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R线上国际场系列会议:动态神经网络:从发展到退化(9月23日,星期二,20:00)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2 16:34 4

摘要:关于演讲人:Dr. Livio Luongo现任“路易吉•万维特里” 坎帕尼亚大学实验医学系药理学与神经药理学副教授,并主导一支专注于慢性疼痛和神经炎症新型药理靶点发现的研究团队。他的研究兴趣涵盖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相关神经精神系统改变以及内源性大麻素

主题

动态神经网络:从发展到退化

日期与时间

北京时间,9月23日(星期二),20:00-21:35

日程

演讲人1

Dr. Livio Luongo

副教授

实验医学系,药理学分部,“路易吉•万维特里” 坎帕尼亚大学,意大利

演讲题目:内源性大麻素及其同源物与病理性疼痛

关于演讲人: Dr. Livio Luongo现任“路易吉•万维特里” 坎帕尼亚大学实验医学系药理学与神经药理学副教授,并主导一支专注于慢性疼痛和神经炎症新型药理靶点发现的研究团队。他的研究兴趣涵盖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相关神经精神系统改变以及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参与机制。

作为意大利最高产的神经药理学家之一,Dr. Luongo凭借大量学术成果于2012年获得意大利制药工业协会药理研究奖。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对小胶质细胞新型表型的特征化解析,该工作于2016年荣获青年抗痛研究奖。此外,他还持有三项意大利国家专利及两项英国GW制药公司的国际专利。

演讲人2

Dr. Nicol Birsa

副研究员

伦敦大学学院神经肌肉疾病系,英国

演讲题目: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模型中的神经支配和物质特异性轴突运输障碍

关于演讲人:Dr. Nicol Birsa于2010年加入伦敦大学学院Josef Kittler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其研究主要聚焦帕金森病中线粒体运输机制的调控工作。通过采用生物化学技术及对原代神经元培养物和细胞系进行活细胞成像,她成功证实线粒体损伤会触发Miro1蛋白的泛素化修饰,该蛋白是线粒体运输机制中的关键组分。

在博士研究临近结束时,Dr. Birsa对局部蛋白质合成与RNA代谢领域产生浓厚兴趣。2015年,Dr. Birsa加入伦敦大学学院女王广场神经学研究所Pietro Fratta新成立的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并与Giampietro Schiavo实验室保持密切合作。在此期间,她专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理机制研究,特别着眼于FUS基因中ALS致病性突变对蛋白质合成、RNA结合蛋白凝聚体形成以及轴突内运输过程的影响。

2022年,Dr. Birsa获得英国运动神经元病协会授予的高级非临床研究员奖学金,用于研究ALS中RNA结合蛋白的失调现象及其对轴突生理功能和神经支配的影响。

演讲人3

Dr. John Jia En Chua

助理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生理学系,新加坡

演讲题目:从诞生到消亡:FEZ1 如何掌控神经网络的命运

关于演讲人: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Dr. Chua的研究横跨细胞生物学与神经生物学两大领域,重点关注对大脑功能至关重要的突触机制。其研究团队致力于解析神经网络的形成规律,并深入探究神经发育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基础。

通过整合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技术及基于细胞的检测方法,该团队采用综合性研究策略,力图阐明从发育到衰退过程中支配大脑功能的生物学原理。实验室致力于推动这一关键领域认知边界的拓展,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潜在的理论依据。

主持人

Dr. James N. Sleigh

首席研究员

伦敦大学学院神经肌肉疾病系,英国

关于主持人:Dr. Sleigh于2012年在牛津大学Prof. Kevin Talbot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运动神经元疾病研究。凭借亨利·威尔康姆爵士博士后奖学金,他随后在伦敦大学学院女王广场神经学研究所Prof. Giampietro Schiavo指导下继续从事夏科-玛丽-图斯病(CMT)研究。2019年,Dr. Sleigh凭借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的职业发展奖在同一研究所建立独立研究组,目前其团队研究资金来自MRC高级非临床研究员奖学金。

Dr. Sleigh实验室致力于解析遗传性周围神经疾病(如夏科-玛丽-图斯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发病机制。

参会嘉宾1

Dr. Lorenzo Di Cesare Mannelli

全职教授

佛罗伦萨大学神经科学系,意大利

关于参会嘉宾:Dr. Lorenzo Di Cesare Mannelli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药理学调控。他的研究团队致力于探究急慢性损伤所致疼痛感觉的深层成因,重点揭示神经病变过程中疼痛与神经修复进程之间的内在关联。

参会嘉宾2

郭颖

教授、中国解剖学会会员、河北省神经精神融合学会理事、河北北方学院医学

关于参会嘉宾:郭颖,博士、教授、中国解剖学会会员、河北省神经精神融合学会理事、河北北方学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学科带头人。2018年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作访问学者一年,2024年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获解剖学与细胞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研究,尤其对线粒体质量控制和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有研究,并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近五年发表SCI论文十余篇,累计影响因子73.625。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累计影响因子41.864,其中两篇论文(影响因子>10)发表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曾主持并完成多项省级课题,2023年受邀在加拿大 “Manitoba Neuroscience Network Scientific Meeting” 做特邀报告。为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Molecular Biomedicine, npj Aging, Cellular and molecular neurobiology等杂志的审稿人。

参会嘉宾3

研究生

中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物学,中国

关于参会嘉宾:徐小凡,中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她的研究主要利用功能性超声(fUS)技术探索神经环路与功能连接,目前专注于恐慌发作相关神经机制的功能超声研究。通过该技术,致力于解析恐慌发作过程中关键脑区的激活模式及其交互机制。

参会嘉宾4

周松林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中国

关于参会嘉宾:研究方向:脊髓损伤与修复

曾在Neuron、Dev Cell、JBC、Bioactive Materials、iScience、J Cell Sci、Neurosci Bull等神经科学期刊发表论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一项。曾获南通市226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六大高峰”C类人才项目。

担任Burns Trauma(中科院一区)期刊青年编委,Molecular Neurobiology副主编(中科院二区);

相关研究成果曾获得201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9年江苏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0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获得中国专利3项,卢森堡专利1项。

来源:中国神经再生研究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