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情·富蕴行”系列报道|高汉山:一片赤诚洒额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1 07:27 1

摘要:开栏语:对口援疆,是跨越山海的深情牵手;共筑梦想,是同心同行的责任担当。近年来,一批批援疆干部人才扎根富蕴,带着使命与热忱,在教育讲台播撒知识火种、在卫生一线守护群众健康,在项目现场推动发展提速……从课堂里的谆谆教诲到病房中的贴心守护,从蓝图上的规划设计到工地

开栏语:对口援疆,是跨越山海的深情牵手;共筑梦想,是同心同行的责任担当。近年来,一批批援疆干部人才扎根富蕴,带着使命与热忱,在教育讲台播撒知识火种、在卫生一线守护群众健康,在项目现场推动发展提速……从课堂里的谆谆教诲到病房中的贴心守护,从蓝图上的规划设计到工地上的实干攻坚,援疆力量正为富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援疆情·富蕴行”系列报道将通过讲述援疆故事、展现援疆成效,见证两地同心绘就的美好画卷。今日发布《高汉山:一片赤诚洒额河》。

跨越松花江与额尔齐斯河的距离,佳木斯市水利局援疆高级工程师高汉山来到了富蕴县。

他以“荒山”变“绿洲”的决心,用用“接地气、贴民心”的行动架起两地连心桥,让佳木斯援疆的“暖流”,浸润着富蕴县各族群众的心田。

“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儿里去。”这是高汉山援疆以来时刻坚守的信念,更是佳木斯援疆干部“为民服务”初心的生动体现。

2023年,他已年过半百。此时,听说援疆岗位中尚缺水利专家,他主动请缨。

抵达富蕴后,他了解到,有一处重要的水利工程正在建设,迫切需要专家进驻担任业主代表。他二话不说,背起行囊,奔赴工地。

车辆在公路上疾驰,车轮扬起的沙尘在道路两侧弥漫,城市的喧嚣逐渐被甩在身后,骄阳下的戈壁滩显得广袤无垠。

两个多小时后,车辆拐上一条无名公路——眼前是大块的山石与红柳,不远处是正在作业的挖掘机、工程车辆等大型机械设备。

从上岗的那一天开始,高汉山就在以精益求进的专业技能,践行“治水兴疆”。

当工程进度受阻时,他彻夜挑灯,与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一同研究,攻克了斜坡面地基技术修复的问题、解决了高大直立混凝土面无法用棉毯覆盖养护的问题……工地现场的工作人员亲切的称他为“水利智多星”。

一个又一个难题迎刃而解,让施工队伍信心大振。

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常向他请教专业问题,从施工标准到施工质量、从山体坡度到养护技术……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高汉山始终带着佳木斯人特有的热情与耐心,一边细致询问工作进展细节,一边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提出工作建议。

哪怕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他脸上始终挂着亲切的笑容,用专业与真诚,让佳木斯援疆的温暖直抵人心。

每一次工程进度的背后,都有他的心血,更是佳木斯援疆实力的有力见证。

在大家的眼里,高汉山不仅是保障水利工程质量的专家,更像“远道而来的大哥”。

他珍惜这里的每一滴水,洗完脸之后的水,他从来都不会立刻倒掉,而是用来继续洗手;他珍惜这里的每一份物资,穿久的胶鞋早已开胶,他依旧舍不得丢弃,而是买来胶水粘黏修补。

这份来自佳木斯的朴素与真诚,让每一位认识他的富蕴人都倍感温暖。

4600公里(佳木斯市至富蕴县的直线距离),变的是地域,不变的是佳木斯援疆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从佳木斯市水利局的办公桌前到富蕴县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换的是场景,坚守的是“为边疆群众谋健康”的初心。

高汉山用源自松花江畔的工作经验化解万千问题,用真诚的关怀连接两地民心,在援疆路上书写着“水润富蕴”的的故事,更让佳木斯援疆的暖流,持续温暖着额尔齐斯河畔的每一颗心。

(文/岳靓 傅轩)

来源:You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