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严女士拥有一件珍贵的家族传家宝——一枚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双龙戏珠寿字币。这枚钱币代代相传,见证了严家几代人的风雨与沧桑。据严女士的祖母回忆,这枚钱币是当年家族中的一位长辈在晚清时期获得的,一直被视为家族的幸运符,悉心保管至今。严女
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严女士拥有一件珍贵的家族传家宝——一枚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双龙戏珠寿字币。这枚钱币代代相传,见证了严家几代人的风雨与沧桑。据严女士的祖母回忆,这枚钱币是当年家族中的一位长辈在晚清时期获得的,一直被视为家族的幸运符,悉心保管至今。严女士自小就对这枚带着历史痕迹的钱币充满了好奇,每当家中长辈讲述起它的故事,她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与敬畏。
这枚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双龙戏珠寿字币,其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正面珠圈内镌刻着端庄凝重的“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则环绕着“广东省造”及“库平七钱二”等字样,展现出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背面更是匠心独运,珠圈内一个大大的“寿”字居于中心,珠圈外,两条神龙腾云驾雾,盘旋飞舞,相互追逐一颗璀璨的龙珠,这便是著名的“双龙戏珠”图案,龙身鳞甲分明,细节之处尽显工艺之精湛。随着时间的流逝,钱币表面形成了一层温润的包浆,更添了几分古朴与韵味。
这枚钱币的铸造背景深远,意义非凡。它诞生于清光绪年间,因纪念慈禧太后七十寿辰而铸,所以铸额不大,相当稀少,大多奉献给清廷或赠于当时的达官显贵,见于民间流通的很少。在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使得中国传统的货币制度受到严重冲击。为抵制外洋银元,减少白银外流,清政府被迫同意在广东等地试铸银元。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采纳英国汇丰银行的建议,停铸面值七钱三分的银币,改铸七钱二分。这一改变不仅是为了与国际市场接轨,更是为了提升中国银元的竞争力。而这款双龙戏珠寿字币的铸造,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更是研究晚清货币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如今,随着收藏市场的日益繁荣,此类稀有钱币的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日益凸显,成为众多藏家争相追逐的宝物。
严女士决定出手这枚钱币,并非出于经济压力,而是希望它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继续讲述那段光辉的历史。她深知,这枚钱币不仅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荣耀,更是一件珍贵的文化遗产。她希望通过这次转手,让更多人了解和珍视这份历史遗产,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交易获得的收益,用于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和公益事业。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使得严女士选择了通过推文进行宣传。推文不仅能够迅速吸引到潜在买家的关注,还能让更多人了解到这枚钱币背后的故事与价值。她相信,通过推文的广泛传播,这枚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双龙戏珠寿字币,定能找到一位真正懂得珍惜它的收藏家,继续传承着它的历史与文化。
来源:钱币鉴宝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