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老物件,图六是难以启齿的女性用品,全都见过的已经老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1 20:58 1

摘要:这些老物件对于我们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都见过,有的用过,即使没用过,也知道它是干啥用的。见过,用过的人都老了。它们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时代烙印。一代有一代人的物件,回忆时光的飞逝,感叹回不去从前的无奈。40年前老物件,满满回味儿!唉!昔日少年郎

这些老物件对于我们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都见过,有的用过,即使没用过,也知道它是干啥用的。见过,用过的人都老了。它们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时代烙印。一代有一代人的物件,回忆时光的飞逝,感叹回不去从前的无奈。40年前老物件,满满回味儿!唉!昔日少年郎,尔今白发翁!光阴荏苒,岁月沧桑!!

1、滑子是一种用坚固木料制成的工具,常用的材料有土槐木和扬槐木。滑子有大小之分,小的滑子通常用柏木制作,用于捆绑农作物秸秆和柴草。使用时,将绳子穿过滑子的圆孔,展开绳子,把秸秆或柴草放在绳子上,再将绳子尾部穿过滑子,用力拉紧,最后在滑子的尖头处打结,操作简便省力。大的滑子则用于人力车或牲畜拉的车上,用于运输大型或成堆的物品。

2、这个东西叫印章盒,也叫图章盒,手戳盒。过去领工资,重要文件签字后都要盖图章。这种盒子,有木质的,塑料的,金属的,石质的。现在,不多见了,!装印章的盒子,里面分两格,小格装印泥,长的装印章。这个玩意叫私章印盒过去人的私章随身带办事方便这个印盒一头是印水一头放章遇事随办!

3、架子车,以前生产队用的运输工具,我们这边叫板车、地排车,条件好一点就套上一匹毛驴拉车,大集体时,每个生产队里都有,叫“地排子车”

4、升子也叫印子,是量米粮的器皿,大的有斗,小的有叫角升,其换算是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角。

5、年画,在我小时候的寒假,我常在姥姥家过年。有一次,我看到一幅荷花仙子的年画,那仙子的眼睛竟然动了,持续了六七秒。我赶紧叫大人来看,但当我喊他们时,仙子的眼珠瞬间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大人们都不相信我看到的情景。

6、“越戴越经带”,既是产品名,又是广告语,绝了!我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卫生带那个,要洗净晒太阳消毒的,挂着晒。那个红色的带子,包装很像扑克牌,小时候还不识字淘气去邻居小卖部当扑克牌偷出来玩,打开一看傻眼了?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能用得上有算是日子过得去的人家

7、电唱机实际上是留声机的升级版。1980年,我当选为少年队大队长,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我需要前往大队部,首先进行眼保健操,随后是广播体操,这些活动都使用电唱机。而且是手摇式的,摇一次可以播放半小时。唱片材质有胶木和塑料两种,堪称正宗的老古董。

8、手推油印机。那时我帮助老师刻蜡纸,印制考卷。转眼间,半个世纪已过去。

9、补锅用的响器,其实更准确地说应称为响器,因为其在不同地域的用途各异。例如,在《红灯记》中,它被用来磨剪子和戗菜刀,而在理发刮脸的场合也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听到特定的声音便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

10、鱼型刀子,称为鱼刀子,赶马车的车把式都随身带着,用以应急,如车翻了,用刀子把辕内牲口解救出来。鱼刀子,原来赶马车的车把式必备工具,用来割皮子,换鞭梢,修接套绳,遇翻车紧急情况时割断套绳,救出牲口来。因为马轡头,还有连结马身与车辕的绳索,都必须用皮革条子,修理这些物件就用上了这种刀子,刀刃是削皮子,把手尖尖弯曲的部分,是辅助打结用的。叉套是车老板的基本功之一。

11、这是摇把子,用来给拖拉机或汽车人工手摇发动机来点火用的,有时候摇一二下就点火成功有时得摇几十下呢!北方的冬天很冷。早上汽车打不着火就用摇把摇车,还要往水箱里加热水,摇车真是需要力量啊

12、煤油炉子!先往小盘放点油,待喷嘴烧热,汽油雾化后点燃。而是四五十年代的汽油炉向里面打气代压的相当于汽油喷灯,煤油炉无压力。

13、拨锤子,作为一种传统的捻线工具,见证了手工技艺的传承。如今,80后对这些工具已不太熟悉,而00后更是知之甚少。因此,保留这些传统工具显得尤为重要,以便后代能够了解和见识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14、这个老物件到底是什么玩意呢?又得麻烦朋友们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认出来......

来源:旺仔甜妹妹84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