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句话,作为吃瓜群众的我这十几年都快听出茧子了。说实话,每次刷到他的新闻,我都是又兴奋又有点“怕”——兴奋的是又有大瓜可吃,怕的是这位爷的炮火也太猛了,谁都能怼,从不怯场。
“哎,你看罗永浩又跟人干起来了!”
这句话,作为吃瓜群众的我这十几年都快听出茧子了。说实话,每次刷到他的新闻,我都是又兴奋又有点“怕”——兴奋的是又有大瓜可吃,怕的是这位爷的炮火也太猛了,谁都能怼,从不怯场。
就在上个月,他一句“西贝全是预制菜还死贵”,直接把人家老板贾国龙逼得跳起来发誓:“一道预制菜都没有!官司可以打,生意可以不做!”好家伙,这阵仗,我隔着屏幕都闻见火药味了。
讲句真心话, 我一度觉得老罗是不是有点“维权上瘾”?但从2011年看他砸冰箱开始,到如今叫板餐饮巨头,我慢慢品出点味儿来了:我们不敢做的事,全让他一个人给干了。
第一战:西门子冰箱——教科书式的“行为艺术”维权
还记得2011年吗?那会儿微博才刚火起来。老罗家的西门子冰箱门关不严,这事儿放我们身上,可能骂两句“倒霉”就完了。但他不,愣是在微博上追着打了两个月,最后扛着三台冰箱去人家总部楼下,抡起锤子“哐哐”就给砸了。
这还没完,他居然还租了个剧场,开了场“砸冰箱交流会”。我当时看到新闻都惊呆了,心想这哥们儿也太能折腾了!但结果呢?巨头西门子低头道歉了。那一刻,我真心觉得,原来消费者的声音,真的可以这么响。
第二战:王自如——直播辩论的“祖师爷级”约架
2014年那场着名的优酷直播,我至今记忆犹新。科技圈博主王自如评测了锤子手机,指出了问题。一般公司可能发个律师函或者私下沟通就完了。老罗不,直接微博公开约架:“咱们直播,当面说清楚!”
那三个小时,简直是互联网史上的名场面。老罗逻辑密集,气场全开,虽然不少人说他“得理不饶人”,但说实话,那种当面锣对面鼓的把问题撕撸清楚的方式,后来再也没见过了。我一个朋友当时在做手机评测,看完直播手心全是汗,跟我说:“这行业以后不好干了,较真的人来了。”
第三战:俞敏洪——从伯乐到“敌人”的唏嘘二十年
这段最让人感慨。俞敏洪是他的伯乐,破格让高中辍学的他进了新东方,老罗也凭“老罗语录”成了初代网红。可后来,两人对簿公堂,老罗甚至公开骂俞敏洪是“铁公鸡”、“老东西”。
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是是非非外人难断,但从知遇之恩到公开决裂,这二十年,就像看了一场漫长的商业伦理剧。你说他忘恩负义?但他抨击东方甄选“欺压年轻人”时,又好像是在替打工人发声。这角色,太复杂了。
为什么我们一边嫌他“戏多”,一边又忍不住给他点赞?
因为这十四年来,他总能把我们每个人的那点“小委屈”,升级成一场关于公平和透明的公共讨论。
我们嫌外卖包装费太贵,不敢说;觉得预制菜不值那个价,不敢问;被大公司的条款坑了,懒得争。而罗永浩,就像那个我们想象中“最勇的自己”,抄起锤子( literal and figurative )就上了。
他也许偏执,也许好斗,但他确实让很多企业学会了一件事:今天忽视每一个消费者的声音,明天就可能有一个罗永浩扛着锤子站在你楼下。
来源:人类鉴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