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香港IDC新天域互联了解,#热问计划#9 月 22 日消息,随着 iPhone 17 系列全面开售,苹果在芯片自研领域的战略拼图愈发完整。全新搭载的 A19 Pro 芯片、N1 无线芯片与 C1X 调制解调器,构建起覆盖核心功能的自研芯片矩阵,标志着苹果在设
据香港IDC新天域互联了解,#热问计划#9 月 22 日消息,随着 iPhone 17 系列全面开售,苹果在芯片自研领域的战略拼图愈发完整。全新搭载的 A19 Pro 芯片、N1 无线芯片与 C1X 调制解调器,构建起覆盖核心功能的自研芯片矩阵,标志着苹果在设备端 AI 算力与无线通信技术的双重突破,进一步强化对终端产品的垂直整合能力。
作为系列核心处理器,A19 Pro 芯片首次在 GPU 核心集成神经加速器,实现 AI 算力与图形处理的深度融合。苹果平台架构副总裁 Tim Millet 指出,这种架构创新使 iPhone 的机器学习算力达到 MacBook Pro 级别,可支持复杂的设备端 AI 任务。例如新机型的前置摄像头通过 AI 实时检测人脸并自动切换横屏拍摄,便是 A19 Pro 整合神经网络与图像传感器的典型应用。这一设计延续了苹果自 2017 年神经引擎以来的 AI 硬件布局,更通过硬件级协同优化,为开发者打造高效的移动 AI 开发平台,契合苹果在隐私优先前提下推进设备端 AI 的战略方向。
在无线通信领域,苹果首款自研 iPhone 无线芯片 N1 实现技术突破。该芯片通过优化 Wi-Fi 定位算法,使设备无需依赖高功耗 GPS,即可利用无线接入点信息实现精准定位,后台运行效率显著提升。据无线技术副总裁 Arun Mathias 介绍,N1 芯片通过减少应用处理器唤醒频率,将位置感知能耗控制在更低水平,这标志着苹果对博通长期供应的无线芯片实现实质性替代,此前该技术已在 AirPods 与 Apple Watch 中验证成熟,如今正式赋能 iPhone 核心通信模块。
调制解调器方面,iPhone Air 搭载的第二代自研 C1X 芯片成为焦点。作为 2019 年收购英特尔调制解调器业务的技术成果,C1X 较上一代 C1 芯片速率提升一倍,能耗比 iPhone 16 Pro 搭载的高通方案降低 30%。尽管现阶段 iPhone 17 Pro 系列仍采用高通调制解调器,但科技咨询公司 Creative Strategies CEO Ben Bajarin 指出,苹果正分阶段推进自研替代计划,预计未来几年内通过自主可控的通信芯片提升设备续航与网络兼容性。
苹果正通过深化伙伴协作与本土投入,推进芯片供应链多元布局。其与台积电紧密合作,助力后者亚利桑那晶圆厂建设,该厂计划 2028 年实现 3 纳米制程生产,未来将承接部分自研芯片制造任务。同时,苹果已将未来四年美国市场投资承诺提升至 600 亿美元,核心投向 “端到端硅芯片供应链”,覆盖设计、制造及配套环节。Tim Millet 强调,台积电美国工厂的推进不仅优化时区协同效率,更能增强供应链抗风险能力,而若英特尔 14A 制程技术达标,苹果也可能将其纳入潜在合作选项,进一步拓宽供应渠道。
行业分析指出,苹果此次芯片布局凸显两大战略逻辑:一是通过全栈自研强化设备端 AI 生态,在避免数据上云的同时,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更开放的算力接口,弥补苹果在通用大模型领域的布局滞后;二是延续 2010 年 A 系列芯片启动的自研路径,从 CPU 到 GPU、无线通信模块再到调制解调器,逐步实现 iPhone 核心组件的自主可控。目前高通、博通仍通过专利授权维持合作,但在 AI 算力与连接技术的核心赛道,苹果已掌握更多主动权。
随着 iPhone 17 系列市场表现逐步显现,自研芯片矩阵能否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体验提升,以及美国本土化生产计划的实际推进效果,将成为观察苹果技术布局的重要指标。在全球科技产业重构供应链的背景下,苹果的垂直整合策略不仅重塑智能手机技术架构,更为消费电子行业树立了硬件自研与生态协同的新标杆。
来源:小康科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