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万株红薯苗背后的秘密!涉县这个村咋靠它致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8 21:04 1

摘要:家人们,在咱们身边,总有一些村子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就拿我老家来说,村里土地不少,可就是不知道该种点啥能赚钱。年轻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土地闲置着,看着真让人心疼。每次回老家,看到那大片大片的荒地,我就在想,要是能有个好项目,把这些土地利

你是否也在为家乡发展愁破头?

家人们,在咱们身边,总有一些村子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就拿我老家来说,村里土地不少,可就是不知道该种点啥能赚钱。年轻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土地闲置着,看着真让人心疼。每次回老家,看到那大片大片的荒地,我就在想,要是能有个好项目,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让村里的经济活起来,那该多好啊!相信很多朋友也和我一样,为家乡的发展操碎了心。

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在涉县关防乡郝赵村,他们就找到了一个让村子富起来的“绿色法宝”——红薯苗。

郝赵村红薯苗产业的致富之路

产业起步,荒滩变宝地

4月16日,我走进了禾下土郝赵村脱毒红薯种苗基地。刚到那儿,就看到村民们正熟练地出苗、扎捆、装车,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郝赵村党支部书记赵江海热情地接待了我,他告诉我,自4月14日开剪以来,这片占地54亩的育苗基地已经进入了采收高峰期。

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呢?为了壮大集体经济,自2019年起,郝赵村经过多方考察,结合本村的种植历史,决定发展大棚红薯种苗。他们先后投资120万元,将村里的120亩荒滩平整为耕地,这一举动,就像是为村子的发展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合作共赢,特色产业链初成

村委与邯郸市禾下土种业有限公司展开了深度合作,采取了“村集体+公司”的运营模式。村集体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公司提供红薯种苗、技术和管理服务。这种合作模式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为郝赵村的红薯苗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目前,村里共建有大棚78个,育有“禾2”和“商薯19”两个品种,形成了育苗、种植、销售、初加工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链。这就好比一辆汽车,有了完整的零部件和动力系统,才能跑得又快又稳。

技术加持,质量产量双保障

在剪苗过程中,基地运用了“智能化识别”技术,这可是个新鲜玩意儿。每位村民在剪苗前都会领取专属二维码,粘贴于捆绳上,方便客户扫码识别。同时,基地还有专门的质量追踪体系,每捆苗上都有二维码,通过扫码可追踪到剪苗的工人等信息。

禾下土公司的技术员刘连生跟我说:“公司对郝赵村红薯产业非常重视,每年育苗和出苗的关键时候,我们技术人员都会过来进行技术指导。从选种、育苗到剪苗,每个环节都会严格把关。给村民们传授先进技术,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红薯苗的质量和产量,让红薯产业能持续发展。”有了技术的保障,红薯苗的质量和产量都有了显著提高,就像给产业发展装上了一对有力的翅膀。

收入可观,村民笑开颜

赵江海书记还跟我算了一笔账,预计这片育苗基地能产出优质脱毒红薯苗超2000万株,以每株0.13元的订单价计算,将为村集体带来超26万元的年收入。而且,红薯苗采收工作刚刚开始3天,就已经剪了25个大棚了,每天都能出80万颗左右。接下来,他们还会根据市场行情再增添一些红薯品种,提高村集体收入,也为周边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剪苗高峰期,基地吸纳了80余名村民务工,人均日收入超百元。一位正在剪苗的大妈笑着对我说:“以前在家没事干,现在在这里剪苗,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还能照顾家里,真是太好了!”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一起为乡村振兴助力

家人们,郝赵村的红薯苗产业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闪耀着光芒。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把荒滩变成了宝地,让村集体富了起来,也让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其实,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勇于尝试,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就像郝赵村一样,也许你的家乡也有一片等待开发的土地,也许你身边也有一群渴望致富的村民。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郝赵村的成功经验,也许你的一个分享,就能为其他村子带来新的希望。

让我们一起期待,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有更多的村子像郝赵村一样,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来源:河北老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