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为证:一段援疆路,一生家国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6:00 1

摘要:初秋的风携着棉花的柔絮掠过新湖农场,广袤田野间,雪白的棉朵缀满枝头,漫成一片起伏的银海,将丰收的盛景铺展到天尽头。农场职工穿梭在棉浪里,指尖轻摘的是饱满的希望,眉眼间漾着仓廪丰实的憧憬;而我们这群援疆干部的心头,却漫过层层离别的潮声——援疆任期将满,归期日渐临

初秋的风携着棉花的柔絮掠过新湖农场,广袤田野间,雪白的棉朵缀满枝头,漫成一片起伏的银海,将丰收的盛景铺展到天尽头。农场职工穿梭在棉浪里,指尖轻摘的是饱满的希望,眉眼间漾着仓廪丰实的憧憬;而我们这群援疆干部的心头,却漫过层层离别的潮声——援疆任期将满,归期日渐临近,千般情愫在胸中翻涌,纵有万语千言,竟不知该从哪一段记忆说起。

忆起初到新湖的日子,一切都裹着新奇的光晕。这片依偎在戈壁边缘的绿洲,像被时光温柔遗落在大漠的明珠,在风沙洗礼中透着倔强的生机。农场以最滚烫的热忱接纳了我们:宿舍里,崭新的被褥晒足了西域的阳光,蓬松的棉絮里裹着暖融融的温度;食堂中,刚出锅的拉条子香气直钻鼻腔,混着同事们带着方言的招呼声,将初到异乡的疏离感一点点烘得温热。这些细碎的关怀像藤蔓般悄悄蔓延,缠绕住我们的心,让我们在最短的日子里,便成了新湖生活节奏里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新湖的美,是一幅刻在记忆深处的长卷,任岁月流转也不会褪色。鹰湖水库是大地睁开的明眸,春日里,岸边垂柳蘸着碧水轻摇,漫天柳絮似飞雪簌簌飘落,落在粼粼波光上,漾开一圈圈细碎的温柔;到了秋日,金黄的芦苇在风里翻涌成浪,水鸟掠过时划破镜面般的湖面,远处的天山被夕阳镀上一层金箔,与这汪碧水相映,晕出一首流动的诗。更难忘秋收时的棉田,白浪接云,采棉机的轰鸣撞碎天际的寂静,田垄如琴键般整齐排列,分明是大地写给秋天最炽热的赞美诗。

新湖的味道,藏在烟火缭绕的街巷深处,最牵念的仍是那碗热气腾腾的拉条子。师傅揉面时力道里裹着巧劲,面团在掌心抻拉、翻飞,转眼便化作银线般的长面,落进沸水的瞬间,溅起细碎的水花与袅袅热气。捞面入碗,拌上番茄炒蛋的鲜灵,或是羊肉臊子的醇厚,香气“腾”地一下炸开,瞬间裹住整个鼻腔。大口嗦面时,辣意从舌尖窜到胃里,暖意却顺着四肢百骸慢慢漫开——这滋味,注定要成为日后乡愁里最鲜活、最滚烫的注脚。

在新湖的岁月里,最沉甸甸的收获,是结识了一群愿把心掏给你的朋友。他们身上,始终闪着兵团人特有的光芒——那是敢与天地较劲的韧劲,在荒芜的荒漠里一镐一锄刨出绿洲,让贫瘠的土地长出金黄的庄稼;是甘把青春埋进边疆的赤诚,在远离喧嚣的戈壁上,守着一方土地,守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信仰。与他们相处越久,便越懂“兵团精神”从不是墙上冰冷的标语:它是风沙里守着棉田的日复一日,是面对干旱严寒时“偏要赢”的执拗,是用双手在戈壁上垒起家园,用脚印在荒原上写就的生命史诗。

这些朋友教会我们:真正的坚韧,是把“不可能”碾成脚下的尘土;真正的奉献,是让理想在边疆的风里扎下根、发了芽。他们像星子般缀在新湖的夜空,让兵团精神的光,照亮了每一寸土地,也成了我们生命里再也擦不去的印记。

这一年,太多片段在记忆里生了根、发了芽:抵达新湖的第一天,杨鹏涛主任便带着关切上门看望,驱散了我们初来乍到的局促;吴德贵书记领着我们围坐一桌,品尝了第一顿地道的新疆羊肉,鲜美的滋味里藏着家人般的暖意。在新湖农场文体广电旅游中心,我们遇见了一群性格迥异却同样热忱的同事,他们用最真挚的掌声欢迎我们,几句家常、一杯热茶,很快便让我们熟络得像认识了许久。深秋的晋疆公园,我们亲手栽下那棵刻着名字的树苗,湿润的泥土裹着根系的重量,仿佛把自己的牵挂也一并种进了这片土地,盼着它和我们的情谊一同生长。寒冬腊月,刺骨的风卷着雪粒拍打着窗棂,却抵不过努尔连长家里的热乎气——一锅地道的哈萨克族羊肉在灶上咕嘟着,浓郁的香气漫满屋子,把窗外的风雪都烘得温柔了几分。

春风一拂,各连队、社区便渐渐醒了过来:田埂上,农机轰鸣着翻起新土,播下一年的希望;文化广场上,乡亲们排演着民俗歌舞,欢声笑语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农业生产的忙碌与文旅发展的鲜活撞个满怀,每一处角落都奔涌着向上的劲儿。热情的五月,二十连的特色产业正如火如荼,日子像刚灌浆的麦穗,透着饱满的希望;七月流火,红一连的党建活动庄严肃穆,鲜红的党旗在风中舒展,铿锵的誓言里,藏着我们与这片土地同呼吸、共进退的决心;转眼到了盛夏八月,三十二连的蟠桃熟了,沉甸甸的果子压弯了枝桠,摘一个轻轻掰开,蜜甜的汁水顺着指尖流淌,那是丰收最直接、最动人的味道。

这一年,我们这批援疆干部,就散在新湖四季的烟火里:在田埂上丈量土地的心事,听泥土诉说耕种的期盼;在社区中倾听群众的需求,用脚步丈量民情的温度。我们把每一份付出都融进新疆的日出日落,让奉献在产业发展的战场、民生服务的一线、民族团结的路上,开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花。

这一年,我们在连队的土路上、社区的屋檐下,亲眼见证着新湖一点点变了模样。往日闲置的废地,如今成了乡亲们休闲娱乐的晋疆公园,晨有锻炼的身影,晚有纳凉的欢声笑语;电商直播间里,职工们举着棉花制品、特色瓜果,对着镜头把新湖的故事讲给全国听,订单像鸿雁一样从戈壁飞向远方。傍晚的职工文化广场、晋疆公园最是热闹:广场舞的音乐刚起,阿姨们便踩着节拍起舞;孩子们在花丛间追跑打闹,笑声清脆;老人们坐在长廊里晒着太阳唠家常,手里的茶盏冒着热气。日子过得像刚出炉的馕,热乎、实在,满是烟火气。新湖正迈着坚实的大步,在发展的路上越走越敞亮。

也有幸与福建三明、河北唐山、江苏镇江等地的援疆干部并肩。我们来自天南海北,却因“援疆”二字相聚,都把这片他乡当作了故乡。在基层治理的琐碎里,我们耐心化解矛盾;在产业发展的难题前,我们合力寻找出路;在教育医疗的需求中,我们埋下头来实干。有人带来了特色产业技术,让乡亲们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有人站在三尺讲台,给孩子们讲山外面的世界,点亮他们眼里的光;有人握着听诊器走村入户,把健康的种子播进田间地头……我们奔赴不同的岗位,做着不同的事,却都在用滚烫的真心,掂量着“援疆”两个字的分量,让民族团结的花,在天山脚下开得愈发鲜艳。

站在离别的路口回望,这片浸过我们三百多个日夜汗水与深情的土地,早已成了心中沉甸甸的第二故乡。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生了情,一人一物都刻进了骨血。行囊里装着新湖朋友送的小礼物,更装着那些笑中带泪、累并温暖的日子。这些记忆,会像一坛陈酒,在时光里慢慢发酵,越陈越香。

新湖的轮廓渐渐淡成剪影,棉田缩成一片模糊的白。但我们知道,真正的离别从不是终点。那些在戈壁上种下的树苗会继续扎根生长,迎着风沙长出繁茂的枝叶;那些帮着搭起的产业框架会结出更多果实,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那些与兵团朋友紧握过的手,早已把“奉献”的温度传给了彼此,把“同心”的情谊刻进了心底。我们带走的不只是一段回忆,更是新湖教会我们的坚韧与赤诚;而留下的,是千千万万援疆人共同编织的纽带,让天山的风与故土的风,永远在“家国同心”的坐标里紧紧相拥。

明年此时,新湖的棉田还会雪白如浪,鹰湖的日落依旧会染红天山的轮廓。而我们,无论身在何方,都会带着这片土地的馈赠继续前行——因为援疆从不是一段旅程的结束,而是把“边疆情”种进生命的开始。

新湖,不说再见!因为我们早已把心留在这里,与这片土地的脉搏,一同跳动在祖国辽阔的山河里。(苏浩)

来源:记者观察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