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十四岁入宫,被唐太宗李世民册封为五品才人。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后被唐高宗李治接入宫中,封为昭仪,后成为皇后。李治去世后,武则天逐渐掌握朝政大权,最终于公元690年称帝,建立武周政权。现在我介绍她的几个恩人。
武则天成为女皇的几个恩人。
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十四岁入宫,被唐太宗李世民册封为五品才人。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后被唐高宗李治接入宫中,封为昭仪,后成为皇后。李治去世后,武则天逐渐掌握朝政大权,最终于公元690年称帝,建立武周政权。现在我介绍她的几个恩人。
1.袁天罡:我们看过《西游记》的读者一定记得袁守诚先生。袁先生在历史记载中并不详尽,多存在于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里。在《西游记》中,他是能知前后、善断阴阳的算命先生,因准确算出泾河龙王降雨的时辰和点数,与泾河龙王打赌,致使龙王触犯天条被斩。而他的侄子袁天罡却是一个人物。
袁天罡是唐代著名的道士、相术大师,在相面、风水、预测等方面造诣很深,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等作品,其为武则天看相并预言她将成为天下之主的故事流传甚广。但他也是武则天的恩人。
据《新唐书·袁天罡传》记载,袁天罡曾为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看相,杨氏先让袁天罡为其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看相,袁天罡说他们能官至三品,但不是大贵之人。接着杨氏又让乳母抱出穿着男孩衣服的武则天,袁天罡看后大惊说:“此郎君子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也!”又转视其步与目,说:“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
此后其父母对武则天精心抚养,刻意栽培。并向成年后的武则天转述袁天罡的话,使武则天能不惧艰辛,终身奋斗。
2.李淳风:李世民得知武则天称帝的预言。贞观年间,李世民得到一本秘谶,上面写有“唐三代后,有女武代王”的预言,说唐朝三代之后,会有武姓女子取代李家成为皇帝。这让李世民深为不安。
太史令李淳风多次在白天观测到太白星出现,根据星象学说,太白昼现意味着“女主昌”。李淳风将此事报告给李世民,进一步印证了预言。
李世民得知预言后,曾秘密召见李淳风询问。李淳风表示书中预测的征兆已生成,武姓女子就在皇宫中,四十年后将成为帝国统治者,李家子孙会被诛杀很多。李世民虽想找出此人斩杀,但李淳风以天命不可违为由劝阻,称若现在寻找并杀害此女,还会出现其他人篡夺李唐江山,留着她比杀了她更有利。
3.李君羡: 李君羡是唐朝开国将领,玄武门之变中跟随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贞观年间,因“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谶言,李君羡因小名“五娘”,官职中有“武”字等巧合,被李世民猜忌,最终被诛杀。
武则天称帝后,李君羡的家属向朝廷申诉,武则天为其平反,追复其官爵,以礼改葬。但当时是替罪羔羊,也让武则天逃过一劫。
4.王皇后:李治的王皇后召武则天入宫主要有以下原因:①打击萧淑妃:当时王皇后不受李治宠爱,而萧淑妃深得李治欢心,王皇后希望借武则天入宫来分散李治对萧淑妃的宠爱,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
②认为易控制:王皇后觉得武则天出身低微,又曾是唐太宗的才人,入宫后应该会对自己感恩戴德,便于控制,可将其作为自己对付萧淑妃的棋子。
王皇后未曾料到,武则天入宫后迅速在宫廷斗争中崛起,不仅扳倒了萧淑妃,最终也将她自己拉下马,武则天逐渐掌握了宫廷的实际权力。
来源:灾难拍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