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冲击波来袭!计算机不再是“金饭碗” 就业难+薪资低 青年陷迷茫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17:20 3

摘要:2023年,俄勒冈州立大学毕业生扎克·泰勒投了近6000份简历,仅换来13次面试,最终一个offer都没拿到,甚至连麦当劳都嫌他“缺经验”。

曾经,读计算机就等于半只脚进了大厂,年薪几十万、走向财富自由。但如今,现实狠狠打脸。

2023年,俄勒冈州立大学毕业生扎克·泰勒投了近6000份简历,仅换来13次面试,最终一个offer都没拿到,甚至连麦当劳都嫌他“缺经验”。

不是个例,而是行业整体在变。2025年5月,美国联储数据显示,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专业毕业生失业率分别高达6.1%和7.5%,创历史新高。

疫情期间的科技行业是“抢人大战”,如今却成了“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硅谷正经历自互联网泡沫以来最严重的人才震荡。2024年有551家科技公司裁掉15万人,2025年前三个季度又有近9万人被裁。

大厂如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等也纷纷加入裁员行列。AI的快速发展正是这波裁员的根本原因。亚马逊CEO直言:AI提高效率,公司就不需要那么多员工。

低代码、无代码工具也加速了这个过程,很多原本需要新手程序员完成的工作,现在普通人也能搞定。

斯坦福研究发现,在AI能独立完成任务的岗位,新人招聘大幅减少。AI干不了的领域,如需要判断力的工作,就业才相对稳定。

科技行业原有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也被削平,底层的入门岗位变少,企业更倾向于招聘有经验的员工,而不是培养新人。而高校课程更新缓慢,使得应届生毕业就落后。

就业难只是起点,更大的问题是——年轻人对未来失去了期待。

纽约大学教授苏西·韦尔奇提到,现在的年轻人不是怕累,而是怕“努力也没用”。一位25岁的自由职业者坦言:“你们那代人起码有希望。”

数据也印证了这种情绪。2024年,盖洛普调查显示,只有31%的35岁以下年轻人觉得“生活不错”,22%的人感到孤独。66%的千禧一代表示自己存在中度或高度职业倦怠。

生活压力让焦虑雪上加霜。房价从1960年到2017年涨了121%,但收入仅涨29%。87%的Z世代、62%的千禧一代买不起房。Z世代每月还贷526美元,是平均水平的近两倍。

Kickresume报告显示,去年毕业生中有58%仍在找工作,只有12%一毕业就有全职工作。而找到工作的,年薪68400美元,却背着平均94000美元的债务。

面对AI带来的结构性巨变,传统“上大学→拿文凭→找好工作”的路径正在失效。

美国劳工统计局预测,到2033年,计算机相关岗位仍会增长,但机会主要集中于网络安全、云计算、数据工程等专业领域,而非基础编程。

这意味着,仅凭一个CS学位已难以立足。未来更看重的是具体技能,不是学历。

专家建议,年轻人不必回学校读四年制课程增加债务,可以通过微证书或技能训练项目快速提升竞争力。Indeed报告也指出:“技能优先”招聘已成为趋势。

职业发展也需转变,从“先就业再发展”变为“持续学习+快速适应”。名校光环不再是保障,学习能力和敏锐的市场嗅觉才是核心竞争力。

高校、企业与政府也需同步转型。课程要引入AI工具,企业要更新用人策略,政府要为年轻人提供支持。

否则,年轻人“看不到未来”的问题将演变成经济生产力的巨大隐患。据统计,职业倦怠每年可能带来高达1900亿美元的损失。

结语:

AI改变了游戏规则,社会也必须重新思考“工作”与“成长”的价值。只有让年轻人看到希望与机会,技术进步才不至于变成一场“失落一代”的代价。

来源:墨兰史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