事扛肩上,而是要在乱麻里抽出自己的线。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