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瑞士工业巨头ABB集团于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议中正式公布,计划在2026年第二季度将旗下机器人及离散自动化业务(Robotics & Discrete Automation)分拆为独立上市公司。
编译 | 江宇
编辑 | 漠影
瑞士工业巨头ABB集团于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议中正式公布,计划在2026年第二季度将旗下机器人及离散自动化业务(Robotics & Discrete Automation)分拆为独立上市公司。
ABB首席执行官马丁·韦德(Martin Wierod)表示,独立上市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业务透明度”。分拆后,ABB将保留瑞典、中国和美国三大区域制造中心,其机器自动化事业部(生产PLC、伺服系统等产品)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并入集团过程自动化事业部,以强化工业流程控制能力。
ABB机器人部门2025年第一季度订单量环比回升,除欧洲市场外,全球订单较2023-2024年间的急剧下滑有所回升,但欧洲市场仍面临压力。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ABB机器人及离散自动化业务订单与收入在2023年暴跌后,于2025年第一季度出现回升。(数据来源:ABB)
尽管汽车行业需求依旧疲软,ABB机器人业务在喷涂技术、消费电子、食品饮料及工业机械等多元应用场景带动下,非汽车领域的订单实现显著增长。其中,喷涂解决方案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广泛应用于跨国制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新建和扩产项目。ABB表示,其机器人产品正随客户的全球布局同步推进。
根据财报,ABB机器人事业部在2024年实现了12.1%的运营EBITDA利润率。EBITDA即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是衡量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能剔除融资、税收及固定资产投入等对利润的干扰,反映其核心运营质量。
与此同时,原隶属于该事业部的机器自动化业务也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盈亏平衡,释放出业务回稳的信号。
不过,ABB指出,由于关税上升和供应链相关的地缘经济不确定性,ABB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较预测减少2.6亿美元。尽管面临外部成本压力,ABB仍维持了稳定的客户留存率。
在全球制造业格局调整、本地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这份稳定尤为可贵,也为后续业务独立运营奠定基础。
ABB的机器人产品线涵盖工业机器人、协作机械臂以及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在全球工业自动化供应商中位居前列。尤其在近几年,ABB加速推进智能化与软件能力,强化其在高端制造解决方案中的技术地位。
2021年ABB收购西班牙移动机器人厂商ASTI,正式切入AMR赛道;2023年进一步并购瑞士初创公司Sevensense,将其视觉导航技术整合进AMR产品,打造出Flexly智能导航系统,提升了其移动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的适应与路径规划能力。Flexly已成为ABB AMR产品线的关键模块之一。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ABB的产品线涵盖自主移动机器人(AMRs)、工业机械臂、协作机器人(cobots)及配套软件平台。
截至2024年,ABB超过80%的机器人产品已实现软件或AI能力集成,推动机器人从硬件设备向“智能系统”转变。2024年推出的RoboMasters培训平台内置模块化API和虚拟仿真环境,面向开发者、教育与中小企业用户,成为其构建技术生态的重要一环。
根据财报披露,ABB机器人部门2024年营收为23亿美元,市占率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发那科,主要竞争对手还包括美的旗下库卡、瑞士史陶比尔等老牌玩家。
在ABB集团内部,该部门自2019年以来大多数季度维持两位数利润率,具备相对独立的市场节奏与发展潜力。
ABB管理层在公告中强调,机器人业务自2019年以来多数季度保持两位数利润率,其市场需求与集团其他业务差异显著。ABB董事长傅赛(Peter Voser)指出,独立架构可提升资本配置效率,而ABB集团将维持对电气化与自动化核心领域的投入。
财报同时提及,分拆后的ABB Robotics将更直接对标同业竞争,并通过区域化战略应对地缘经济挑战——例如2023年宣布的2000万美元美国工厂扩建计划,旨在强化北美市场供应链稳定性。
但ABB的分拆方案还需通过欧盟、美国及中国的反垄断审查,合规流程预计耗时8-12个月。若股东批准,ABB Robotics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ABB表示,分拆细节将于2024年5月波士顿机器人峰会上进一步披露。据第三方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占据全球工业机器人52%的装机量,而ABB上海工厂承担其35%的全球产能,这一布局或为独立后的ABB提供关键市场支撑。
来源:智东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