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日至9月21日,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杂技家协会承办的第七届深圳魔术季之第十二届“金魔童”深圳少年魔术交流活动在深圳市妇儿大厦妇儿剧院和共生演艺新空间举行。
9月20日至9月21日,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杂技家协会承办的第七届深圳魔术季之第十二届“金魔童”深圳少年魔术交流活动在深圳市妇儿大厦妇儿剧院和共生演艺新空间举行。
本届交流活动采用“竞演舞台”与“魔法课堂”双轨并进模式,通过4大专场带领热爱魔术艺术的少年儿童开启一段奇幻的启蒙之旅,为热爱魔术艺术的少年儿童打造了一个集竞技、学习、体验于一体的奇幻平台,不仅激发了艺术创造力,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种子。
窥秘古老戏法,开启魔法之门
9月20日,中国杂技金菊奖最佳教师奖获得者、国际魔术师协会梅林奖最佳教师奖获得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戏法》《马氏古彩戏法(落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郭玉文为孩子们开讲《中国戏法》,以其深厚的艺术积淀与幽默的叙事系统梳理中国戏法的千年传承脉络和流派、分类等,告诉孩子们何为“丹、剑、豆、环”,何为“中国戏法”,以及每个动作背后蕴藏的古人智慧。在讲座中,从中国古彩戏法的千年智慧到西方现代魔术的奇思妙想,郭玉文引导孩子们感受中国戏法的现状与未来。其生动的讲解和现场展示让孩子们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和知识点,他们连连惊叹于中国魔术文化艺术的源远流长、方寸之间的无穷魅力。
9月21日,广东省杂技家协会理事张得恩以《开启魔术之门》为题,阐述魔术作为融合精密思维、精妙手法与独到匠心的艺术本质,揭晓了多个“眼见不为实”的终极奥秘,带领孩子们了解魔术背后所蕴含的心理学、物理学及表演艺术的极致融合,并教授大家如何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通过亲子协作和创意方式创造惊喜。该讲座不仅是一次关于魔法的揭秘,更是一次思维的启迪,在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创造力的同时,引领他们步入一个虚实交织的奇幻世界,学习用智慧和创意编织奇迹。
奇幻擂台搭就,未来之星启航
9月20日,儿童组(6-12岁)、少年组(13-18岁)近景魔术终评激烈展开,来自全国的13个入围作品在方寸之间演绎童心、想象力与精湛技艺。少年组别的作品尤其让人惊艳。其中,北京选手刘敏璋表演的《咖啡师》以魔术之手调和惊奇醇香,让咖啡氤氲出不可思议的幻梦;深圳选手卢景轩表演《纸牌奇迹》,纸牌如蝶纷飞又倏然归序,少年沉稳的气度与精准的手法彰显青春活力;中国香港选手夏英泽呈现的《经典杯球》变换出逻辑之美,展现灵动与智慧的交融……少年们在属于自己的魔力主场以指尖构筑奇幻视界、用创意重塑现实法则,并在面对面的竞技交锋中获得进步和成长。
9月21日,舞台魔术评选(儿童组+少年组)活动开启,来自全国的15个入围作品以舞台为画卷,以魔力为笔墨,呈现一幕幕充满戏剧张力与视觉震撼的魔法场景。其中,来自北京的选手郭炫辰表演的《幻鸽魅影》在掌心诞生了呼吸的温度,江苏南通的徐卫希表演的《步步生莲》让人领略惊艳华丽的“伞花秘术”,广州选手林怀欣表演的《花的世界》呈现时间缝隙里万紫千红的春天……少年们的梦想、创意与勇气在舞台上尽情绽放,赢得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经过层层选拔和激烈角逐,由郭玉文、辛亚飞、丁洋、张国洲、郭明等国内魔力“大拿”组成的评审团的认真、专业评审,最终, 江苏南通徐卫希的《步步生莲》斩获舞台部门儿童组冠军、中国香港陈梓昕的《高冷》获得舞台部门少年组冠军;山东济南张嘉雯的《巧克力奇遇记》摘得近景部门儿童组冠军、江苏南通凌雨泽的《Ten card miracle》获得近景部门少年组冠军。
作为第七届深圳魔术季的重要子项之一,圆满举办的第十二届“金魔童”深圳少年魔术交流活动再度成功构建了一个专业、开放、充满魔力的交流和展示平台,让每位参与的少年儿童在精彩课堂和表演实践中尽情探索魔法艺术的无穷之境、无限可能。这不仅是一次技艺的切磋与展示,更是一场跨越湾区的文化对话与情感共鸣,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交流注入了崭新的魔法能量,更让人们欣喜地看到,无数潜质新星于此崭露头角、闪耀光芒。
来源:读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