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已经突破2亿大关。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自由设计师、带货主播……这些常见的职业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灵活就业群体。但跟上班族比,他们的社保问题一直是块心病——要么按高基数交不起,要么想交却找不到合适的参保方式,不少人只能眼睁睁看
2024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已经突破2亿大关。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自由设计师、带货主播……这些常见的职业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灵活就业群体。但跟上班族比,他们的社保问题一直是块心病——要么按高基数交不起,要么想交却找不到合适的参保方式,不少人只能眼睁睁看着社保断缴。
现在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主要有两个绕不开的难题。
第一个是缴费压力大。目前大部分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只能选择“职工社保”里的养老和医疗两项,而且得自己承担全部费用,没有单位帮忙分摊。就拿一线城市来说,2024年职工社保最低缴费基数大概在7000元左右,按这个基数交,每个月光社保就得掏一千三四,一年下来就是一万五六。对很多收入不稳定的灵活就业者来说,这不是笔小数目,遇上单子少、收入低的月份,社保费就成了负担,只能先停缴。
第二个是参保选择太单一。现在灵活就业参保,要么按当地最低基数交,要么按更高的基数交,中间几乎没有过渡选项。比如有人月收入只有5000元,却得按7000元的基数交社保,相当于多掏了钱;还有人想只交养老保险,暂时先不交医保,可多数地区不允许单独选,只能两项一起交,又增加了额外支出。而且一旦离开户籍地去外地灵活就业,参保手续更麻烦,很多人嫌折腾就干脆不缴了。
针对这两个难题,有两条建议或许能帮上忙。
第一条建议是分档设计缴费标准,增加“弹性选项”。可以根据不同收入水平,把缴费基数分成好几档,比如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到社平工资的300%,中间多设几档,让灵活就业者能根据自己的月收入选。比如月入3000元的选最低档,月入8000元的选中间档,收入高的时候还能临时提档。同时允许单独选择参保项目,不想交医保的可以只交养老,等后续收入稳定了再补,这样能减少不少人的缴费压力。
第二条建议是简化异地参保流程,打通“线上通道”。现在很多灵活就业者在外地工作,却得回户籍地参保,来回跑太麻烦。其实可以依托社保APP,让大家在线上就能完成异地参保登记,不用再提交纸质材料。另外,还可以跟平台合作,比如外卖、网约车平台,让平台给愿意参保的从业者提供“代扣代缴”服务,每个月从收入里直接扣社保费,避免忘记缴费导致断缴。
这2亿灵活就业者,都是靠自己双手打拼的劳动者,他们的社保问题解决好了,不仅能让大家更有安全感,也能让灵活就业这个群体发展得更稳。
你身边有没有灵活就业的朋友?他们在交社保时遇到过哪些麻烦?如果这两条建议能落地,你觉得还需要补充哪些细节?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柚点小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