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 年,当 25 岁的冯磊担任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导的消息传出时,舆论瞬间被点燃。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博士毕业、积累学术成果、逐步晋升职称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在学术的广袤天地里,年轻的后起之秀正不断崭露头角,冲击着大众对传统学术晋升路径的认知。
冯磊,一位 1995 年 4 月出生的青年才俊,他的学术轨迹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学界的天空,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如今,他已出任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 硕导,而他那开挂般的学术人生,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启。
2021 年,当 25 岁的冯磊担任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导的消息传出时,舆论瞬间被点燃。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博士毕业、积累学术成果、逐步晋升职称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然而,冯磊却打破了这种常规节奏,以令人惊叹的速度站在了学术的前沿位置。当时,他刚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便被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以弘深青年学者 B 岗引进,并且直接被聘为博导,成为学院当时年龄最小的引进人才,也是学院有史以来首次给予应届博士毕业生正高 / 博导岗位的 “第一人”。
那么,这位年轻的教授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获得如此高的学术认可呢?
这不得不从他的研究方向说起。冯磊专注于可信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安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这些领域皆是当下计算机科学乃至整个科技界最为热门、前沿的研究范畴。
在可信机器学习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数据的安全性、算法的可靠性以及模型的可解释性变得至关重要。冯磊深入探索如何构建更加值得信赖的机器学习模型,让这些智能算法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不会因为数据泄露、算法偏见等问题带来负面影响。
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他致力于研究如何防范人工智能系统遭受恶意攻击,保护智能设备和网络免受黑客的侵害,确保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而多模态大模型则是融合了文本、图像、语音等多种数据形式的先进模型,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信息,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冯磊在这一领域也进行了深入的钻研与探索。
为了在这些前沿领域取得突破,冯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长期活跃于国际学术舞台,在多个国际高水平会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像 ICML(国际机器学习大会)、NeurIPS(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ICLR(国际学习表征会议)这些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会议,冯磊均担任领域主席(Area Chair)。
这一角色不仅要求他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还需要他具备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公正地评审众多来自全球各地的学术论文,挑选出最具创新性和价值的研究成果在会议上展示交流。
同时,他还担任国际知名期刊如 TMLR(Transactions on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NN(Neural Networks)的执行主编(Action Editor),参与期刊论文的评审和编辑工作,对推动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辛勤的付出也让冯磊收获了累累硕果。目前,他已在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与期刊上发表论文 90 余篇,这些论文涵盖了 ICML、NeurIPS、ICLR、CVPR(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ICCV(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KDD(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会议)、ACL(计算语言学协会年会)、TPAMI(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IJCV(国际计算机视觉杂志)、TKDE(知识与数据工程汇刊)等众多顶级学术平台。
其中,他的论文获得了 ICLR 2022 杰出论文奖荣誉提名、2024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提名奖等荣誉。这些论文和奖项不仅是他个人学术能力的有力证明,更是他为推动相关领域发展所做出贡献的见证。
他的研究成果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被众多科研人员引用和参考,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除了在学术研究上的突出表现,冯磊还在多个重要榜单中崭露头角,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他先后入选了 2021 年福布斯中国 30 位 30 岁以下精英榜(科学领域)、2022 年福布斯亚洲 30 位 30 岁以下精英榜(科学领域)、2024 年亚太 30 岁以下青年领袖榜。
这些榜单汇聚了来自各个领域的杰出青年人才,能够在其中脱颖而出,足以彰显冯磊在学术领域的卓越地位和巨大潜力。同时,他还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 华为 MindSpore 学术奖励基金等项目。
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也让他能够带领团队在相关领域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推动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如今,冯磊出任东南大学教授,这无疑为他的学术生涯开启了新的篇章。东南大学作为我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领域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在这里,冯磊将有更多机会与国内外顶尖的学者进行交流合作,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同时,他也将凭借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投身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科研人才。
回顾冯磊的学术之路,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年轻学者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和无畏探索。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年龄并非限制学术成就的因素,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在学术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像冯磊这样的青年才俊正不断涌现,他们将成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引领我们走向更加智能、美好的未来。
来源:文史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