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繁荣“十一”期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丹东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充分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制定以下促消费措施,全面推动“十一”文旅消费市场活力提升。
为繁荣“十一”期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丹东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充分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制定以下促消费措施,全面推动“十一”文旅消费市场活力提升。
丹东市2025年“十一”期间
繁荣文体旅消费的若干措施
一、丰富消费惠民举措
1.开展主题推介活动。组织赴山东、湖北、北京等客源地开展秋季旅游主题推介活动,通过文旅市集、非遗展演、创意快闪等形式,联动景区、大学、游轮等多场景,以“银杏鎏金 赏枫摘果”为主题,全面展示丹东文体旅融合发展新风貌,吸引更多游客及学子来丹共赏秋景。
2.创新文体旅消费新场景。鼓励景区发展夜游经济,丰富五龙山夜游、鸭绿江断桥夜间演出、天锅古洞主题灯光秀、天桥沟篝火派对等特色项目,打造夜游消费新场景。通过多平台发布图文、短视频等内容,多维度宣传丹东旅游资源及品牌文化活动。推广景区联票和景区酒店联动优惠等措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实用出行指南,积极营造节日氛围。
3.推进非遗赋能文旅消费。举办“唢呐映山河·鼓乐庆华诞”“十一家国欢·花甲承传统”“盛世华章・文化筑梦—朝鲜族花甲礼展演”等非遗展演活动,实现非遗文化和旅游消费有机结合,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展开剩余64%二、扩大特色产品供给
4.举办特色体育赛事。“十一”期间,举办首届鸭绿江街头篮球争霸赛、2025东北车王赛—儿童平衡车大赛(丹东站)、2025凤城市匹克球挑战赛等体育赛事,激发全民运动热情,带动假日旅游消费。开展“匹克球进景区、进商圈、进公园”等系列活动和比赛,推动匹克球运动普及,营造全民健身氛围。
5.开展多元文旅活动。以“盛世华章・文化筑梦”为主题,开展“庆十一文化惠民演出”进景区系列活动。举办“丹东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暨‘鸭绿江之声’中国·丹东城市合唱文化展演活动”。各县(市)区举办大梨树农民丰收节、“鸟语花香游东港”丹东东港海鲜文化旅游活动、天桥沟枫叶文化旅游季等特色活动。
6.打造城市文旅品牌。结合第十二批志愿军遗骸归国,突出抗美援朝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旅游打卡护照互动推广,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塑造英雄城市形象。借助各级媒体加大宣传,推送地质研学游、江上观光游、自驾旅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视频及图文,吸引多样化客群来丹旅游。
7.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图书馆等场馆推出“阅读护照打卡红色丹东主题活动”“小种子·爱阅读绘本分享会”“月满中秋乐猜灯谜活动”等主题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艺术性强、感染力足的文化体验。统筹协调全市各县(市)区体育场馆,“十一”期间实行免费开放,并延长开放时间。结合匹克球推广等活动,邀请市民参与运动健身,举办各类体育培训和健身活动,促进体育消费,打造健康活力的节日环境。
三、优化文旅消费环境
8.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开展“十一”旅游准备工作专项检查指导,建立重点旅游景区安全分级响应机制,严格落实日报告制度,对文博场馆、剧院、星级酒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确保“十一”期间行业安全平稳。
9.全面优化服务保障。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设立“假日投诉绿色通道”,及时回应游客关切。深化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在全市重点景区规范设立志愿者服务点位,为游客提供贴心便民服务。继续免费开放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切实提升外地游客出行体验与满意度。
10.保障节日期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十一”重要保障期,组织各级播出机构加强值班值守和设施设备巡检,提前做好应急防范,确保人民群众顺畅观看重要节目内容,共度平安国庆。
供稿:产业科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