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传捷报:泰它西普亮相世界移植大会,AMR中国方案引热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8:45 3

摘要: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是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失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移植技术进步提高了患者短期存活率,但AMR仍是影响长期预后的关键瓶颈问题[1],目前全球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依赖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非特异性手段,但疗效差异大且长期预后不佳[2,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是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失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移植技术进步提高了患者短期存活率,但AMR仍是影响长期预后的关键瓶颈问题[1],目前全球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依赖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非特异性手段,但疗效差异大且长期预后不佳[2, 3];其核心机制在于供体特异性抗体(DSA)攻击移植物血管内皮,引发炎症等反应最终导致移植物功能衰竭[4],而B细胞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增殖诱导配体(APRIL)信号通路激活下分化为浆细胞并持续产生DSA[5],因此靶向这一通路成为潜在治疗策略。新型双靶点融合蛋白泰它西普通过同时阻断BLyS和APRIL,抑制B细胞活化和浆细胞分化,已在狼疮肾炎、IgA肾病等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展现疗效,近日在AMR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

世界移植大会(WTC)由美国移植外科医师协会(ASTS)、美国移植学会(AST)和器官移植学会(TTS)联合举办,是器官移植领域的顶级盛会,也是世界各地交流器官移植前沿学术进展的重要平台。2025年WTC于2025年8月2-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举行。在这次WTC中,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中心文吉秋教授就“Telitacicept Treatment for Active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 Case Series Report”(编号:3949)进行精彩口头汇报,该研究揭示了泰它西普治疗肾移植术后AMR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基于此,“医学界”肾病频道特邀该研究专家文吉秋教授进行研究解读和点评,以飨读者。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中心文吉秋教授在WTC做口头汇报

文吉秋教授与参会专家深入交流

泰它西普抑制肾移植术后AMR患者肾功能恶化

研究方法

该回顾性分析涵盖纳入2023年6月至2025年3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泰它西普治疗的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AMR)患者。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具体见表1。

表1 研究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在用药前均接受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选用他克莫司、麦考酚钠、吗替麦考酚酯、雷公藤多苷片和环孢素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经活检确诊为aAMR的患者,接受每周两次、每次80mg的泰它西普皮下注射,具体如下。

表2 患者基础治疗方案

临床随访:

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血肌酐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关键指标的变化。


不良事件记录:详细记录并分析随访过程中发生的任何不良事件。

研究结果

1.基线特征


共纳入8例肾移植后aAMR患者,其中2例伴发IgA肾病。男女比例为1:1。6例患者持续治疗6个月,1例患者治疗1年,1例患者自2023年10月起开始接受治疗。患者基线时血肌酐水平为174.71±33.05μmol/L,尿蛋白阳性4例,阴性4例。基线特征详见表3。

表3 患者基线特征

2. 泰它西普能稳定肾移植后患者肾功能

血肌酐水平

纳入患者中有6例使用泰它西普连续治疗6个月,其中1例用药1年。随访期间,8 例患者中有7例在使用泰它西普后肾功能得以稳定。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肌酐为161.98±39.2μmol/L;治疗6个月后,为 164.92±35.53μmol/L;治疗9个月后,为 177.43±33.85μmol/L;治疗1年后,为 178.6±29.17μmol/L。血肌酐水平未出现大幅变化,相对稳定。

图1 患者血肌酐总体较稳定

表4 患者血肌酐随访情况

尿蛋白水平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方面,多数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年的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但2位患者的尿蛋白情况有所缓解。

表5 患者蛋白尿随访情况

3. 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出现水痘和带状疱疹的患者各1例,对症处理后减轻。此外,1例患者出现反复腹泻和感染,无严重感染及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图2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文吉秋教授回复参会专家所提问题

文吉秋教授谈泰它西普:

点亮肾移植术后抗AMR 征程的“启明星”

泰它西普作为一种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创新药,已在多项研究中展现出防治AMR的潜力。BLyS主要作用于细胞表面的B 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R3)、跨膜激活因子和CAML相互作用因子(TACI)以及少量B细胞成熟抗原(BCMA),促进过渡性B细胞向成熟B细胞转化,并维持成熟B细胞的存活和增殖[6]。APRIL作用于TACI和BCMA受体,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促进成熟B细胞向浆母细胞、浆细胞转化,推动浆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促进抗体的分泌[7]。通过抑制B细胞活化和分化,降低DSA-IgG水平、C4d沉积和炎性细胞浸润等过程,泰它西普能够在体内外减轻慢性AMR[8]。

临床研究显示,泰它西普联合传统方案治疗肾移植术后AMR可稳定肾功能(肌酐波动

文吉秋教授现场照

文吉秋教授学术讲演中

在我们本次的研究中,通过对8例肾移植术后AMR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得出,对于肾移植术后的患者,每周160mg泰它西普可以稳定血肌酐和尿蛋白水平,抑制肾功能恶化,为其今后在该疾病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不过,目前的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仍需开展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试验,以充分验证这些发现。随着泰它西普在这一领域的积极探索,未来有望提供更明确的循证支持临床治疗。

小结

肾移植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术后AMR却成为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大阻碍。文吉秋教授的这项回顾性研究,为泰它西普在肾移植抗AMR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依据。未来,大规模试验将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泰它西普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更多肾移植术后受AMR困扰的患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新治疗选择,并推动肾移植领域的临床治疗进展!

专家简介

文吉秋教授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研究所 临床研究/移植病理负责人、临床研究病房负责人 MayoClinic肾移植/肾脏病访问学者 中国医促会肾移植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病理学组委员 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中文论文8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等基金7项 参编中文专著9部,英文专著1部,主译1部 ClinicalTransplantation审稿专家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委 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医药科技奖等奖励2020年赴武汉火神山参加抗疫,荣立联勤保障部队三等功

参考文献

[1] Sellarés J, de Freitas D G, Mengel M,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of kidney transplant failure: the dominant role of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 and nonadherence [J]. Am J Transplant, 2012, 12(2): 388-99.

[2]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王祥慧, et al. 中国肾脏移植受者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 [J]. 器官移植, 2025, 16(1): 1-20.

[3] Wu K, Schmidt D, López Del Moral C, et al. Poor Long-Term Renal Allograft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 Irrespective of Treatment-A Single 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J]. J Clin Med, 2021, 11(1).

[4]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移植技术分会, 上海市肾脏移植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 肾移植后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防治专家共识 [J]. 中华医学杂志, 2022, 102(26): 1973-81.

[5] Matsuda Y, Watanabe T, Li X-K. Approaches for Controlling Antibody-Mediated Allograft Rejection Through Targeting B Cells [J]. Front Immunol, 2021, 12: 682334.

[6] Dörner T, Kinnman N, Tak P P. Targeting B cells in immune-mediated inflammatory diseas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iomarkers [J]. Pharmacol Ther, 2010, 125(3): 464-75.

[7] Baert L, Manfroi B, Casez O, et al. The role of APRIL - A proliferation inducing ligand - In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expectations from its targeting [J]. J Autoimmun, 2018, 95: 179-90.

[8] Liao T, Shi X, Han F, et al. Blockade of BLyS inhibits B-cell responses and antibody produc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transplant rejection [J]. J Heart Lung Transplant, 2024, 43(4): 652-62.

[9] 丁翔. 程序性活检评估激素冲击、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泰它西普治疗肾移植术后慢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疗效. 2024 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

[10] 韩健乐 等. 泰它西普联合传统方案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AMR2例病例报告. 2024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

[11] Joachim E, Parajuli S, Swanson K J, et al. Treatment of Chronic Active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 With Pulse Steroids, IVIG, With or Without Rituximab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Pneumonia [J]. Transplantation Direct, 2021, 7(1): e644.

[12] Larpparisuth N, Skulratanasak P, Premasathian N, et al. Efficacy of Bortezomib as an Adjunctive Therapy for Refractory Chronic Active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 in Kidney Transplant Patients: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J]. Transplant Proc, 2019, 51(10): 3293-6.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