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生物多样性监测成果显著:同一点位红外相机记录14种野生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1 20:15 1

摘要:该局开展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工作人员对布设在野外的红外相机进行了回收,经过对红外相机数据的初步整理,结果清晰地显示出稻城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仅在稻城县邓波乡海拔4350米的林区这一个点位,红外相机就成功拍摄到了14种野生动物。

近日,稻城县林业和草原局传来好消息,该局开展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工作人员对布设在野外的红外相机进行了回收,经过对红外相机数据的初步整理,结果清晰地显示出稻城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仅在稻城县邓波乡海拔4350米的林区这一个点位,红外相机就成功拍摄到了14种野生动物。

其中,包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和黄喉雉鹑。马麝主要以植物嫩叶、果实等为食,它能够通过粪便帮助植物种子扩散,在助力森林植被更新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且马麝对栖息地十分敏感,其种群稳定与否是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同时它作为潜在的食物资源,还影响着食肉动物,对维系生态链平衡意义重大。黄喉雉鹑则是以高山植物种子、果实等为食,通过粪便促进种子传播和植被更新。该物种对高海拔栖息地有着严苛要求,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其作为猛禽等的潜在食物影响着食物链平衡,并且在取食植物时还能调控植物生长,维持植物群落稳定。这两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此外,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多达8种,分别是黑熊、豹猫、猕猴、鬣羚、毛冠鹿、马鹿、血雉、白马鸡。黑熊作为杂食性动物,其生存依赖广阔的森林空间以及丰富的食物资源。豹猫身姿矫健,主要以啮齿类动物、地栖鸟类等为食,对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猕猴身为灵长类动物,它的活动能够很好地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鬣羚、毛冠鹿、马鹿等草食性动物,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处于重要位置,是食肉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血雉、白马鸡等鸟类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它们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种子传播、昆虫控制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仅如此,红外相机还捕捉到了黄鼬、野猪、豪猪、高原兔等的影像资料。这些丰富的野生动物影像资料,有力地证明了稻城县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成效显著。自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以来,稻城县林业和草原局通过科学规划监测点位、合理运用红外相机等技术手段,持续对县域内的生物资源进行监测与研究。此次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不但为后续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也为深入了解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相关数据仍在进一步整理与分析当中,相信随着工作的持续推进,更多关于稻城生物多样性的奥秘有望被逐步揭开。

来源:圣洁甘孜

相关推荐