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604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王阿姨今年55岁,体检查出胆固醇偏高,医生建议她服用阿托伐他汀,说可以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起初,她按时服药,没觉得什么异常。但用了两个多月后,她发现自己总是犯困、记忆力变差,还常常觉得肚子胀、没胃口。一开始她以为是年纪大了,直到在社区医院复查时,医生提醒她:这些症状,很可能和阿托伐他汀有关。
很多人听说阿托伐他汀,第一反应是“那不是降血脂的神药吗?”但其实,这种药虽然好用,却也不是“吃了就万无一失”。它带来的副作用,有时比你想象的更多。
说白了,阿托伐他汀是一种他汀类降脂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从而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坏胆固醇”)。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他汀类药物是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有效降低心梗、中风的发生率。
也就是说,医生推荐你吃阿托伐他汀,不是乱来的,确实有明确的医学依据。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吃了都不会出问题。
很多人知道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肌肉酸痛、无力,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但你可能不知道,它还有一些很容易被忽视的“隐形副作用”。
1. 肝功能异常
阿托伐他汀在肝脏代谢,如果肝功能不好,药物可能会堆积,反过来损伤肝细胞。
有研究显示,约1%—3%的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转氨酶升高,严重的甚至出现黄疸、肝炎。
所以,服药期间,医生通常会定期安排肝功能检查,不是多此一举,而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
2. 消化系统不适
不少人像王阿姨一样,服药后会觉得胃口变差、腹胀、恶心。这是因为药物对胃肠黏膜有一定刺激性,尤其是空腹服用时更明显。
因此,医生一般建议随餐或饭后服用,可以减轻这些不适。
3.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变差
听起来匪夷所思吧?但确实有部分患者反馈,在使用阿托伐他汀期间,出现短时记忆下降、反应迟缓等症状。
虽然这类反应的发生率不高,机制也尚不明确,但美国FDA早在2012年就曾提醒:他汀类药物可能影响部分人群的认知功能。
好在,一旦停药或调整剂量,症状大多可逆。
4. 血糖升高
对于已经有糖尿病风险的人,长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可能会进一步升高空腹血糖水平。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发表一项大规模随访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略有上升有关。这并非说他汀一定导致糖尿病,但确实要引起重视。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用阿托伐他汀,尤其以下几类人群,在服药前务必咨询医生:
严重肝功能异常者:可能加重肝损伤;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药物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
有他汀过敏史的人: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年龄超过75岁以上的老年人:需权衡风险与收益。
此外,如果你已经在服用其他可能影响肝脏或肌肉的药物,比如红霉素、环孢素、抗真菌药等,也要特别小心与阿托伐他汀的相互作用。
阿托伐他汀确实是目前临床上降脂效果非常明确的药物之一,对于很多高危人群来说,是保命的“守门员”。但再好的药,也有副作用。
真正安全的用药,不是盲目信任,也不是谈药色变,而是了解它、尊重它、监测它。
如果你或家人正在服用阿托伐他汀,不妨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看一看——懂得越多,用药越安心。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2] FDA药品安全通讯. “Statin Drug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2012.
来源:黄中医科普讲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