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歼-20和歼-35迟早会被淘汰”——美国军事专家最近抛出这样的论断。 随着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提速,全球空军装备格局正在悄然酝酿一场革命性变化。
歼-20S双座战斗机指挥无人机群模拟突防航母战斗群,作战效能提升3倍以上——这一场景正在重新定义未来空战模式。
“歼-20和歼-35迟早会被淘汰”——美国军事专家最近抛出这样的论断。 随着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提速,全球空军装备格局正在悄然酝酿一场革命性变化。
中国航空工业并没有坐以待毙。歼-20系列不断升级改进,歼-20S双座型、歼-20A改进型相继亮相,同时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也在加速推进。
五代机命运:技术迭代的必然趋势
美国空军前副参谋长克林特·希纳克指出,第六代战机将整合人工智能、无人系统、高超音速武器等尖端技术。 这意味着不仅中国的歼-20和歼-35,连美国的F-22和F-35同样面临更新换代的压力。
兰德公司分析师德里克·格罗斯曼则认为歼-20存在明显短板:“隐身设计和发动机技术跟美国比还有差距”。 这种观点代表了西方对中国五代机技术的普遍质疑。
但事实上,歼-20的改进从未停止。换装国产WS-15发动机后,其性能比早期的俄制AL-31强不少,超音速巡航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六代机竞争:全球军备竞赛开启
多国已掀起六代机研发浪潮。美国正在推进“下一代空中优势计划”(NGAD),预计2030年代投入使用;欧洲有“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和“未来作战航空系统”(FCAS)。
中国也在积极行动。2024年12月,中国第六代战斗机原型机完成首飞,2025年4月,成飞集团宣布第六代战斗机原型机完成首次超音速巡航测试,飞行速度达到2.8马赫并搭载人工智能空战系统。
第六代机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超音速巡航能力、全向隐身性能和超远作战半径上。相较于五代机,新一代战机必须在载弹量、隐身效能与航程上实现质的飞跃。
歼-20转型:从“隐身刺客”到“全能战士”
歼-20并未坐等淘汰,而是积极进行角色转型。随着六代机承担空战核心任务,歼-20正开启“野兽模式”——放弃部分隐身性能,挂载多达14枚导弹,化身“空中武库机”。
双座型歼-20S的实战部署揭开转型序幕。后座操作员可同时指挥6架攻击-11无人机,形成600公里作战半径的“忠诚僚机”体系。在2024年珠海航展演示中,1架歼-20S引导无人机群成功模拟突防航母战斗群,使单机作战效能提升3倍以上。
军事专家张学峰比喻道:“歼-20S后座飞行员相当于足球比赛中场10号球员,既可以自己‘得分’,也可以指挥编队作战”。这种能力在未来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中至关重要。
技术跨越:六代机的革命性特征
第六代战斗机被称为“飞行的超级计算机”,具备在一秒钟内处理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数据量的能力。 这些信息将通过卫星数据链与陆海空作战单元实时共享,由AI中枢辅助完成战术决策。
第六代机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六超”:超扁平外形;超声速巡航;超常规机动;超远程打击;超维度物联;超域界控制。
人工智能技术是第六代战机的标志性技术,融入航电、飞控等基础电子信息系统,基于智能算法等技术大量应用于信号情报综合处理、辅助决策和自动控制环节。
空战革命:有人与无机的协同作战
未来空战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歼-20S作为世界上第一款双座第五代战机,如果它确实具备指挥无人僚机的能力,那么它可以让我国在空中有人-无人协同作战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智库CSIS评估认为,这种有人/无人协同体系将延续至2040年。 这意味着即使第六代战斗机投入使用,五代机仍能通过升级改造在新型作战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忠诚僚机”可执行困难且危险的任务,如在敌方防空系统尚具作战能力时的前出侦察任务,识别并摧毁敌方的防空系统。 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忠诚僚机”,如美国的XQ-58A“女武神”和俄罗斯的S-70“猎人-B”。
时间节点:更新换代并非一蹴而就
尽管六代机研发进展迅速,但歼-20和歼-35在可预见的未来仍是中国空军的核心力量。 六代机最快也要到2030年以后才能大规模服役。
歼-20是2017年服役的,到现在才用了几年;歼-35刚亮相,还没正式大规模装备。 这意味着至少未来10到15年,歼-20和歼-35还是中国空军的主力。
成本因素也是重要考量。相比单架造价1.5亿美元的六代机原型机,量产型歼-20B成本控制在8000万美元,更适合执行日常战备巡逻。 美国NGAD战斗机项目就因为成本暴涨陷入困境,预计单价可能接近3亿美元,成为史上最贵战斗机。
国际视角:全球六代机研发格局
各国对六代机的研发理念和构想各不相同。 美国空军的“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项目和海军的F/A-XX项目正在推进,但都面临技术和资金挑战。
俄罗斯米格航空器集团和苏霍伊公司联合开发第六代战斗航空系统,性能指标包括超强隐身能力和电子战能力,可拦截和发射高超音速导弹。
英国、意大利和日本联手推进六代隐形战斗机“暴风”项目,力争2035年实现首飞;法国、德国、西班牙三国主导的“未来空战系统”则计划于2040年完成部署。
美国NGAD项目陷入成本暴涨的困境,预计单价可能接近3亿美元,成为史上最贵战斗机。 与此同时,歼-20B成本控制在8000万美元,展现出显著的成本效益优势。
未来十年,歼-20系列不会退出舞台,而是与六代机构建“高低搭配”的组合模式。 即使第六代战机在2030年代初服役,歼-20通过技术升级和角色调整,仍将继续守护中国的蓝天。
来源:三金武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