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看起来就是一对平常的老夫妻,坐在角落里,没什么人打扰。不对,应该说,是没人想去打扰。那种平静太显眼了。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在一家普通餐馆里吃饭。
有人认出了他们。
这事被发到了网上。
他们看起来就是一对平常的老夫妻,坐在角落里,没什么人打扰。不对,应该说,是没人想去打扰。那种平静太显眼了。
两人都六十多了吧。时间在他们身上走得不算快,但也没留情面。
山口百惠早就不是当年的少女了。她退出的时候太彻底,彻底得像个传说。
三浦友和倒是一直在演戏,只是年轻观众未必认得他。
他们很少一起露面。这次算是难得。
网上流传的照片拍得模糊,隔着一段距离,像是不敢靠太近。那种距离感挺好,保留了某种东西。
餐馆的灯光偏黄,照在桌面上。他们点的东西看起来挺简单,不是大餐。
有人觉得这算是一种幸福。隐退几十年,还能和同一个人吃饭,走在街上也没引起混乱。
也可能他们只是饿了,找地方吃个饭。
这事能传开,说到底还是因为怀念。怀念那个时代,或者怀念自己。
他们没回应,估计也不会回应。
一顿饭而已。
山口百惠今年六十六了
她在街上走
格子衬衫外套松松垮垮地罩在身上 斜挎包带子勒得有点紧 人微微驼着背 脚步带点内八字 混进人群里就找不着了
时间这东西从来不打招呼
你记得她穿水手服的样子 记得她笑起来的虎牙 记得她唱秋樱的嗓音 然后一抬头 她已经是这么个普通老太太了
不对 也不能说普通
那种走路的姿态里 还留着点舞台上的习惯 可能是膝盖旧伤 也可能是长年累月的身体记忆
但没人会停下来研究这个
她穿过斑马线 格子外套被风吹得鼓起来 像某种收起的翅膀
三浦友和那身灰色毛衣配白裤子,简单得让人忘了年代。
他比山口百惠年长七岁,两人并肩走着,他却显得更高,更挺拔。
七十出头的人还在外头奔波养家,体力活没少干。
说不定日常还保持着锻炼的习惯。
结果就是,年纪反倒成了个模糊的数字。
人看上去比岁数年轻,这种事不算稀奇,但放在他身上,像一种沉默的注解。
三浦友和的背影,看不出七十多岁的痕迹
他们常一起吃饭逛街
购物袋总在他手里,从不让山口百惠碰
这种习惯坚持了几十年
感情不需要大声宣告
藏在提购物袋的指节里,藏在并肩走路的节奏里
东京的街道变了很多次
他们走路的姿势没变
大概所谓相守,就是不肯松开的手腕
和永远提前半步的遮挡
东京街头那个下午大概没什么特别。
一个中国游客认出了他们。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并排走着。
粉丝的手抖得厉害,相机都握不稳。
他按了两次快门,然后停下来。
最后选择把镜头盖拧了回去。
这种克制现在很少见了。
网上有人提起这事,语气里都是理解。
遇见传奇本身已经足够。
何必再凑近去确认一遍。
他们消失在涩谷的人流里。
像水消失在水里。
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是电影里的血疑情侣。
后来他们成了生活中的伴侣。
四十多年一直好得让人羡慕。
山口百惠是八十年代的樱花女神。
这个称呼现在听起来有点年代感。
但那种形象很具体。
她属于一个很确定的时代。
不对,应该说是一个时代的某种象征。
那种清晰的存在感现在很少见了。
黑白电视播《血疑》那会儿,屏幕前不少人盯着大岛幸子掉眼泪
她眼睛亮,虎牙一露就戳中人
十三岁唱《回转木马》红了
十五岁演《伊豆的舞女》,那个叫阿薰的姑娘
日本年轻人看得发怔
七年时间拍了十八部电影
三十多张单曲卖出去上千万张
那时候东南亚的市场基本被她占完了
武道馆开演唱会粉丝能把墙挤破
Oricon排行榜常年第一位
说是印钞机也不夸张
二十一岁那年她突然说要结婚
然后就直接不干了
山口百惠十五岁拍巧克力广告,遇见了三浦友和。
他比她大七岁。
这事后来看像个伏笔。
《伊豆的舞女》里有一场雨戏。拍完,三浦第一个递毛巾给她。不是导演,不是助理,是他。《潮骚》的时候,他们已经被称作黄金搭档。观众眼里,他们早该在一起。
但一开始,或许只是他顺手的一个动作。
很多关系都这样,起初寻常,后来才显得重要。
人们总归愿意相信爱情。尤其是他们那样的爱情。
1976年的事。友和递来一张纸条,上面是电话号码。她捏着它犹豫了整整半个月。
电话终于拨了出去。
那之后两人靠电话联系。避开公司,避开所有眼睛。那时候的经纪公司对付艺人恋情都一个路子,硬拆。他们没明着对抗,但也没分开。
这事现在听起来有点老派。纸上写号,心里记挂,线那头有人听。不像现在,什么都快,什么都藏不住。
他们算是躲过了一场风雨。也不能说躲,就是换了一条路走。风雨还是风雨,只是没淋到他们身上。
1979年,山口百惠在台上说了句谈恋爱了。
台下的人像被抽走了魂。
婚礼那天碰巧是她母亲生日。
白纱穿在身上,她笑得很干净。
后来她叫三浦百惠。
再后来台上就没这个人了。
山口百惠在自传《苍い时》里写过童年。
那种日子她不想让孩子再尝。
她是早产儿。
母亲山口正子靠做手工活带大她和妹妹。
钱总是不够用。
那个男人有家庭。
骗了她母亲之后人就消失了。
后来还借女儿名义要钱。
近乎勒索。
她后来是从新闻上知道自己身份的
私生女这个词带着一种冰冷的距离感
童年缺失的东西往往会在成年后加倍索求
她想要一个完整的家 近乎偏执
彻底离开公众视线之后 生活重心彻底转移
学着做饭 缝补衣物 研究怎么当个全职太太
这些琐碎日常反而成了她最用心的领域
三浦友和在自传《相性》里写过一句很重的话
她说把所有事情都托付给我
我得证明自己配得上
他为此许了三个愿
五十一岁前把烟戒了
绝不在外面找人
拼了命也要把这个家撑起来
抽烟是结婚后开始的
十几年下来早就离不开了
头几年日子确实不太好过
百惠搭档这个身份突然就没了
友和从青春偶像变成银幕上的坏男孩
收入也开始忽高忽低
不对 应该说根本没高过
那时候的胶片总带着点发霉的味道
他在片场一根接一根地抽
烟雾飘过打光板时像极了那些摇摇晃晃的日子
山口百惠存了四亿日元
这笔钱花起来没见她手软
公婆要赡养 孩子要抚养 房子要置换 开销像水一样流出去
八四年祐太朗出生 八五年贵大接着来
五口人挤在旧公寓 她挺着肚子照顾老人 那日子想想就够呛
泡沫吹得最大的那几年,他们在东京硬是买下一块地。
地价疯涨,旧公寓卖掉的每一分钱都砸进了首付。
剩下三十五年贷款,数字不小。
日子紧到连买菜都得盘算。
百惠后来卖掉了目黑区那一百平米。
她刚出道时候买的,算是梦开始的地方。
日本媒体聊过他们经济上的事
房贷压力确实不小
百惠要是愿意回来唱几场
那些账可能早就清了
但她没这么干
她彻底退了出去
以前是无数人盯着看的明星
现在推着婴儿车在菜市场挑西红柿
这种转变挺实在的
她做了十五年饭,一天三顿,装好送去学校。
儿子们出门,她就待在家里缝衣服,玩拼布。
偶尔翻出几张旧唱片,放来听。
三浦友和拍戏回来,常带一束花。
或者什么也不说,伸手揉揉她的肩。
三浦友和把烟戒了。
他开始玩陶土,手指沾满泥浆。捏造型时会叫妻子过来看,让她给点想法。山口百惠没反对,她找到了拼布的乐趣。一针一线给丈夫和儿子做衣服,每件都绣得密密麻麻。
那些针脚是看不太见的心事。
2019年,百惠六十岁。她出了本书,叫《时间的花束》。书写得淡,但人们终于瞥见那几十年的隐居,原来是这样过的。
那本书里收了70件拼布 说是日记也不为过
给朋友织的围巾 给祐太朗准备的婴儿毯 都留在里面了
销量快到三十万册 这个数字有点吓人
孩子大了以后 日子才算能喘口气
长子今年39 搞音乐这行 算是接了他妈的班
两年前他和牧野由依结婚 生了孩子
百惠当奶奶了
三浦贵大这个名字在演艺圈里不算响亮
他演过《Elpis》和《情侣酒店》
去年还参与了电影《Winny》的拍摄
这人没靠家里半点资源
硬是自己闯出来了
2020年他把房贷彻底结清
一辈子的血汗钱都砸在这房子上
如今他们搬出大宅子
换到乡下住小房子
说是怕给孩子添麻烦
也可能只是房子太大扫不动
山口百惠今年六十六
短发戴着发箍
口罩遮住大半张脸
只剩那双眼睛还留着当年的温柔
身材发福了
背也有点驼
时间这东西从来不讲情面
来源:宅了一只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