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指出:实施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推广涉农产业“金融链长”制。
四川省银行业协会成员走村入户。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指出:实施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推广涉农产业“金融链长”制。
四川盆地“天府粮仓”建设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载体,依托"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金融工具正加速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进程中,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四川省保险协会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服务,深入开展金融助农工作,并卓有成效。
金融帮扶 点亮“结对”发展新引擎
在远离成都市800多公里的川西高原德格县八帮乡下八坞村的公路旁,看着最后一批香菇装箱、运载上车离开,李国军终于露出了满脸欣慰的笑容。去年9月,这位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四川监管局派驻下来的帮扶干部,跟着村民守着堆积如山的优质香菇而发愁,顶着零下15摄氏度的寒风,为牦牛过冬的草料和销路揪心。
雪域帮扶,关键在心。当听闻村干部想发展村集体经济却苦于没有渠道,帮扶工作队暗下决心,“一对一结对”传帮带,培育内生力量。他们请来省州县三级机关党员骨干、金融专家驻村“手把手教、心贴心带”,不仅授技能,更传递责任担当。在工作队的悉心浇灌下,村干部们迅速成长,从“跟着后面学”蜕变为“领着大家干”,如同风雪中扎根的格桑花,成为雪域高原上乡村发展中最宝贵的“内生火种”。
工作队充当“市场红娘”,精准对接销售渠道。短短数月,通过品牌塑造、优化包装、物流搭建,产品直销京粤等地。牦牛实现“抱团出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71万元;香菇从“愁销”到“热销”,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50万元。“娃娃们的读书生活费有着落了!”打包完最后一批香菇那天,驻村第一书记李凯难掩激动。香菇、牦牛产业为牧民带来超20万元的分红资金。
当工作队以真心换真情,与当地干部共谋发展、为解民忧共同奋斗时,改变已悄然深植在这片雪域。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四川监管局深入推进德格县定点帮扶工作,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水平提升等领域,帮助引进发展高原菌类种植、蓝莓种植示范基地等产业项目,帮扶建设八帮乡下八坞村夏季牧场道路和过河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助力八帮乡中心小学建设发展,不断增强当地内生发展动力。
德格县定点帮扶是近年来全省银行业保险业“结对”助力、倾情帮扶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按照“1家银行+1家保险公司+1个重点帮扶县”的结对帮扶模式,有100家银行保险机构分别与全省5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了稳定的结对帮扶关系,“点对点”为当地提供金融帮扶支持。
产品创新 绘就乡村振兴金融新画卷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近年来,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始终坚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全面融入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实践中,用金融“活水”浇灌出稳产增收的希望田野。2021-2022年度四川银行业社会责任工作认定结果揭晓,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凭借坚持扎根农村市场、服务乡村振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首次荣获“年度最佳乡村振兴金融机构”奖项。
协会牵头,企业发力,凝心聚力,形成一股良性的金融生态循环系统,源源不断地助力“天府粮仓”。
为了牦牛产业健康发展,在理塘县,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推出的“牦牛贷”支持小微企业,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体现了金融服务的突破与创新。截至2024年,“牦牛贷”为当地企业累计放贷760万元。交行四川省分行自2015年起与理塘县建立帮扶关系,通过“牦牛贷”等创新信贷方式为高城鹏飞牦牛肉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提供贷款支持,极大地缓解了企业在资金方面的压力。
为保障粮油稳产丰收,我省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出“四川粮油贷”,优化金融服务,支持种植户获得资金。截至2025年,该产品已发放贷款1.5亿元。这一创新举措旨在解决粮油种植户的金融需求,通过全线上便捷流程,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及时性和便利性。南充市嘉陵区的种植大户张某便是直接受益者之一,成功获批50万元的粮油贷,为丰产打下了基础。
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农房抵押、贷款一直是难题。2023年9月,绵阳创新推出全省首个农房财产权增信信贷产品“绵州农房增信贷”,推动农户“闲资产”变“活资金”,于2024年成功入选“四川省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并获评“四川银行业2024年十佳品牌传播案例”。该产品入选四川省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守粮仓、建良田、兴农房、强产业……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精准发力,为打造“天府粮仓”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