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方法:一个国际专家小组制定了该指南,重点关注成年危重症患者循环衰竭时的液体复苏量。采用 PICO 格式提出问题,并运用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方法评估证据并制定建议。
目的:欧洲重症监护医学学会(ESICM)指南提供了针对成年危重症患者早期复苏液体量的循证建议。
关键词:休克、液体治疗、容量、开放、限制、个体化、实践指南、重症监护
方法:一个国际专家小组制定了该指南,重点关注成年危重症患者循环衰竭时的液体复苏量。采用 PICO 格式提出问题,并运用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方法评估证据并制定建议。
结果:对于患有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成年患者,指南建议在初始阶段给予高达 30 ml/kg的静脉晶体液,并根据临床情况和频繁的重新评估进行调整(证据确定性非常低)。我们建议在优化阶段采用个体化方法(证据确定性非常低)。对于优化阶段的限制性或开放性液体策略,无法提出支持或反对的建议(中等确定性无效果)。对于钝性创伤后的失血性休克,建议采取限制性液体策略。创伤(中等确定性)和穿透性创伤(低确定性),对于非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应根据血流动力学和生化参数进行液体治疗(未分级最佳实践)。对于左心源性休克引起的循环衰竭,不建议将液体复苏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心包填塞,在明确治疗前应谨慎使用液体,并根据急性肺栓塞中右心充血的替代标志物进行指导(未分级最佳实践)。对于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的循环衰竭,未给出建议。
结论:专家组提出了四项有条件建议和四项未分级最佳实践声明。对于两个问题未给出建议。确定了知识空白,并提供了未来研究的建议。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急诊重症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