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岁那年,我走出高中校园,成为一名民办教师,就迈入神圣的教育殿堂,在小学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努力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去开启学生的聪明与智慧,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去熏陶学生稚嫩的童心,用良好的教师形象吸引启迪学生,用优秀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真挚的情感亲和学生,用真
作者侯省彦第二排左三
18岁那年,我走出高中校园,成为一名民办教师,就迈入神圣的教育殿堂,在小学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努力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去开启学生的聪明与智慧,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去熏陶学生稚嫩的童心,用良好的教师形象吸引启迪学生,用优秀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真挚的情感亲和学生,用真诚的微笑面对学生,决心做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我自豪,父母高兴,兄弟姐妹脸上常洋溢着笑容。作为一名民办教师,时刻听从党召唤。20岁那年,我被组织上调入全镇最偏僻的一所高塬小学任教。这所学校非常简陋:没有房子,也没有围墙,只有几孔土窑洞。学校的前面是条大沟,侧面是个深渊。学生的课桌全是土坯砌成的,桌面用混凝土抹平。凳子是把一根根圆木从中间划开,板面向上,凸面向下,两头栽个桩,把板面钉在桩上。窑洞前面的一片开阔地上,一副木制的简易篮球架孤零零的站着,透露出一丝凄凉。
校长将我安排住在教室隔壁的土窑洞里。入夜,秋风吹着门外的树木,发出呜呜的响声,宛如附近乱坟岗中鬼魅的哭泣。雨夜,豆大的雨点敲打着门窗,好象听到深谷中野兽的吼叫,使我久久不能入睡。黑夜,当我入睡后,窜在睑上的老鼠把我惊醒时,使我吓出了一身冷汗。
校长说,你年轻,又有知识,就代毕业班语文兼班主任吧。我没有推辞,便踊跃地接受了任务。
一天深夜,突然校园火光冲天,我披衣快速下床,出门去救火。谁知打开门一看,全是本村或外村的老太婆。她们点燃蜡烛,焚香烧纸。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经打听才知道,那天是八婆庙会。我们学校就设在八婆庙宇内。在打倒牛鬼蛇神的那个年代里,老人们只能在深夜里隐蔽活动。第二天清晨起床后,校园里到处都是焚烧过的纸灰。我怕对学生有影响,拿起扫帚很快清扫完毕。
在生活上,村干部对我很关心。高塬地区冬天特别寒冷,工作不到两个月,就患上关节炎,两膝盖疼痛难忍,行走不便。村干部知道后,选派了村子里的能工巧匠,给我独自一人盘了个土炕,大队农场的麦草垛子供我烧炕之用。从此,坐在热炕上备课,批改作业。还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排练文艺节目,把学生带到农田大会战的现场向社员们慰问演出。
在高塬工作,生活用水特别困难。校园内有一口窖,天下雨时,我将宽敞的校园打扫干净,用铁锨修好流淌雨水的小渠,把雨水引入窖里。第二天就取水做饭、洗脸。有一次,洗脸时,将水倒进脸盆,看见脸盆内有许多红红的小虫子在蠕动。我忙问当地老人,他们说窖水就是那样,沉淀一段时间发酵后,就能饮用。每下一场雨,窖里收积的雨水只能吃一两个月。
那年入冬以来,已有两个多月天没有下雨。一天,窖里没水了,无法生活,暂时到学校隔壁的村民家里取水做饭。但第三次取水时,村民却说:“我家窖里的水也不多了,你们另想办法吧!”当时正好冬灌,村干部派人将冯家山水库冬灌小麦的水引入学校园内的窖里,沉淀一夜,第二天就用水做饭。饭后约摸十分钟,只听见我的肚子咕咕直响,胀得难受。我认为自己患了一种怪病,急忙到村医疗站找医生。医生说:“是窖水没发酵过,用它做饭,吃了就起胀。”
一个星期三的下午,去镇上开会,内容是安排体育比赛的有关事宜。会议结束后已是18点多了。我徒步15里路,行至高塬下,已是伸手不见五指,便在高塬下的一个小商店里购买了一把手电,沿着高坡上崎岖小路拨草而行。行至半坡上的那块坟地时,突然手电灯泡一闪,怎么也不发光了,凄厉的猫头鹰在头顶的树枝上叫声不止,我毛骨悚然,心里恐惶极了。我硬着头皮摸黑拨草爬行,到了学校已是10点多了,浑身上下全被冷汗浸透。
那时的民办教师,一个月只领3元钱的补助费,其余由生产队一年计2800个劳动工分,同社员们一起参加年终决算,进行分红。当时,10个劳动工分为一个劳动工日,一个劳动工日0.73元,在我们当地还算不错。虽然民办教师生活比较清贫,但我凭着满腔激情,一颗红心,去干工作,去努力奋斗,心里感到自在,也很坦然。从此,我为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0岁那年7月,我被共青团常兴人民公社委员会授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极分子”的称号;23岁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6岁那年,担任小学校长,给学生们教语文、数学、自然常识、音乐、体育、手工劳动等课程,一周21节课。我深知:每个孩子都是一粒藏在贝壳里的珍珠,而打开贝壳让珍珠发亮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钻研业务,努力工作,积极上进,尽职尽责给学生传授知识,所带小学毕业班语文成绩连年夺魁。我所在的小学6名教师,全是民办,只有我一人是外村的,年终没有什么待遇。28岁那年,被眉县教育局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从此,为我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作者简介:
作者侯省彦
侯省彦,陕西省眉县人。凤翔师范九一级学生,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百姓学习之星”、陕西省“最美五老” “陕西好人” “2024年岗位学雷锋标兵”,宝鸡市“百姓学习之星”,宝鸡市优秀讲师、宝鸡市中共党史专家库专家,“宝鸡好人”,曾荣获宝鸡市关工委“功勋奖”和中共宝鸡市委精神文明办、宝鸡市关工委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奖状以及奖章。其事迹《陕西日报》《陕西关心下一代》杂志,《各界导报》《宝鸡日报》连续报道,中央以及省市县广播电视台连续播放,并载入《宝鸡市关工委志》《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志》《凤师校友名人100》文集。
来源:扶眉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