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太奶奶驾到,统统闪开!短剧女王李柯以杀疯了,95花危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0:08 1

摘要:当许多人还在为传统长剧里的爱恨情仇买单时,一股来自短剧赛道的浪潮已毫不客气地卷走了大众的注意力。

2025年的影视圈,风向真的变了。

当许多人还在为传统长剧里的爱恨情仇买单时,一股来自短剧赛道的浪潮已毫不客气地卷走了大众的注意力。

而站在这波浪潮顶端的,竟是一位名叫李柯以的00后姑娘。

她主演的《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不光名字带梗,内容更飙——全网话题冲破20亿,播放量高达30亿,直接让她坐上“短剧一姐”的位置,想低调都不行。

你也许要问:一个北京服装学院广告专业毕业、之前只在些小制作里客串的姑娘,凭什么?

答案可能就藏在她那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劲儿里。

《太奶奶》设定相当上头:一个外表十八岁、灵魂却来自1955年的女数学家,顶着一头粉红色高马尾,穿着学院风百褶裙,一开口却是航天理论、集体主义——这种跨次元混搭,竟被她演出了奇异的可信度。

据说,李柯以每次开拍前都自个儿埋头写上万字人物小传,连“角色小时候吃没吃过麦乳精”这种细节都不放过。她不是在演戏,简直是在做角色考古。

但真正让她杀出重围的,是那种“甜脸狠心”“又A又接地气”的反差魅力。

比如她另一部爆款《夫人她专治不服》里:前一秒她用高跟踩碎对手的自尊,后一秒就蹲马路牙子啃烤红薯。

这种“霸气侧漏+人间烟火”的组合拳,打得观众直呼过瘾,有人说:“看她演戏就像吃火锅——辣却停不下筷!”

李柯以的异军突起,无疑给还在古偶、现偶领域“内卷”的95花们敲了次警钟。

不是她们不努力。赵丽颖的《与凤行》热度不低,但评分勉强及格;杨紫的《长相思2》开分未达预期,弹幕里不少观众吐槽“套路疲劳”、“替身文学能不能少点”。

但这些作品缺的,或许正是一种“真实的共鸣”。

当大部分长剧还在发“工业糖精”、复制经典桥段时,李柯以干脆把短剧变成一场社会实验+知识轻课堂:

她用数学思维帮家族搞航天;

她把“御剑飞行”改编成现代外卖;

她把穿越梗拍出科普味、把老题材讲出新态度。

年轻人不是不爱看内容,只是不爱看“老套的内容”。

如今,李柯以的脚步并没停在短剧。

她已接下新华社出品的历史单元剧《华夏美人图之卓文君》,尝试跳出舒适圈,迈进正剧领域。

消息一出,有人喝彩也有人担心:那张甜妹脸能撑起卓文君的才情与风骨吗?会不会让人一秒跳戏?

但这步棋,走得聪明。

历史正剧一直是演员寻求转型、积累口碑的经典路径。对她而言,这不只是拓宽戏路,更是一次面向主流观众的郑重自我介绍。

不过挑战也随之而来。

虽然她的公司凭借“太奶奶”系列一跃成为行业标杆,但问题也开始浮现:同类题材扎堆、套路化明显、观众审美疲劳初显……有人调侃“十个本子八个撞梗”,而她坚持的“万字小传”创作模式虽能保质量,却难保量产之后不走样。

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可能快。

更何况,95花们也没闲着。杨紫的《长相思3》已在路上,虞书欣的《永夜星河2》定档暑期,她们依旧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和制作资源。

长剧市场不会轻易让出王座,而短剧观众也越来越挑剔——下一部如果还是“穿越+逆袭”的老配方,也许弹幕真会飘过:“太奶奶,这次该退休啦!”

李柯以的出现,绝不是偶然。

她精准捕捉到了年轻人渴望新鲜、拒绝注水、尊重智商的内容取向。她用“较真”对待角色,用“混搭”打破套路,用“反差”制造记忆点——而这些,恰恰是当前市场最稀缺的创作特质。

她的崛起,更像一个信号:

内容行业的游戏规则正在重构。观众不再盲目追随IP或顶流,而是渴望那些能带来惊喜、尊重他们时间的作品。

短剧与长剧、新面孔与旧顶流,这场关乎注意力的对决,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无论谁赢,最终的赢家,也许是——终于有了更多选择的我们。

来源:局外人看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