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京市中央路小学书记、校长陆文琦表示,从2018年起,中央路小学便开始了“拆客空间”项目实践研究。在研究中,学校发现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未知事物进行拆解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拆解前的科学课堂上,科学老师会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在这个环节中
随着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正式实施
2025年9月
我们迎来了首个“全国科普月”
当学校迎新月与“全国科普月”重叠
该如何做好少年儿童的科普
在他们的心里种下好奇的种子
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呢?
位于玄武区大树根路的
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给出了答案!
创造,从“拆”开始!
玩具车、遥控器、电子时钟......
当家长们看到这些物品
被孩子一一拆解时
大多都会生气或愤怒
然而在中央路小学的“拆客空间”里
却是一场
充满惊喜与探索的科学之旅的开端
猜一猜
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
在中央路小学“可拆物研究所”内
陈列着以往学校“小拆客”们的作品
其中
拆解前的“猜一猜”绘画
充满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看到这两幅作品
你能相信绘制它们的
是两位一年级小学生吗
他们将童心、好奇、理性融于绘画中
不仅充分展示了
自己对该物品内部结构的猜想
还用自己的方式将其画了出来
这两位二年级小朋友的猜想
也是趣味满满
遥控器的内部结构、三视图严谨
海绵宝宝的内部结构科学合理
甚至连海绵宝宝的小心脏
都在它的左胸膛画了出来
还有微波炉、手机、手持小风扇
......
无论孩子们的猜想是什么
无论他们画得如何
学校都将其保存下来
那么
为什么学校如此重视这些趣味猜想?
南京市中央路小学书记、校长陆文琦表示,从2018年起,中央路小学便开始了“拆客空间”项目实践研究。在研究中,学校发现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未知事物进行拆解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拆解前的科学课堂上,科学老师会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在这个环节中,学校不仅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天马行空的猜想,还会指导他们将猜想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得以锻炼,空间感知、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同时还能让学生保持对事物的好奇,为后续的拆解、创新奠定基础。
拆一拆
研究物品由哪些零件组成
有了猜想
便能引导学生们去验证
在“可拆物研究所”内
学生们拆解后的物品被精心框好
有序摆放在桌子、柜子、墙面上
其中的部位、零件清晰可见
学生们还标注出了这些零件的作用
五年级学生程佳冉说:“在‘拆客空间’,老师带领我们拆解过许多物品,收音机、电动摩托车、电风扇、收纳盒.......通过拆解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我了解了它们的内部结构与原理。”
“我拆过电动理发器,那是我自己家的物品!”六年级学生叶一辰在分享他拆解过的物品时,提到了家里的电动理发器,这是他从小用到大的一件物品,他说,“每次我头发稍微长点,妈妈便会用它帮我理发,每次听到它理发时的声音、看到它工作时的状态,我就很好奇它为什么能理发、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
其实,在“拆客空间”
像叶一辰这样的学生并不少
他们不满足于学校准备的拆解物品
将视线瞄准了家里各类闲置
或损坏的物品
将这些物品带到学校后
借用“拆客空间”准备的工具
一一拆解
于是,便有了这些!
南京市中央路小学科学组长刘夕冉说:“我们鼓励学生们大胆拆解,也会为学生拆解物品提供场地和工具支持,学生在‘拆’环节中,通过所学,将物品的零件拆解下来,不仅能了解其中的结构,还能学习如何将零件按照标准分类归纳,建立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他们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
陆文琦进一步解释,每一个物品都是由相互影响的事物集合而成;零件结构是系统中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及链接关系。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技术工程领域,都可以通过观察其性能和特点了解其内在的结构和系统组成。学生们在拆解后,老师们也会引导他们去研究这些零件、部位的作用,从而逐步让学生了解其中内部规律。“拆”与“研”,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拆客空间”最重要的部分。
做一做
我能创造新物品!
“拆客空间”的意义不在于“拆”
而在于多学科融合
在于创造
通过拆解实物
学生们了解了事物的内在结构与原理
培养了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让学生们从“拆”开始
逐步走向“创造”
“通过‘拆客空间’,我能更加大胆地去想象、去创造!”叶一辰从小就对宇宙、星球很好奇,浩瀚无垠的宇宙深处是否还有和人类一样的高智慧生物?如果有,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会如何交流呢?
好奇与想象如果不能实现,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多可惜的事情!叶一辰是幸运的,通过“拆客空间”,他的想象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于是一座火星上的 “宇宙智慧生物交流中心”便成为了“现实”。从构想到设计到制作,叶一辰充分利用了在“拆客空间”的所学,将家里闲置的彩色卡纸、废旧塑料瓶,经过裁剪拼接,让它们摇身一变,成了梦想在现实中生根发芽的模型。
除了叶一辰
还有更多学生将“拆客空间”所学
运用到亲手创造中来
陆文琦介绍,自“拆客空间”项目启动,在专家的启发引领下,学校便开始了“促进儿童设计思维生长的拆客空间”项目研究与实践,旨在让学生“用儿童的方式,创意设计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地实践摸索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反思、应用和迁移,在探究活动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综合素养获得提升。
陆文琦说:“我们打造这个以‘支持好奇心变现’为主题的‘拆客空间’,就是为了顺应儿童好奇心,让儿童开展真研究,并将自己的所学运用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建设中,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立志成为科学家、航天员,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学校的‘拆客空间’研究曾入选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还走进了由教育部等部委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学教育直播间’,科学教材主编郝京华教授评价说,拆客空间是一种非常好的工程技术教育模式。今后,学校也将继续深化‘拆客空间’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推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发展,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让他们的探索旅程永无止境。”
来源:玄武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