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童年时历经母亲重男轻女和长期的冷暴力,导致她们母女二人的关系十分恶劣。倪萍说,虽然母亲没有打她,没有对她造成肢体上的虐待,可是母亲在情感上对她实施冷暴力,拒绝拥抱等亲密接触。也因为此导致她现在被母亲抚摸时,仍然会有生理性反应,起鸡皮疙瘩。她厌恶与母亲发生亲密
01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终其一生都无法治愈。
这事放在倪萍老师身上,也一样。
近日,倪萍老师在节目访谈中坦言,66岁的她至今都未能与90多岁的母亲完全和解。
她童年时历经母亲重男轻女和长期的冷暴力,导致她们母女二人的关系十分恶劣。倪萍说,虽然母亲没有打她,没有对她造成肢体上的虐待,可是母亲在情感上对她实施冷暴力,拒绝拥抱等亲密接触。也因为此导致她现在被母亲抚摸时,仍然会有生理性反应,起鸡皮疙瘩。她厌恶与母亲发生亲密接触,但她又不能逃脱,只能强忍不适说着违心话以维持表面的和谐。
没有办法,母亲已经九十多岁了,你不能去追究她为何那般对待你,也不能强迫自己原谅,而只能“拧巴”。
母亲对自己的伤害有多深,倪萍坦言,她少年时期设想过“若母亲动手,她一定会反击”。
足见她们之间隔阂之深。
关于母亲对自己的双重影响,倪萍承认母亲赋予自己生命与坚韧性格,并反思其严厉教育让她学会独立,可是这些都无法消解童年缺爱的阴影。
对母亲无法和解,可是又十分心软也会去照顾母亲,这是现实亲情最真实的写照。
往往只有那个最不被疼爱的孩子,也最懂事,即便是受到再多伤害,还是会承担对父母赡养的责任。
倪萍让我想到了王琳,也懂了她为何会在《姐姐当家》中那么理解王琳。
王琳和倪萍一样,深受母亲重男轻女思想的残害,但王琳比倪萍更惨一些,母亲不仅在精神上虐待她和长期冷暴力,还会动手打她,直到17岁。王琳当时恨母亲到了极致,她甚至对母亲说过,“你要是再对我动手,我一定会打回去”。母亲对王琳不公,父亲呢却选择沉默,这导致王琳内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她跟父母不亲近,她说自己没什么家人和亲人。
父母年纪大了,王琳把他们送进了养老院,她还是会去看望,但每次去都会氛围极其尴尬,负能量爆棚。王琳不喜欢这种感觉,可是没办法,深受父母宠爱的儿子压根就不管他们,王琳作为女儿也只能去尽这个孝道,如若不然,会不会有新闻出来,说什么“大明星遗弃父母”。
为了体面,她只能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
很拧巴、无奈,但别无他法,这也是最真实的亲情。
长大了,一定要跟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吗?
大可不必,不要去美化亲情,更不要强迫她,你只需要好好爱自己。
我们可以以此为鉴,让自己成为一个你心目中的理想父母。
我们努力让自己的孩子幸福,不要重复你童年不幸的遭遇,养育孩子的同时,何尝不是在治愈你呢。
02
原本应该是最为亲密的关系,为何却如此拧巴?
因为生了孩子本该给予爱,而不是冷暴力,更不是仗着父母的权威去肆无忌惮伤害他们。
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渴望跟母亲发生最亲密的接触,你亲他抱他他会很开心对你笑,你很冷漠推开他,他会放肆大哭,但当你再拥抱他,他还是会很开心跑到你的怀里。他那么爱你,渴望从你身上得到爱,一次又一次怀揣着期待,如果这时你很无情推开他、骂他,甚至于打他,他怎么可能不恨你呢?
内心无比矛盾和想不通,为何我的妈妈生了我却不爱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到最后也只剩下恨了。
父母没有给予爱,孩子咋没有长歪?
因为被迫懂事和自我成长。
这也是自救方式的一种,只有性格坚韧,内心强大,才可以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倪萍的做法,也让我们深思:孝道与自我和解能否共存。
可以履行义务,不必强迫自己在内心上情感妥协。
强迫自己妥协,内心肯定是无比的煎熬,因为你无法过自己这一关。但可以在面子上过得去,该做的事做到,让我对你有很深的感情,那不可能。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道德责任与情感真实并存的解决方案。
父母可以对孩子严厉,但还是应该以爱为主导。
我自己当了妈妈后,经常会反思自己,我发现,你会给予孩子很多爱,孩子会给你更多的爱。我也会打孩子,但我打他的前提是他犯错了,必须得打,打也不是特别重那种,而是“风声大雨点小”,我那么爱他,也下不了狠手呀。打了之后会跟他讲道理,会复盘和沟通,会抱抱他和亲亲他。他主动向我索要拥抱,我一定不会推开。
你对孩子的爱,他们是能真切感受到的,同样也会回馈给你。
养孩子的确很累,可我从孩子身上感受到了被爱的幸福感,很充盈。
我们为人父母,千万不要让孩子重复我们悲惨的童年,而是要成为我们童年时想要的理想父母,当你成为了自己期待的理想父母,你的孩子该是多么幸福啊,看到他们开心,我们的内心也被治愈了。
03
倪萍老师说,她很讨厌母亲的控制模式,她更希望给予孩子一定的主动权。
孩子要不要跟父母同住?
无所谓呀,“愿留则留,愿走则走”,千万不要情感绑架。
孩子结婚或独身?都无妨,仅提供必要帮助而不主导其人生方向。
倪萍认为:“生命属于孩子自己”,父母无权将子女视为附属品。
我们可以去引导孩子的人生,但绝不能主导和控制他们的人生,他们的人生得由自己来创造。
现今社会,亲子关系的问题也有很多。有的父母是为了孩子好,特别焦虑孩子的学习,给孩子报了很多班,孩子不想上又强迫他们,然后说自己对孩子付出了多少,自己也很无奈,明明做了那么多可是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怎么办?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你可以把利弊给他们讲清楚,最终让他们自己做选择。
可以说“妈妈尽力了,怎么选择还是交给你自己,妈妈不能为你的人生负责,你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孩子可以听懂的。
在多给予爱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孩子可以享受到我们从未有过的童年;愿我们这代的亲子关系可以被改善,只有爱,没有伤害。
亲情不必强行美化,但我们可以行动,避免我们的孩子受到同样的伤害。
希望原生家庭的伤害,可以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彻底消失。
END.
今日话题:父母伤害过你,你长大后跟他们的关系如何?作者:YIBAO,一手带俩娃,一手写文。社会议题、娱乐圈大小事、影视综热点评论、亲子和婚姻情感我都在行,婚姻家庭咨询师,情感原创作者。
来源: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