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作者:费健主任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科普宣言:从医30年,既开刀也做微创,愿用最易懂的话讲最靠谱的甲状腺知识。
文章作者:费健主任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
科普宣言:从医30年,既开刀也做微创,愿用最易懂的话讲最靠谱的甲状腺知识。
正文开始:
大家好,我是费健医生。在瑞金医院普外科工作了30多年,做了上万台甲状腺手术,也帮助很多患者通过微创消融避免了开刀。最近很多朋友在体检中查出了“甲状腺结节”,心里直打鼓:“要不要手术?”“会不会癌变?”“能不能观察?”……
别急,今天我就结合相关诊治指南和临床经验,用大白话跟大家聊聊——甲状腺结节,到底该怎么对待?
一、先别慌!90%以上的结节都是良性的
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中每6-7人就有1人有甲状腺结节,女性尤其多见。但请注意:良性结节占绝大多数,恶性比例不到1%。
所以绝大多数结节根本不需要治疗,更不用急着开刀。
二、什么样的结节需要处理?
即使说是“良性”,也不代表可以完全不管。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就需要医疗干预了:
结节太大:直径超过4cm,或压迫气管、食管,引起吞咽不适、呼吸不畅、声音嘶哑等;影响外观:颈部明显隆起,尤其对形象在意的人群;超声提示可疑:哪怕穿刺是良性,但超声显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有钙化等“危险信号”;合并甲亢:结节自主分泌激素,药物控制不佳;胸骨后甲状腺肿:结节长到胸腔里,有潜在风险。三、治疗方式不止“开刀”一种!
很多人一听“手术”就害怕。其实现在治疗方式很多元:
定期观察:大多数结节只需6–12个月复查一次超声;微创消融:包括射频、微波、激光等,不留疤、恢复快,适合不愿手术的患者;¹³¹I治疗:适用于合并甲亢的自主功能性结节;传统手术:适用于明确恶性、巨大结节或有压迫症状的情况。四、特别提醒:这几类人要格外注意!
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结节发生率更高;有家族史:直系亲属中有甲状腺癌或结节病史;长期情绪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碘摄入不合理:不管是缺碘还是过量,都可能诱发结节。五、我的建议:科学对待,不恐病不拖延**
体检发现结节先别慌,找专科医生做超声评估;必要时做细针穿刺(FNAB),这是判断良恶性的“金标准”;良性结节大多只需定期观察,不是都要切;是否需要手术或消融,应结合结节特点、患者意愿和生活质量综合决定。推荐理由: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外科医生,我深知患者对“结节”的焦虑。这篇文章融合了最新指南精神和多年临床实践,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性看待甲状腺结节,科学选择诊疗方案。记住:最好的治疗,是适合自己的治疗。
如果你或家人有甲状腺方面的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通过正规渠道咨询。健康路上,我陪你一起走。
作者简介:
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事甲状腺疾病诊疗30余年,擅长开放手术与微创消融融合治疗,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全网粉丝超100万,致力做有温度、有深度的医学科普。
来源:费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