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台海这事儿,总让人觉得像锅里煮着热油,一点火星子就能溅起来。2025年2月17日那天,央视播了个采访,东部战区空军一个飞行员在巡航任务中接了连线,直截了当说出了心里话:执行这些飞行,总觉得离地面近了些,很想落到地上,去看看平时守护的地方,在我们心中,台湾和
说起台海这事儿,总让人觉得像锅里煮着热油,一点火星子就能溅起来。2025年2月17日那天,央视播了个采访,东部战区空军一个飞行员在巡航任务中接了连线,直截了当说出了心里话:执行这些飞行,总觉得离地面近了些,很想落到地上,去看看平时守护的地方,在我们心中,台湾和我们一直都在一起。这话听着简单,可搁在当下台海的氛围里,就跟扔了颗石子进水面,涟漪一圈圈往外扩。不是空谈大道理,而是实打实的信号,一线部队的备战状态,已经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随时能动起来的那种准备。大家都知道,解放军这些年对台巡航越来越常态化,从2024年全年3074架次,到2025年开年就没停过,这采访一出,更像是在告诉所有人,我们不光有能力守护,还准备好了落地那一步。
先捋捋背景吧。台海问题从来不是新鲜事儿,但2025年这局面,确实比前几年紧绷。赖清德上台后,岛内“台独”势力动作频频,美国那边也老爱插一杠子,卖武器、派军舰过海峡,搞得像自家后院似的。解放军东部战区作为对台主责区,自然得扛起大旗。从2024年底开始,战区就调整了部署,空军巡航从原来的间歇式变成天天有,架次从几十到上百,覆盖台湾全岛周边。2月16日,加拿大“渥太华”号护卫舰刚过台湾海峡,战区就组织海空兵力全程跟踪,新闻发言人李熹海军大校直接点名,说这是蓄意滋扰,破坏台海稳定,我们坚决反制。这不是摆姿态,实际行动上,舰艇雷达锁定,飞机贴近监视,外部势力想搅局,得掂量掂量。
采访这个飞行员,正好赶上2月17日的巡航任务。那天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出动歼-16编队,从福建沿海基地起飞,绕台湾东部外海飞行两小时多。飞行员在机舱里接央视连线,背景是引擎嗡鸣和海风呼啸,他没绕弯子,就那么直白表达。央视视频里,这段话成了焦点,迅速在网上传开。为什么这表态这么有分量?因为它不是高层表态,而是从一线传出来的声音。飞行员们天天在天上转,贴着所谓“海峡中线”飞,雷达屏上岛屿轮廓清清楚楚,他们守护的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土地。这话一出口,就等于把巡航的本质点透了:我们不是来挑事儿,而是来维护统一的,台湾从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落地那天不是威胁,是回归。
搁在更大的格局看,这采访来得太及时。2025年2月,外部势力动作不断。加拿大舰过海峡后,澳大利亚也跟进,9月6日加澳联合过航,战区又一次全程监视。美军那边,印太司令部从7月10日到8月8日搞“太平洋坚定力量-2025”军演,300多架战机、1.2万多人,在夏威夷、关岛、日本转悠,明着针对台海。解放军没闲着,2月27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直接回应菲律宾的抱怨,说美菲军机危险逼近是我们反制的正当措施。飞行员这番话,就像是对这些小动作的回应:你们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但我们有底气,有准备,随时能从天上落到地上。
岛内民众天天听“台独”那套,压力山大,经济民生都受影响。大陆这边,巡航不光是军演,还是在提醒大家,统一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能看到的行动。飞行员说“很想落到地上看看”,这不就是普通人想回家看看的心态吗?搁谁身上,都一样。解放军这些年训练强度上去了,2024年“联合利剑-2024B”演习,飞机从台湾北部、南部、东部多向逼近,导弹模拟发射,陆海空火箭军全联动。2025年4月1日至2日,又来场“环台军事演练”,马祖及台湾本岛周边,海域舰机密集,陆军两栖部队登陆模拟,火箭军火力覆盖。这不是瞎练,而是实打实的投送能力提升,随时降落台湾的准备,已经从纸面落到实操。
这表态对国际社会是个什么信号?美国老爱拿台湾当棋子,特朗普时代就卖军售,拜登接着干,2025年还自称告诉以色列“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搁台海也想这么玩?专家分析,解放军巡航就是在释放信号:评估策略得谨慎点,轻举妄动后果自负。2月采访后,战区巡航频率没降,3月编队出动监视下方渔船,4月“海峡雷霆-2025A”演练,空中掩护导弹射击,海面水柱冲天。5月国防部记者会,发言人展示图表,标明年内架次分布,东部战区占比过半。这些行动,一方面威慑外部,另一方面在岛内制造心理预期,长远看,为和平统一铺路。
别光说大陆这边,岛内反应也值得琢磨。台湾防务部门天天报PLA飞机扰台,5月15日说29架次,26架越中线,但他们自己也搞防卫演习,第三天测试反登陆。赖清德在高阶国安会议后,介绍17项策略应对五大威胁,包括统战和军力。可话说回来,这些巡航常态化后,岛内有些声音开始反思:大陆的善意在哪儿?飞行员采访一出,不少台湾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讨论,说这比军舰过海温和多了,是在用行动说“我们是一家人”。当然,“台独”势力不会服软,但这种心理预期,会慢慢积累,促成两岸沟通机制。只有互信起来,避免误判,台海才能稳。
从军事角度看,一线部队的准备有多扎实?东部战区空军从2015年柴明那种老飞行员开始,累计飞行时长上千小时,2025年突破2000。歼-16升级电子系统,数据链连舰机,响应时间分钟级。夜间巡航、海上低飞、无人机协同,全覆盖。外部舰过航增多,9月12日美英舰艇行动,部队出动跟踪,雷达锁定目标。9月18日当前,巡航还在继续,架次稳定。这些不是炫技,而是自信的表现:一旦有挑衅,我们有能力迅速反应。
台海统一是历史大势,但过程得稳扎稳打。飞行员这表态,预感到了什么?就是那种从空中到地面的转变感。一线部队已做好随时降落的准备,不是空话,而是通过巡航、演练堆出来的底气。外部势力想干预,得想想自己的实力,美国军演再大,也挡不住我们家门口的决心。岛内民众也该想想,和平统一才是出路,通过协商对话,维护地区稳定发展。
长远看,台海复杂多变,风吹草动牵动神经。中国彰显战略自信,通过智慧勇气,找共赢路。飞行员的话,提醒所有人,主权不容侵犯,和平统一是最佳路径。预感到了什么?就是那种蓄势待发的感觉,一线部队的准备,已让统一从愿景变现实。
来源:笙箫尽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