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辑 | 扎根乡村的他们,用热爱点亮教育微光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15:07 1

摘要: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虽坚守乡村,却从未熄灭对教育的热忱;他们借公益项目的助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用知识与陪伴,为孩子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这个教师节,让我们走进三所乡村学校,聆听三位教师的故事,向每一位扎根基层的教育守护者,道一声“辛

教师节特辑:

扎根乡村的他们,

用热爱点亮教育微光

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虽坚守乡村,却从未熄灭对教育的热忱;他们借公益项目的助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用知识与陪伴,为孩子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这个教师节,让我们走进三所乡村学校,聆听三位教师的故事,向每一位扎根基层的教育守护者,道一声“辛苦了”!

八道河小学・周老师:

一堂“加油课”,点亮孩子的勇气

在青龙县八道河乡的小学,周老师曾因体育教学资源匮乏而焦虑 —— 没有专业器材,没有系统课程,孩子们的运动热情只能在简陋操场 “短暂释放”。直到“加油未来”项目落地,他抓住机会参加运动课程培训,把篮球、足球的专业教学技巧和趣味游戏带回校园。

他设计的“加油课”上,孩子不再是“自由奔跑”,而是跟着他练传球、学战术;他组织的乡镇足球赛上,曾经羞涩的孩子变得敢拼敢抢,最终逆风翻盘拿下好成绩。“看到孩子们在运动中眼神发亮,学会坚持与协作,我就知道值得。”周老师用一堂堂体育课,不仅锻炼了孩子的体能,更养出了他们面对挑战的勇气。这个教师节,致敬用热爱为孩子“加油” 的周老师!

汪清第四中学・张老师:

教研路上点亮乡村学子升学梦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第四中学,张老师的教师教研故事里,藏着城乡教育携手的温暖力量。2023-2024学年,面对高三二轮复习的关键期,“如何让复习更精准高效”成了他日夜琢磨的难题。此时,教师教研提升项目为他送来转机——北京特级教师团队通过线上远程指导,一次次同步教研中,他摸清了学业评价核心思路,理清了教学规划,更找到了专业成长的新方向。

这份用心很快结出硕果:2023年,学生紫萱(化名)考入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学校考上985、211高校的学子人数再创新高。如今的他,常站上教育交流讲台分享教研心得,还主动探索教师培训新方法,成了信息化时代城乡教研协同的“暖心先行者”。教师节,致敬用专业与坚守为孩子铺就升学路的张老师!

西畴县云铜大铁厂希望小学・况老师:

以爱心包裹,为孩子播撒向上的力量

作为西畴县云铜大铁厂希望小学的老师,况老师始终记得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爱心包裹发放时的场景——那天的校园里,孩子们的笑声比往常更响亮,眼睛里的光也格外明亮。

筹备发放仪式时,况老师一遍遍核对包裹清单,想着要把每一份心意都准确送到孩子手上。况老师表示:“这些爱心包裹承载着社会各界对孩子们的关爱与期望,它们不仅是学习和生活物资,更是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追逐梦想的力量源泉。我们坚信,在社会爱心力量的支持下,孩子们定能茁壮成长,以优异成绩回报社会。”

看着孩子们开心地打开包裹,况老师也感到特别欣慰。作为老师,况老师不仅想教孩子知识,更想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这份爱心包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孩子的心房,也让况老师更坚定了守护他们成长的决心。

教师节到来,让我们致敬千千万万个像况老师一样可爱的老师们,您的坚守,终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力量!

田阳区头塘镇中心小学・吕老师:

为爱转职,让乡村孩子爱上科创

在广西百色市田阳区头塘镇中心小学,吕老师的教育故事,是从语文课堂走向科创世界的转折。2023年学校学科调整,原本教语文的吕老师,主动接过了科学课的教学任务——那时学校没有专职科学教师,多是高龄老师兼任,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该怎么把科技教育做得生动有趣。

可吕老师总觉得,乡村孩子也该有机会触摸科学的奇妙。凭着对教育的热爱,吕老师开始从头钻研:翻遍科学教材,查资料、看教学视频,把抽象的科学原理拆成孩子能懂的小故事;以前教语文时练的课程设计能力,此刻派上了用场——真实、细腻又富有情感的科学课,让吕老师的科创社团收获了许多“小粉丝”。

教师节来临,让我们向“吕老师”们表达敬意:老师们的每一次尝试与突破,都是在为孩子的未来铺路,感谢您!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段温暖的教育故事。他们或许岗位不同、年龄各异,但都怀着对孩子的爱、对教育的责任,在乡村土地上默默耕耘。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教育发展项目为他们送来助力,而他们,用这份助力为孩子点亮了未来。

这个教师节,让我们向所有扎根乡村的教师致敬 —— 感谢你们的坚守与付出,愿你们被时光温柔以待,愿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在你们的守护下,快乐成长,奔向远方!教师节快乐!

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