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收费 6000 多万!华与华助力西贝崛起,如今却遇到信任危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1 02:00 1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但其实在最近西北的风波中,还有一个公司引发的热议,正在被广告行业内所密切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但其实在最近西北的风波中,还有一个公司引发的热议,正在被广告行业内所密切关注。

近期关于西贝与罗永浩的争论,却把“幕后军师”华与华也推上了风口浪尖。

罗永浩9月16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华与华创始人华杉已向其道歉。华与华的这一举动迅速引发公众的热议。

华与华原本是为了客户西贝“站台”,最终却因态度反转而被公众质疑“背弃立场”。这家曾以“超级符号”理论闻名的营销公司,突然之间陷入了信任危机。

时间回到2013年,西贝与华与华正式建立合作关系。

西贝当时正处于转型期,希望从一个西北地方餐饮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全国市场。华与华为其设计了“I♥莜”超级符号,主张通过极简元素强化品牌识别,当年还推动了西贝红白格子桌布、菜品命名等一系列系统升级。

在这十年间,西贝从不到20亿元营收增长到超过60亿元,门店扩张至约350家,成为全国性的连锁品牌。

华杉曾公开表示,西贝是他们第四个合作超过十年的客户,累计收费超过6000万元,平均每年咨询费超600万元。

西贝的出名,也让华与华借此一战成名。原本主攻制药行业的他们,在完成西贝项目后,迅速转向餐饮赛道,客户名单中陆续出现海底捞、华莱士、蜜雪冰城等一线品牌,年营收达到3亿元左右,一跃成为餐饮咨询领域的头部。

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崩塌,往往反映在一件小事上。

最近公众围绕“西贝预制菜”的争议升温,华与华创始人华杉公开发文,支持老客户贾国龙的立场。

然而就在风波未平时,他又立刻向罗永浩道了歉。这一前后不一的态度,引发了行业内部对其专业性与客户忠诚度的怀疑。

胜利鸟咨询总监朱瑞士在接受《21世纪商业评论》采访时表示:“华与华的道歉,不仅伤害了已有的客户,也让潜在客户质疑其是否在关键时刻会背弃合作关系。”

华与华此前一直强调客户是“主动找上门”的,强调自己不拉客户、不竞标,全靠方法论和口碑。

但经过这次西贝风波后,有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原本由华与华出身的创业者,在谈的项目因这场风波被客户中止。

不再和华与华合作,不是品牌的头脑一热,而是企业在权衡利弊后的理性选择。

在营销咨询行业,信并不是任何比创意更核心的资产。一旦客户开始担心其“是否能在舆论压力下坚持专业判断”,合作的风险就会立刻增加。

华与华以“超级符号”理论著称,强调用最简单的语言和图像,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比如“晒足180天,厨邦酱油美味鲜”、“一吃海底捞,马上没烦恼”,都出自这个公司之手。

尽管获得了一定成绩,但这种营销方式也被批评为“审美粗糙”。

华与华曾为泸溪河设计的“大掌柜”Logo,以创始人光头形象为原型,被网友批评“太丑”“太土”。华杉的回应是:“我们要的是让人记住,而不是让人欣赏。”

传播效率与品牌形象之间,本是相互形象的。当一个品牌长期用“洗脑式”符号与消费者沟通,固然能短期提升记忆度,但也可能会损害品牌形象。

华与华内部强调“学习比业务重要”,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企业,才能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

华杉曾表示,客户与他们合作时间越长,价值才越大,短期合作基本看不出效果。

对企业而言,长周期合作确实能带来稳定性,但也可能导致路径依赖。

一旦咨询公司在关键时候“掉链子”,企业也会很难马上做出调整和止损。

从这些事不难看出,华与华这次的事件不是一次简单的站队错误,也不是专业问题上的失败,而是客户在信任方面的怀疑。

华与华帮助西贝走到今天,这是事实。但在公众与客户面前,咨询公司需要的不只是光鲜亮丽的成绩,更要在关键时刻和客户站在一起。

咨询行业的关键不是方案有多好,而是在人。企业间真正长久的合作,是要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