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迎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金秋消费季正式启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00:00 1

摘要:9月23日是农历秋分,也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将开展58项重点活动,其中全国主场活动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举办。

中国网9月23日讯 9月23日是农历秋分,也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将开展58项重点活动,其中全国主场活动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举办。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办好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特殊意义。

大国粮仓根基更稳 “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我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如今,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500公斤,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有着充分保障,老百姓的餐桌也越来越丰富。

今年夏粮生产克服了局部较重的旱情、洪涝等影响,实现了稳产丰收,是仅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产年。早稻的总产和单产都有所提升,亩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产量570.3亿斤,比2024年增加6.8亿斤。目前秋粮长势总体正常,为夺取全年的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如今,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有农业科研院校800多家、科研人员12万多人,40多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一年四季活跃在一线。当前,我国已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惠农政策显成效 “农文旅”融合激活消费新活力

农产品不仅要种出来,还要卖出去,而且要卖得好、效益高。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活动,金秋消费季已持续举办多年,据不完全统计,已累计销售农产品超1300亿元。今年的金秋消费季活动从9月持续到11月,发起单位新增加了文化和旅游部,旨在以农文旅融合为纽带,进一步打通优质农产品上行与市民下乡双向流动,让消费更多延伸至“赏、玩、学、创”,让乡村人气能够“聚”起来,消费市场“热”起来。

“十四五”以来,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先后出台,广大农民群体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1下降到2.34:1。为稳住农民种粮的基本收益,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持续稳定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早籼稻最低收购价连续5年提高,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全国全面覆盖。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有力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农业农村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过200万家,家庭农场近400万个;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国现有110多万个经营性服务主体,去年服务面积超过了22.9亿亩次。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达到18万亿元左右,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9000亿元左右。

雷刘功表示,丰收节是展示“三农”向好的大平台,今年丰收节,将继续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做法成效展示出来,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成就成绩呈现出来,激励农民群众和全社会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科技助农 智慧农业与电商直播两大赛事首次亮相

今年丰收节将促消费作为重头戏,持续组织开展金秋消费季活动,并开展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消费促进、“数商兴农庆丰收”、土特产集中推介等系列活动,组织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电商平台等推出一批促消费措施。

全国主场活动在山东烟台市招远市大户陈家村举办,以文艺汇演形式开展城乡群众庆祝丰收联欢活动,并展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暨山东省乡村振兴片区成就等5项成果,农业机器人、“无人农场”农机装备将现场作业演示,金融机构代表采取线上和线下方式,发布“金融助农”产品。

此外,将启动首届全国智慧农业创新大赛,组织开展首届乡村振兴电商直播大赛总决赛,邀请全国头部主播走进丰收节全国主场,开展直播助农活动。举办乡村大集,展示展销全国农业精品农产品以及山东优特农品。开展乡村美食汇活动,组织鲁菜烹饪大师、乡村美食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经典鲁菜、传统特色美食。

主场活动之外,还将宣传惠农政策和展示发展成果,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社会力量老区行等10项重点活动;以农民为主体,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型义诊活动周、金秋消费季、农家美食汇、中国农民歌会等36项助农惠农服务活动。(吴晨笛)

编审:魏婧 王月博

来源:中国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