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佟红艳教授/钱劼靖主任团队在《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上发表了题为“Efficacy and safety of 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TransplantCellTher|佟红艳/钱劼靖团队发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带血输注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II期研究结果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佟红艳教授/钱劼靖主任团队在《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上发表了题为“Efficacy and safety of 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umbilical cord blood infusion in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a prospective phase II clinical tri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旨在评估脐带血(UCB)输注联合高龄(年龄≥40岁)半相合供者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常受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延迟植入和移植相关死亡率高的限制,尤其是在供者年龄≥40岁时更为明显。脐带血输注可通过促进免疫耐受和造血恢复来减轻风险,但其在高龄供者移植中的有效性仍缺乏足够的研究。
01 研 究 方 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试验,研究共纳入45例诊断为髓系或淋巴系恶性肿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来自≥40岁供者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外周血干细胞)+ 1单位UCB(HLA配型≥5/10,TNC≥1.5×10⁷/kg,CD34+≥1.0×10⁴/kg),并在移植后24 h内输注脐血。主要研究终点为移植后100天II-IV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造血植入、总生存(OS)、无病生存(DFS)、无GVHD/无复发生存(GRFS)、复发累积发生率(CIR)、非复发死亡率(NRM)和不良事件(AEs)。
图 1 患者入组和研究流程图
02 研 究 结 果
本研究于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期间完成患者入组,中位年龄为27岁(范围18-65岁),包含男性30例,女性15例。疾病诊断包括髓系恶性肿瘤26例(57.78%),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6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1例,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1例;淋巴系恶性肿瘤19例(42.22%),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7例,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获得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 12天,范围10-20天),大部分患者获得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 13天,范围8-37天),仅1例患者(2.22%)出现血小板植入失败,4例(8.89%)出现延迟植入。II-IV级和III-IV级急性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22.29%和8.89%,中重度慢性GVHD的2年累积发生率为10.41%。2年复发累积发生率为11.49 %,非复发死亡率仅为2.44 %。预计2年OS、DFS、GRFS分别为95.39 %、86.24 %、76.59 %。研究中感染性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EBV病毒血症发生率较高(88.89%),但仅1例(2.22%)发展为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且该病例经治疗后实现缓解,CMV病毒血症发生率为42.22%,不良事件与预期一致。
图 2 显示移植结果的Kaplan-Meier曲线与累积发生率曲线
图 3 半相合和脐带血移植物的剂量植入关
03 研 究 结 论
研究数据显示,采用高龄供者联合脐带血输注的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可取得良好生存结局,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和复发率均较低,疗效与使用年轻供者的移植方案相当。这表明,对于缺乏年轻供者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haplo-HSCT联合UCB输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不仅造血恢复迅速、GVHD发生率低,且总体生存结果良好。该策略为供者来源受限的临床情境提供了可行选择,有助于推动单倍体移植在老龄化患者群体中的更广泛应用。
文章、图片转载自浙一血液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二哈爱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