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正值丰收时节。走进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麻地沟村,一排排现代化温棚整齐排列,在阳光照耀下泛着淡淡的蓝光。麻地沟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的“菌菇工厂”内,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独特的菌香,平菇、黄金菇正从菌棒中奋力“钻出”,迎来丰收季。
金秋九月,正值丰收时节。走进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麻地沟村,一排排现代化温棚整齐排列,在阳光照耀下泛着淡淡的蓝光。麻地沟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的“菌菇工厂”内,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独特的菌香,平菇、黄金菇正从菌棒中奋力“钻出”,迎来丰收季。
“9月是黄金菇采摘的高峰期,今年的长势非常好,日均采收量超过500斤。”公司负责人宁勇志一边对上门服务的国网海东供电公司民和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员张磊磊、唐海东介绍,一边掀开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大棚帘子。棚内空气湿润,菌香扑鼻,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将形似“金虫草”的黄金菇装入保鲜框中。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民和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员正在了解食用菌长势。赵梅芳 摄
2021年2月,麻地沟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流转土地19亩,建设了1栋阳光钢架温棚、5栋冬暖式日光温棚、1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车间、保鲜库及冷库各1处、原材料堆放场和产品展示厅。民和县供电公司在项目初期便组织专人走访,了解用电需求,量身定制供电方案。当年8月底,企业加工生产线顺利通电并投入运营。
“黄金菇很‘娇贵’,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苛刻。不同阶段需要精准调控。比如菌丝萌发期,棚内温度需维持在22℃至26℃,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菌丝生长,甚至造成污染。”宁勇志一边介绍,一边指着棚内的恒温控制和物化设备。
大棚内,自动喷头持续喷洒细密水雾维持湿度,恒温设备精准调控温度,避光装置有效隔绝直射光线。从恒温培育、自动调湿到通风换气、避光防护,每一环节都在稳定电力的支撑下有条不紊地运行。
每年7月至10月底,是黄金菇的集中采摘和冷链运输时期。随着生产作业密集开展,这一阶段也是基地用电负荷最高的时段。对此,民和县供电公司“因企施策”,加大对供电线路和设备的巡检频次,密切关注天气预警信息,制定恶劣天气应急预案,为菌菇丰收提供全方位电力保障。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民和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员正在为食用菌培育种植基地检查用电设备。赵梅芳 摄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加工工艺持续提升,2024年,公司新启用一批黄金菇烘干设备。“烘干环节包括脱水定型、低温干制、热风输送、恒温调控,全靠电力‘托底’保障。”宁勇志说道。得知企业新增设备后,民和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主动上门勘测新增用电负荷,优化配电线路布局,并向工人普及安全用电知识,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如今,麻地沟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已带动民和县巴州镇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预计2025年,公司年产量将突破100吨,实现经济效益约55万元。
民和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民和县供电公司将全面落实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电韵河湟”品牌建设目标,持续开展“五心暖民”服务,建立“一基地一档”动态巡视机制,明确客户经理责任人,推行24小时响应机制,确保客户诉求30分钟内响应,全力护航菌菇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杨启红、赵梅芳、祁凯凯)
(责编:杨启红、张莉萍)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