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逐渐升高,当心虫媒传染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8 10:01 1

摘要:疾病描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俗称“蜱虫病”,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又名大别班达病毒)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我省疫源地呈现逐年扩大趋势,蜱虫在山区、丘陵、草地多见。病例发病前多从事种地、割草、采茶等工作。淮安区未发现病例但经监测有蜱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撒欢的好时节!

但您可知道,当您沉醉于“草长莺飞二月天”的诗意时,

多种传染病媒介生物正对着咱们虎视眈眈!

目前已知蚊子、蜱虫、恙虫、蝇等多种节肢动物,可以传播多种疾病。

蚊子可以传播疟疾、黄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疾病。

蜱虫可以传播莱姆病、蜱传脑炎、回归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疾病。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虫媒传染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疾病描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俗称“蜱虫病”,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又名大别班达病毒)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我省疫源地呈现逐年扩大趋势,蜱虫在山区、丘陵、草地多见。病例发病前多从事种地、割草、采茶等工作。淮安区未发现病例但经监测有蜱虫的存在。

传播途径:蜱为主要传播媒介,也可通过接触急性期患者或患者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传染。

典型症状:典型症状有发热、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及疲乏无力,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及腹泻,重症患者可因脏器损害而死亡。

防治核心信息:

1. 该病患者一般预后较好,但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医务人员要提高诊断、发现和报告的意识,防止病情延误。流行季节有野外劳作活动史或疑似被蜱虫叮咬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

2. 急性期患者及重症患者的血清病毒载量水平较高,传染性也较强,密切接触者具有高危感染性,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

疟疾

疾病描述: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传播途径: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也可经输血感染。

典型症状:发病的典型症状是周期性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恶性疟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防治核心信息:

1.从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流行区回淮后,如果出现了疟疾典型症状,要及时就诊,就诊时必须主动告知医生有疟疾流行区旅居史,医务人员也要主动询问患者是否有高疟区旅居史,以便及时确诊和规范治疗。

2. 到疟疾流行区从事室外工作,要穿长袖长裤,房间安装纱门纱窗,避免被蚊子叮咬,保护自身健康。

疾病描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分布在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00多个国家流行,其中,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流行最为严重。国内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份。在我国,登革热尚未形成稳定的地方性流行,以输入引发本地传播为主要特征,疫情规模受全球登革热疫情影响。

传播途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典型症状:典型症状有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

防治核心信息:

1.从登革热流行地区返回本地后,若两周内出现发热,并伴有全身疼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说明外出史。若确诊登革热,应配合当地卫生部门住院隔离治疗,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家人。隐性感染者也会造成登革热传播,因此所有登革热疫区返回人员,两周内都应继续做好防蚊措施。

2.登革热与流感等传染病症状相似,实验室检测是确诊的关键。对疑似登革热病例,应及时开展病毒检测,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预防虫媒传染病

避免前往虫媒传染病暴发的地方计划出门旅行时,应尽可能避开已知的流行性虫媒传染病的所在地。

穿合适的衣服进行户外露营、探险,可通过穿长袖衬衫、长裤、靴子和帽子来尽量减少暴露的皮肤区域。衬衫应塞进裤腰,把裤子塞进袜子里,穿封闭的鞋子而非凉鞋,这些都有助于降低风险。在衣服和装备上使用驱虫剂或杀虫剂(如氯菊酯)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检查蜱虫在户外活动结束时,应检查身体和衣服上是否有蜱虫附着;及时清除附着的蜱虫可以防止感染立克次体等病原体。

使用蚊帐若住在缺乏纱窗和空调的旅店或露营环境里,蚊帐可以提供必要的保护。未到达地板的蚊帐应塞在床垫下。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处理的蚊帐可提高保护效能。

使用杀虫剂和驱虫剂这些产品中的活性成分,如甲氟氰菊酯和烯丙菊酯等,可防止蚊虫叮咬。喷雾气溶胶可以清除房间内的蚊子,驱虫剂可将蚊子从限定区域内驱赶走。

特别提醒

如怀疑罹患以上虫媒传染病,及时就医并详细告知医生疑似患者的职业、外出旅居史、类似症状病人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以便医生做出正确诊断,防止疾病传染其他人。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